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

原文链接:http://www.world-architects.com/architecture-news/submitted-works/Nishinoyama_House_830

原文标题:Nishinoyama House

原文发布时间:2014年9月17日

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_第1张图片
Photo: Iwan Baan

在京都郊区,有一处规模并不大的集合住宅,名为“Nishinoyama(西野山)House”。要想弄明白这个建筑的设计理念,屋顶,正是关键。

建筑师妹岛和世(普利兹克奖获得者SANAA事务所合伙人之一)擅长设计低矮建筑,且屋顶常与地面平行。但是在京都,为了保持古都特色,屋顶必须有一定的坡度。妹岛(与她的个人事务所——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遵从了这一规定,并在设计过程中给予这一集合住宅最鲜明的特色:21面面积接近的斜屋顶,乍看之下如同一座微型村落。但它与传统建筑又迥然不同——在妹岛的手中,波浪状金属斜屋顶并没有交会于某条屋脊,而是形成了一个彼此分离的综合体,暗示着檐下复杂的住宅空间组合。

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_第2张图片
Photo: Fred Bernstein

事实也是如此。屋檐下的10个单元(包含约40间房间与20个内部花园)彼此联动互锁,绝非常规的简单合并。从公布的平面图中可以看到,界墙的消失令这一建筑更像是彼此关联的房间的集合,有种现代版京都二条城的即视感——传统的墙被日式隔扇(障子)取代,隔扇的打开或闭合可以带来上百种不同的房屋格局。在多单元的住宅中,这种略显复杂的设计并不常见。

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_第3张图片
平面图. 绘制: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尽管看似房间的集合,实际上这10个单元却是完全独立。每一个住宅单元在一楼都设有一厅一卧与厨房(这样说是因为部分还有地下车库),个别单元在一楼还有更多的房间。有5个单元内设计了刚好能卡在屋顶下的“阁楼”(但这些单元内的净空高度非常有限),6个单元有地下室,可以连通地下车库(如有)与单元内其它房间。只有1个单元同时拥有地下室与阁楼,算起来也有三层了。总之,对于一个占地面积仅有880平方米的建筑来说,这种内部分区的多样性已然令人叹为观止。

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_第4张图片
Photo: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所有单元都配有小花园,一些位于单元入口,另一些则作为庭院。房间与花园的隔断采用了玻璃移门,室内外空间显得更为融洽。窗户则比较固定,通常也就是移门顶部的天窗。小庭院四周镶嵌着落地玻璃,光线在其中来回反射尤为耀眼,有时也过于眩目。考虑到这一点,设计师加入纱帘,在遮挡直射光的同时又增加了一重隐约感——内外的空间界限愈发模糊。正是这种界限的消失,令人在都市环境中也能感受到与自然的共生。

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_第5张图片
Photo: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房间本身是实用主义向,除了必要的设施外一律是白墙,没有任何预制工艺作为过渡。为了增加一些家的温暖感,木的元素被更多地用在了地板与天顶上:地面选用金黄色木材(室内)或混凝土(室外),屋顶则由架在白色钢结构框架上的木托梁进行支撑,天花板也同样为木质。

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_第6张图片
Photo: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一位玻璃艺术家租用了其中一个单元,用来展示她所创作的透明玻璃工艺品。展览与建筑相互映衬,彼此增辉。还有一个单元租给了一位常常旅行的雕刻家,最大的一个房间(类似阁楼的空间)现在成了他的工作室。

另外,住在这里的一对外国艺术家夫妇却表示,从未见过他们的邻居。这或许正说明了西野山集合住宅的一大局限性:尽管各个单元看起来彼此连结而又有所分离,但建筑师似乎在保证其各自独立上做得过于完美,最终反而导致各单元住户几乎没有互动的机会——好吧,除了车库。

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_第7张图片
Photo: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总而言之,在高密度问题上,这个打破常规的项目确实给出了相当雅致的解决方案;但它并未改变当下的“一户一宅”模式,建筑师仍应对多户住宅多加思考。妹岛的尝试已经带来一些反馈,这些都值得引起重视。

撰稿人:Fred Bernstein

译者:@日本建筑译介

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_第8张图片
Photo: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_第9张图片
Photo:妹岛和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文末彩蛋】

10个单元的平面图(同上文链接内容):

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_第10张图片
惊呆 

“日本建筑译介”翻译整理日本建筑各类资讯,覆盖建筑报道、展会信息、座谈记录等。

译自网媒、平媒,暂未涉及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

所有内容皆为首译,如有错误请及时与发布者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妹岛和世:京都西野山集合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