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隐藏着一种恶意|《恶意》

每个人都隐藏着一种恶意|《恶意》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真的被惊艳到了,小说的叙事形式、情节的两次反转、作者对人性和心理的洞察,都可以拍案叫绝。

整部小说采用手记体,前半部分是犯罪嫌疑人野野口修自己的手卷,后半部分是警察加贺和野野口修的记录。这种叙事方式比传统的上帝视角更有代入感,在读时自己仿佛站在人物各自的视角观察和思考整个事件。而这种真实感让读者以为这就是真相时,作者窃笑着一再推翻读者的结论。

在小说三分之一处,野野口修被捕,犯罪证据确凿,只是不知道其作案动机,于是加贺开始一步步探索事件的真相,此时情节发生了第一次反转。在野野口修家发现的大量手稿和被害人日高的前妻初美的照片、遗物,加贺得到了结论:野野口修与初美相爱,冲动下谋杀日高未遂,此时日高才思枯竭,因而趁此胁迫野野口修成为其影子作家,最终野野口秀忍无可忍杀害日高。

事件的真相经过艰难的推理似乎已经大白,传统的推理小说一般到此处就已经结束了。当一个作家写出了一部满意的作品后,便总想在下一部作品中超越自己过去创下的巅峰,并刻意去打破自己设下的模式。作家害怕重复自己。东野圭吾也是这样,于是,故事并没有结束,情节推向了下一反转。

加贺产生了一种直觉,经常有一种误入歧途的不安,他开始调查野野口修和日高邦彦的过去,他从他们的小学时代开始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加贺在调查过程中,牵涉到了校园暴力现象,而校园暴力又关联着整个事件和事件中的每一个人。如今,那些当年经历过校园暴力的孩子都长大了,但是他们对当年的行为有着不同的认识。欺负别人的人不以为然,只是以为“当初年少无知,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他们不知道,被欺负的人却是留下了一生的阴影,痛苦、折磨已经影响了他们的性格,改变了他们人生的轨迹。

日高邦彦和野野口修都是被欺负的人,日高邦彦根据自己真实的经历写出小说《禁猎地》,而野野口修杀害日高邦彦的导火索,便是日高为写小说搜集的野野口修曾经参与强暴案的照片。野野口秀当时所承受的最大暴力,就是被迫成为那场暴行的共犯。野野口修为了避免被欺负而加入欺负人的行列,他如果违逆头目,就会重新过着受尽凌辱的悲惨日子。

如今也常常会看到校园暴力事件的新闻,回想自己的小学、初中,突然发现,我其实也经历过这种校园暴力,只不过没有那么严重,那时即使自己和那些欺负人的人没有什么交涉,他们依旧会找事,就像小说中所说:“总之我就是看他不爽。”记得那时,我被迫头上套着椅子,心中充满了羞耻和恨意。这个情景这种感觉竟然那么清晰,原来许多事并没有忘,只是不愿想。

校园暴力为什么会存在?

校园暴力不过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自然规则的弱肉强食,只是早早的便在孩子之间出现。虽然让我们意外,但这也许是一种最原始的本能。就像强大的民族会压迫弱小的民族,强大的国家殖民弱小的国家,这些事情一直在发生,我们似乎已经司空见惯,甚至认为是自然而然,而放在孩子身上,我们便难以接受。实际上有许多事情,在孩子身上有更本能的体现,而后天的教育与社会文化影响掩盖了孩子身上的本能。一直记得一句话:人类对自己的同类是多么残忍。

这种校园暴力一直都存在,无法被消除,加贺也是因此而辞去教职转行做了警察,最好的解决方法就像他所说:遇到校园暴力事件,很遗憾的,父母的亲情或老师的开导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只有友情才是最好的武器。

东野圭吾能够在发展已经很成熟的推理小说界推颖而出,也正是由于他将社会中的许多现实问题结合入自己的推理小说中,而不是只玩一些推理技巧上的智力游戏。这篇小说也正是立足于校园暴力这样现实而常常被忽略的问题,赋予了整个故事精神内核,使推理小说不再干瘪无力,更能触动人心。

在最后一章,加贺揭示了事件的真相,根本没有所谓的影子作家和不伦关系,一切都来源于野野口修对日高的恨意。加贺反思自己曾经被一步步被误导到错误的方向,问题的根源是:现在的警察处理对被告有利的证据时会比较严谨,处理对被告不利的证据时则倾向于宽松。

“日高是个非常好的少年,又是你的恩人。你和藤尾正哉曾经联手一起欺负他,他却反过来救了你。”

当一个你伤害过的人,反过来帮助你,你最大的感觉不是感激,而是深深的自卑。他崇高的行为和自己卑下的灵魂如此强烈的对比,反而会深深刺痛自己的心,只剩下强烈的妒恨了。而反过来说,无论你如何高尚,当你以德报怨、用崇高的行为包容丑恶的灵魂时,内心深处真的没有一丝优越感?美德所产生的快乐又究竟是什么?

现实中,常常说助人是快乐之本,但助人者从未考虑过被帮助者的感受。那些被大肆宣扬的慈善活动,常常是为了满足那些富人的优越感,他们哪里知道,被推向聚光灯前的弱者更多是自卑。小时候曾经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记者在采访一个孤儿院的孩子时,这个孩子故意穿小一号的衣服,记者问他为什么不穿合身的衣服,他说:“我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衣服是人家捐的。”一个孩子就已经有一颗敏感的心了。

记得《红楼梦》中也有一个情节,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一回,门人为贾雨村献计后,贾雨村就把他发配到边远地区,因为这个门人在自己落魄时相识的,他了解自己卑下的过去。从这个细节的表现,便可以看到曹雪芹对人的心理的洞察,他也知道一个人常常试图掩盖自己卑下的过去。

优秀的作家常常能够觉察到常人所忽略的心理与感觉。

直到结尾,也终于照应了题目:恶意。

所谓恶意,就是“以怨报德”,被帮助者因自卑感而产生的嫉恨。

这种恶意,不正是人类所隐藏的共性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个人都隐藏着一种恶意|《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