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的历史

来源:维基百科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即太极图中四象的“太阴”、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四象,即四季),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八卦),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你可能感兴趣的:(节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