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不是小公主

朋友的姥爷最近去世了,留下姥姥一个人需要照顾。朋友姥姥的两个儿子都在省城工作,照顾自己的母亲,经济上是不成问题的。可若把老人接来自己家里,且不说自古就困扰中国人的婆媳关系,就算亲儿子同母亲,也总是有摩擦的。两代人之间观念不同,即使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使得在一个空间下的人们都不快活。但孝顺的儿子们还是想就近照顾自己的母亲,于是就提议让母亲租房子,自家姐姐也从县城一起过来照顾母亲,顺便可以打工挣钱。省城的工资也是比县城高的,姐姐还不用出房租,两全其美。

儿子们的姐姐,就是朋友的母亲。一个四十多岁,没有有编制的工作,在小县城里打工挣点小钱的妇女。诚然,这样的妇女的时间是不太值钱的。而没有稳定的工作,让她们更具有流动性,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但大家都忘了,即使姐姐的时间不值钱,但姐姐的幸福,和其他人没有区别,同样珍贵。

中国的家庭关系里,有一个不得不提的特点,那就是牺牲。在一个家庭里,总有人愿意牺牲自己,而且不是小小地牺牲,而是像蜡烛一般燃烧自己。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家庭里的其他成员过上好日子。在上世纪70年代,这样的观念还是有点道理的。那个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很多父母没日没夜地工作,只为了多挣点钱给孩子们买吃的,而买了好吃的东西,父母往往是吃得最少的那个。那个时候,父母的牺牲,仅仅只是为了养活孩子。然而今天,即使大多数人已经衣食无忧,父母依然在牺牲自己。他们有些人拼命挣钱,就为了给孩子买学区房,上各种补习班。中国的父母真是伟大的,永远在为孩子牺牲着自己,即使孩子已经过得挺好,他们也坚信,只要自己更牺牲一点,孩子会过得更好。

  当然,已经有很多人夸赞过中国的父母了,所以我现在就想夸赞一下中国的姐姐妹妹们。在计划生育没有那么严的70年代,中国的男生,大多都是有姐姐妹妹的。大家看到,我前面这句话好像是病句,我怎么能肯定一个家庭里一定有男生呢?可在70年代的中国,大多数家庭里,一定是有男孩的。如果没有,父母也会一直努力直到生一个男孩为止。显而易见,家里男孩的地位是远远高于女孩的。这样的背景下的中国女性,从小就勤劳,且富有牺牲精神。父母出去挣钱,她们便担负着照顾弟妹的责任。而到了一定年纪,也早早出去挣钱补贴家里。朋友的母亲,其实还有一个姐姐,便是早早就辍学出去挣钱,让弟弟妹妹们得以继续念书。

按理说姐姐妹妹这样的牺牲,即使不像父母的牺牲一般得到大量歌颂,也该是被感恩着的。可大多数男性会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应当,甚至于很多自我牺牲的女性,也认为这样做是应该的。健康的资源流动,应该是其在谁手中能发挥更大的价值,便流向谁。但在中国,一个家庭中的资源一定优先满足男性成员的需求,除非有余,否则不会考虑女性。

弟弟们觉得姐姐的时间不值钱,所以可以远离丈夫孩子,牺牲家庭生活去挣钱。可却忘了,是什么造成了姐姐的时间不值钱的?一个社会中,一开始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形成了弱势的一方。而弱势的一方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更小,后期就更有理由被无视,得到更少的社会资源,以至于大家最后理所应当的认为,她可以比其他人多牺牲点?40岁以上妇女,在长期的弱势中被固化了阶级,统称为大妈?大妈变成了创造的社会价值小,可以被牺牲,没必要追求自己的幸福的代名词?呜呼哀哉!

幸好当今社会,大多数人都已衣食无忧。多挣一点钱虽好,但少挣一点日子也过得不差。朋友的妈妈,可以自由地选择。她可以选择同自己的丈夫还有母亲一起住在小县城里,她可以选择更舒心自在的活着。可中国的大多数女性,只有80年代后出生的,才真正享受过被当公主一样宝贝的感觉吧。那个时代,经济开始发展起来,独生子女政策管的严,国家各种宣传男女平等,使那些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埋在土地里不敢声张。然而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重男轻女的言论又开始在各处冒出头来。原因为何?因为那些被妇女们的牺牲供养长大的一代正当壮年,他们是社会的中流砥柱,他们占据社会的大多数资源,他们从小习惯了家庭里其他成员,尤其是女性的牺牲,并将之视为理所应当。这样的人,掌握着话语权,社会的悲哀。

女性该庆幸,国家曾有过一段计划生育的时间,改变了一批人的想法,也培养了一批反抗的声音。年轻的女性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男性的很多工作也可以被机器替代,男女必将更平等。但牺牲了大半辈子的中老年妇女们,她们的付出大多被无视,她们中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为何要反抗。大家可不可以对她们宽容点,纵容点,不再剥削,让她们晚年,也过得任性点呢?谁当年还不想成为小公主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谁还不是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