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会阻碍科学发展吗?

阳明心学会阻碍科学发展吗?_第1张图片
荷花

侄儿问:王阳明主张,真理要在内心求,反对朱熹事事物物求真理之说。王阳明没有研究过自然科学,而朱熹使用各种仪器探索宇宙,对节气的研究可跻身专家之列。这样,在世人看来,似乎朱熹重视科学,王阳明反对科学。伯父,您认为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伯父答: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科技非常辉煌,对人类贡献很大,可近代科学并没有在我国诞生。因为,我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文化上缺乏逻辑思维,不重视科学实验。这是历史大背景,不关乎朱、王个人。

没从事过自然科学,也没关系,关键是看其学说。同为儒家巨擘,无论朱熹理学,还是阳明心学,讲的都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处理人事关系的伦理哲学。不过,称阳明心学为人本哲学,我认为更确切。拿他们的学说来与自然科学对照,当然对不上号。

从与自然科学关系上看,似乎朱熹理学更正确。近代科学研究自然物理,要求纯客观地反映事物本来面貌,不容加入主观因素,也不存在善恶。所以,朱熹讲从事事物物上求真理,并没有错。但是,我还是认为,阳明心学胜于朱熹理学。

因为,科学对象即宇宙无限之广,事事物物千千万,而人的能力有限,只能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显出朱和王的差别:朱是先探究,后用心;王是先用心,后探究。更重要的是,还在于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更符合科学精神。

科学家竺可桢说:“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竺教授在这里讲的“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实是讲“人有自由理性”,与哲学家讲的“另一个自我”,佛学讲的“本真之我”,强调的都是一个意思:“人需要学习科学知识,人更需要坚持自我——有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也就是保持人格独立,不依附他人;自己心中那固有良知,也不会被功利、物欲所遮蔽。”

如果,某位科学家的心灵能一直保持光明状态,他就不可能去搞丧失良知的“伪科学”。要培育和发扬科学精神,依据王阳明的说法,就要靠“致良知”。人心可大可小,能强能弱,关键在于自己。一个人,私心越少,心志越强。一个“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之人,其心境必定开阔。人本身是渺小的,但人的心灵,可以很大很大,甚至比宇宙还大。所以,阳明心学被称为“炼心之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阳明心学会阻碍科学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