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方法

生活中就一件事情你可以听到不同的说法,而且每种说法都好似很有道理,关键是你自己是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自己做出判断呢?

例如有的专家总是唱衰中国的发展,说中国的这种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会自取灭亡的;有的专家却力挺中国模式是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未来会成为全球最有前景的经济体。你相信哪种?

例如有的人说中国的楼市太泡沫,有种“击鼓传花”的感觉,所以千万不要再买房了,要不真有可能这房子就砸在了自己手里;有的人却说中国的房价会持续增长,未来至少是现在的两倍。你相信哪种?

……

对于众说纷纭,能够理性的做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就成为了很重要的一种能力。


训练方法一:随机控制的双盲实验

双盲试验,是指在试验过程中,测验者与被测验者都不知道被测者所属的组别(实验组或对照组),分析者在分析资料时,通常也不知道正在分析的资料属于哪一组。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和个人偏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双盲实验要求达到非常高的科学严格程度。如果一件事情可以做出双盲实验,那么得出的结论可信度就较高。

例如有个案例:有一种观点认为,要让婴幼儿远离病菌,病菌会让他们得病。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要让孩子适当地接触一些病菌,这样能够提高他们的免疫力,也会对自身免疫疾病增加抵抗力。所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免疫系统错误地把自身的成分当作外来入侵物进行攻击,从而引发的疾病,比如哮喘。

这两种观点听起来都有道理,那么,我们到底要不要给孩子洗手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个随机控制双盲实验。我们找来一群婴儿,然后用掷硬币的方式,随机地把他们分配成两组,一组是实验组,让他们时时接触病菌环境,另一组是控制组,不让他们接触病菌环境。做实验的研究人员、接受实验的婴儿和婴儿的妈妈都不知道这个实验的真正目的是啥。如果这样的实验真的发现,在高病菌环境下的婴儿过敏或得哮喘的概率更低,或是更高,那我们就能比较确凿地知道答案了。


训练方法二:自然实验

所谓的自然实验是指事情已经发生了,“上帝”已经帮你做完了实验,你需要对这两组具有相似性,但却在某一个方面具有差异性的样本进行比较。自然实验的好处是,没有人可以操纵这个过程,这里留下的是“自然”的印记。

就如关于过敏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在德国东部的人比德国西部的人更不容易过敏;俄罗斯人比芬兰人更不容易过敏;才加日托项目的孩子比没有参加过日托项目的孩子更不容易过敏;有宠物的孩子比没有宠物的孩子更不容易过敏;在婴幼儿时期时常腹泻的孩子比腹泻少的孩子更不容易过敏;以自然方式分娩的孩子比剖腹产的孩子更不容易过敏。

这意味着什么?

德国东部比德国西部的卫生条件更差;俄罗斯的卫生条件不如芬兰;在日托幼儿园孩子彼此传播细菌的概率大于独自在家的孩子;接触过宠物的孩子会接触到更多的细菌,包括在宠物的排泄物中的细菌;很多腹泻是因为接触了细菌所致;经过自然分娩的孩子在妈妈的阴道里接触了各类细菌。这些自然实验都支持了接触细菌能够提高婴幼儿抵抗力的假说。


训练方法三: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是指分析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是:虽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没有严格的、确定性的函数关系,但可以设法找出最能代表它们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

这种方法最诱人之处是便宜,搜集数据,然后就在电脑上“跑”(run)回归,这当然比做实验要省心省力,遗憾的是,多元回归分析跟跟实验相比,准确度更低。从方法论上来讲,假设一个单独的子变量给一定会独立地对因变量产生影响,很可能是武断的。


总结一下,随机控制双盲实验的准确程度高于自然实验,而自然实验的准确程度高于多元回归分析。还有一个牧之法则是:如果针对同一个问题,实验的结论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论不一样,那么,就相信实验的结论。


如果以上的实验或者分析都没法做,那么自己要学会自己做实验。

任何时候做出一件事情的判断,要遵循“听大多数人的说法,参考少数人的意见,自己在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做决定。”


感谢:《得到》专栏“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立思考能力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