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学时培训琐记碎念

文/书山花开

01

到昨天午后为止,32学时培训全部结束。分两次,总共四天的培训,感觉并不是很长,但所学习的,却值得回味和深思。

我参加过地区级研修班,拜那时的沈院长所赐,给我们提供很多资源与资讯,聆听过不少专家的课堂与报告;参加过省级培训,在漫长的暑期有过快一个月集中学习;参加研学共同体,有不少的机会感受本地区一些优秀老师的课堂风采;参加过第一届领雁工程的培训,在杭州有一周的学习,呼吸到那时语文界浓烈的革新气息。有些记忆犹新,说到某个名称,就会想起一些往事,有些自然遗忘在光阴的尘埃里,难以追忆。

近三年,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似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核心素养、统编教材、三位一体、整本书阅读、作文的体系、学习的方法与策略、自读课文等等词汇,扑面而来,令人晕眩。这使我想到曾经也有这么一个时期,新课标、深度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课程研究、郭初阳、王荣生、孙绍振等等,也同样的四处飘扬,那些人名或概念,可以随时听到,直到后来慢慢地被淡忘。终于,在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新的热潮又随着统编教材的普遍使用而再度掀起。

在那时候,感觉的是充满着高大上,向云间升腾,而今的这次热潮,似乎向地面靠近。“作业本”焕然一新,不仅仅是“作业”,还包含预习、教学案和课外的拓展,其作用的综合性与全面性,令人叹服,尤其是可以抓来即为导学案这一点,更接“地气”,想教师之所想,那份存着“雪中送炭”之心,令人温暖。教读课文的篇数也减少了,助学系统更全面了,教师觉得省心省力多了。

自然,因为新教材的使用还不到三年,九下新教材也还没有见过,所以仍是个新的天地,可能孕育着新的希望。当然,不用说,它也仿佛有着一个天然的坑,每个人都掉坑的可能,必是不可预知的困境,是必须探索的坎陷。

02

这个时候参加的培训活动,大部分指向上面所说的诸如核心素养、统编教材的教学等内容,因为这是由大背景决定的,可以说这是这个时候大部分人正走着的路。

张老师说这次所邀请的专家多是大咖。我原本还不相信,想毕竟这只是32学时的培训,短暂的三四天而已,谁知,竟然是真的,听了几个专家的讲座,均令人受益匪浅。

杨振宁写《邓稼先》是宏大叙事式的,呈现的是高山仰止的形象;萧红写《回忆鲁迅先生》,是小女子式的碎碎念,琐屑到似乎在说邻居家的大叔,记叙的也无外乎他看到她那件衣服穿得不大配之类的。前者,岿然耸立着的,令人起敬;后者,一地鸡毛,则更接近于生活,更契合现实,靠近于当下。

我听课,听讲座,以往会关注大的趋势或方向,因为觉得这样更能引领自我朝着某个正确而且大的方向发展,而今比较喜欢关注细碎的,一个案例,一种做法,一点创见,都值得思考和书写。

余党绪老师讲座,给我带来的感触和想法,都写在《一个雨天,“思维”飞扬》里了,在此就不赘述。

徐赛儿老师的讲座《如何培养语文思维》,听后曾有点记录,抄在这里:

徐老师多以案例呈现的方式,讲解其对包括言语思维、文化思维和文体思维在内的语文思维的实践与研究。许多的知识介绍和众多的文本解读,看上去似乎零零碎碎,但因为由“语文思维”这条线贯串着,所以繁而不乱,多而不杂,况且均是实践获得,经验积累,不知躬行操作过几回,也不知在心底碾过几次,是真知识,是真收获,特别能够引起像我们这样的一般教师“心领神会”,产生共鸣的。如《散步》中的“对称句”的作用,课后练习也提到的,但像徐老师这样先“一网打尽”,再仔细对照并从“形”(言语形式)入手以向“神”(言语内容)开悟的,明白“作者通过精准的句式选择所要传递的人生思考”,就颇具巧思。

此外,我印象最深的是对艾青《树》的解读,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树》。听到的解读,不少是出乎意料的。采用的方式以及所得出的结论,都耐人寻味。事实上,“诗无达诂”,这才是真正接近诗歌解读本质的。这样的方式和以这样的方式去寻求对诗歌的理解,具有示范作用,大可以移之于实际的教学,对此次探讨与交流而言,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回响”。

03

我曾纠结于一个老师的说法,她说《岳阳楼记》是“劝说文”,目的全在劝勉滕子京,所以课文的设计也对此而展开。我以为此“记”必将铭石流传,所以作者所着眼的,必非一人一时一事,决不仅仅针对于滕而言,——毕竟范仲淹不是心理辅导师,滕子京也不是他的“病人”,因此,他写文所预设的读者,很宽泛,并借此表达一种思想,传递一种价值。后来,听到张霞儿老师的讲座,说到文章的特质,我就想,《岳阳楼记》的特质在于它形似“劝勉”而实是“言志”。这就消除我的疑难,不再纠结,豁然开朗:因为以文类而言,“劝说文”这个大判断,毫无疑问;而以文本而言,呈现的当是文章的特质。

张霞儿老师给我们看的关于《与朱元思书》的微课和视频,带给我很多的启发。第一,“微课”的价值在于,指点方法,大有“金手指”的味道。利用得当,自读就有方向,阅读会有方法,自学和讨论也有了路径。而且微课的意义还在于,一次制作多次使用多人使用,这样可以“普度群生”“一劳永逸”,看上去制作10分钟的微课很辛苦,可是它的价值却是几何级的,这正是我们所忽视的,备课和上课要高效,制作好的微课可能就是一条出路。第二,“自读单”的制作,很有意思,它几乎是空白的,寥寥几个字分别是“学习目标”“学习困惑”“达成目标的方法”。看上去设计的人很懒惰,可在课堂视频里,从它作用的发挥来看,觉得这样的设计的确是苦心孤诣。因为这里很明显的,是策略。“自读单”是一个方案实施和落实的“抓手”,借助它,小组合作、小组展示和课堂讨论,才能够开展,而且最主要的是自读能力的养成才成为可能。张霞儿老师传授她的育儿经验,给孩子听写词语,又累又不讨好,她怎么做呢?给孩子一台复读机,教给孩子一个听写的方法:让孩子自己读,按录音键录音,然后听录音,孩子自己听写,最后孩子自己对着书本批改。孩子因此听着自己的声音听写,不亦乐乎,自学能力也增强,而家长任务就变得简单了,签签名即可。和这个道理一致的是,借助“自读单”,在微课的引领下,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的目标,选择学习的内容,找到学习的方法,通过展示和讨论,不但顺利地学到了该学的本文知识,还积累了学习写景文的方法,凸显了自主和独立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第三,“自读课”的定位。怎样让自读课姓“自”?在看这个视频前所听到过的课里,没有一节课是像自读的,所有的自读课均和教读课,并无不同。张老师给我们看的视频,里面所呈现出来的,就是自读课的本来面目。在我看来,应该有至少两个特点:明确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也就是说,在自读课堂里学生必然是课的主导者和主角;自读的目的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将前面教读课文所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在本文里加以实践、用以“迁移”,其中的关键是方法的梳理、总结和迁移。

04

以“测评推动名著阅读”,这是一个很值得实践的方法。张霞儿老师所举的例子是《苏东坡传》,其所测评卷包括:文体知识、传记碎选、作者语录、他人评说、浏览篇、研读篇、探究篇等。这几乎是研究的汇集。给学生的,不仅有多方面的丰富知识,更是对名著的内容筛选,是对相关知识的补充和整合,而且题型众多,由浅入深,全面而深入,必然在做题而对内容和人物有更深的思考和对学生进一步的阅读有较好的引领。单从这样一次测评看,可以发现:第一,教师对名著阅读不能仅仅是督促学生读,做一个合格的监工,更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导演,要提供一个好的脚本,让学生真正明白并做到——怎么去进入文本,怎么理解角色,怎么有深切的感悟和思考;第二,教师对名著不但要熟知其内容,更应有深刻的研究,充分利用团队协作和网络资源,搜集和整理信息,在此基础上,集思广益,能够拟出有质量真正能够起到“以测评推动阅读”的测评试卷来;第三,教师自己首先是一个优秀的阅读者,对名著里的“人物”带有真诚的情感。这关键体现在对书籍里“片段”的选择,因为每一个片段,其中凝聚着教师的阅读体验和敏锐的眼光,它们被选入到“测评”卷里,有鲜明的代表性,代表着教师的理解和深刻的用意。几个片段的组合,就是一个探究式的阅读题目。

文体的意识,就是有着“类”的意识。张霞儿老师最让我怦然心动的一句话就是:教学评,三者应一致。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这话如果是真实的,那么,“能力”就是一个可以看得见的东西,不是虚无缥缈的。因为这样的话,教学一文就是教学一类文,就像做数学题一样,语文能力也是可以捕捉到的。张老师以《植树的牧羊人》和《走一步再走一步》为例,其中选择“决定”,可以用同一个做法和同一样的方法,使得二者就仿佛是同一个公式里的两道数学题一样。自然,最明显的,还是文体中的“类”意识。如小说有“场景组合”“意义蕴含”“人物标识”“主旨的暗示”这样几个题目,几乎囊括了小说文体考查的全部。如“童话”则关注“故事”“语言”“形象”“意义”。

作文评大于改。张霞儿老师认为教师批改作文意义不大,辛辛苦苦批改学生未必看,重要的是要评,要让学生修改。以“臭豆腐”为例,制定细致的评价表,从基础层级(错别字标点、叙事六要素、是否有一定的顺序)和提升层级(场景烘托、臭豆腐的形色香、吃臭豆腐的动作表情、吃臭豆腐的感受心情、吃臭豆腐前后的联想),均作细致的规范和精准的指导。这样,评一文提升一文,就远胜于在学生作文本上写几个无关痛痒的诸如叙事生动、描写细腻之类的话。

05

几次讲座给我的启发和感受,从微观或细处写,需要写的还有许多,觉得已经够啰嗦了,就不再赘述。

张灵老师在讲《邓稼先》时提到作者所用的笔触是宏大的,视野是宽广的,但其中几个细微之处,则不经意地呈现执笔的那个自我的存在。我以为这很有意思。作者写这个文章的时候是有着两个“我”的,作为邓的朋友,科学家的一员,滔滔社会洪流裹挟下的那个小我,被有意地缩小或者忽略了,代之以站在高处向着整个意识形态靠拢的那个大我,这样给人的感觉是写大历史的“史官”,是演绎时代风云描绘英雄人物的“导演”,是富有重任需要教育年轻一代的有为“教师”。这有点像写通讯报道,需要站在一定的立场,充当特殊的代言人,写学校的事情和人,很难做到所谓的“零度写作”,只不过有意无意地回避或者忽略那个虽见证事实、参与其中但不能有所表露自我心迹的“小我”。

这一则感想,是在听讲后记在文档里的。现在复制在这里作为结束,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身处这个对教师而言有轰轰烈烈“推进”硝烟味的时代,但我做不了写“大历史”的人,因此,我所记录的,写在这里的感想,不过是纯粹的“琐记碎念”,是一个“小我”个人的些许记忆而已。(20181130)

与此有关的:一个雨天,“思维”飞扬

你可能感兴趣的:(32学时培训琐记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