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

精彩世界就是个万花筒,红绿橙蓝黑等颜色一一流现其中,真所谓缤纷多彩,夺人眼球。6月3日,与曾在党校一同学习过的张毅先生去杏子铺登雷打石峰,给我们当向导的是一位憨厚朴实农民企业家。一天不到的交往,我们见证了他的“五色”事业和多彩人生。

他,就是湖南省水府庙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科良。

“五色糙米”

端午过后,艳阳当空,涟水河畔的杏子铺镇的模家村,满眼碧绿的是那片稻田。眼下的这片稻田,就是刘科良带领村民种植的五色稻。

刘科良,1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969年出生在双峰县杏子铺镇合心村。1987年从双峰七中毕业后加入打工队伍在广东省中山市一干就是18个春秋。务工之余,他最喜爱读报看书。在浏览《黄帝内经》时他得知:五色可养五脏。即自然界绿、红、黄、紫、黑五种颜色,对人体的五脏分别有不同的养生保健的功效。其中绿色养肝,红色补心,黄色益脾胃,紫色润肺,黑色补肾。于是,引发了他种植五色稻的梦想。2011年,女儿读高中了,他便将自己的打工生涯划上了一个句号,领着老婆孩子回到家乡,圆起了他的“五色”梦。是年春,他独自一人闯到省农科院和农业大学拜师学艺,钻研五色米种植技术。学成后回到村里承包左邻右舍水田50亩,并将田主组织起来注册成立“双峰县雷打石生态农业合作社”,自己投资从省农科院购买五色稻种开始试种。由于有些品种不适应湘中地区气候,当年试种的50亩五色水稻有10亩田颗粒无收,有收成的40亩也产量低的可怜。为了心中的五色梦,刘科良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自己一面掏腰包将社员们的损失补上,一面继续拜师,购买有关种植五色水稻的书籍刻苦钻研。通过不断的学习摸索,他第二年种植的五色水稻终于获得成功。2013年,信心十足的刘科良投资1000多万元,到相邻的模家村一次性流转土地180亩,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创建湖南省水府庙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行统一免费供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包装销售,扩大规模种植五色稻。对缺少劳力的社员,合作社还组织翻耕农田,动用插秧机、收割机来帮忙劳作。2014年,全社种植面积突破300亩。至2016年,连片种植水稻2068亩,其中五色稻种植面积突破1000亩;种植范围遍及杏子铺镇合心、模家、杏子、欧源、床石、必家、石壁、大树等8个村,产量超过150吨,产值近1000万元。刘科良种植的五色稻,靠有机肥促苗子生长,靠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从不使用农药化肥,所产稻谷经传统的推子技术加工,绿、紫、红、黄、黑五种颜色的糙米走俏市场。为了确保有机肥,除了在田里种植红花草籽外,公司相继创办了双峰县日晟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双峰县无为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发动社员养殖鸡鸭、猪牛羊等家禽家畜。养殖业的发展,既增加了社员收入,又建立了五色稻种植肥料库。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由于五色稻的成功种植和产品的逐年增加,公司经过努力,为五色糙米申请了“芙蓉心”注册商标,并投入资金30余万元,购置了加工包装设备,对产品再度进行精心设计,推出了“芙蓉心富厚养生五色糙米”。2014年,刘科良带着包装精致的“芙蓉心”五色糙米去省城拜访袁隆平院士,求助常规稻增产技术。当他说起五色稻靠自己留种、连续种植米色不退的情况时,袁院士称赞他是个“讲实话、干实事的人”,并主动与其合影留念。就在2014年,五色糙米成功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他的雷打石生态农业合作社亦获得市级示范社称号。2015年,他创办的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被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6年,“芙蓉心”荣获湖南省著名商标,“芙蓉心”五色糙米在中国中部农博会上获得农产品金奖,合作社亦获得供销系统省级示范社称号。2017年,合作社再获国家级示范社称号。据刘科良介绍:合作社与公司由他自己主内,带领村民种植五色稻,加工五色米,其儿子刘善为主外搞产品销售,已在长沙、广东等城市设立代理站,五色糙米嬴得省内外人士的喜爱。

“五色脱贫”

杏子铺镇是水府庙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刘科良所在的合心村是省级贫困村,也是省级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近年来,凭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东风,刘科良和他的湖南省水府庙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出了一套“五色脱贫”法,村民从中受益匪浅。

什么叫五色脱贫?拿刘科良的话说就是:绿色天然氧吧康养休闲助脱贫、登山眺望蓝色水府生态旅游助脱贫、黄色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助脱贫、古祠古寺古色文化旅游助脱贫、暖色关怀爱心扶助助脱贫。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从模家进入合心,上山处建了一个山门,上书“莲花山森林康养基地”。雄伟挺拔的莲花山位于合心村境内,与光景村及水府庙水库相邻,高峰之巅有一气势凌霄的巨石,它就是海拔486.7的水府庙库区第一高峰雷打石峰。莲花山山势险峻,风景秀丽。山上山下树木森森,山涧流水潺潺,晴天山峰巍然耸立,直指蓝天,雨时云遮雾锁,更为迷人。从山脚攀登上山顶,得花一个多小时。这莲花山不仅有“天然氧吧”的誉称,当地人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雷打石山顶上有块巨大的石头在不断的向上长,远处天门大山有一根仙蒿草也在与这巨石比高。老天爷认为这石头长此以往地长下去将会顶破自已的肚皮,就命令雷公下凡把这石头一劈为三,并将中间一块扔到远离二十多里地的和目村的长塘中,从此莲花山“雷打石”的名字就产生了。2015年,刘科良的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承包了这莲花山的2000亩公益林山地,以丰富的生态资源为依托,着手规划、筹建森林康养基地。据刘科良介绍,公司将在山脚建一个四合院,深度挖掘古人修身养性的“九雅”情趣,建成具有“通络、回阳、增氧”功能的绕山标准化康养步游道9公里,开发徒步、滑坡、攀岩、骑行、野营、垂钓、太极、摄影、写生等一批康养项目,初步形成森林康养综合体系,以绿色天然氧吧康养休闲项目助村民脱贫。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水府庙水库号称“湘中西湖”,库中分布有大大小小的湖心岛百十个,是鸟类和其它珍稀动物的乐园。水府庙水库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供水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质优良,是韶山灌区内湘乡、湘潭、韶山、宁乡等地区的饮用水源。水库水域面积44.3平方公里,横卧双峰、湘乡、娄星三县市区之间,一眼望不到边际。自1959年水库建成以来,前来库区观光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可惜没有人能看到库区全景。刘科良承包莲花山后,组织员工砍出了一条长10公里,宽2米的环形上下山道。当道路延伸到雷打石峰时,刘科良欣喜地发现,站在这里看水府庙水库,四周青山如黛,水府庙水库就如一块硕大的蓝色宝玉镶嵌在青山之间,真称得上是湘中"第一秀水"与“千岛湖”。刘科良说,公司要在雷打石峰顶建一座观景塔,让广大游客来莲花山登山,到雷打石峰登塔眺望水府庙水库,朝看红霞晚看夕阳,春看腾腾雾气,冬看银装素裹。以登山眺望蓝色水府生态旅游项目助村民脱贫。

刘科良的农林科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技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拥有雷打石生态农业和日晟生态养殖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无为家庭农场,共流转山地2000亩,水田2068亩,他率领村民发展种养也和生态旅游、休闲康养外,还带领村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15年已获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这就是刘科良的黄色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助脱贫。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莲花山下有一座古老的刘氏支祠,牌坊正中题写着康熙帝赐的“旌表贞节”四个大字。据《刘氏族谱》记载:该祠修建于清代康熙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此祠为二十四代祖妣刘母郭氏老孺人所建。郭氏夫人因丈夫英年早逝,26岁开始守寡。她一生勤劳,孝敬老人,教养儿子,守节而终,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德传湘乡县衙奏本湖南巡抚赵新桥,最后转奏康熙皇上,康熙帝赐扁额奖赏,族人便发起修建“贞节祠”。三百多年来,祠宇不断完善修复。1949年修复时,赵新桥奏折的故事和郭氏祖妣的生平事迹均再现在祠宇的墙壁上,后人为之欢欣,并把其作为文物保护重点。目前,这古老祠宇不仅保护完好,还成为了传统家教的好课堂。古寺之上的三角寨有一座莲花庵,相传为唐时所建。明嘉靖年间,由龙朱氏扩建。庵中现存碑文中载:清道光十四年,该寺曾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清代名人曾国藩曾与亲家翁朱尧阶亲临寺院烧香拜佛,捐资为佛像镀金,送马匹给众僧行医出诊,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莲花庵殿宇傍石而立,古木苍劲挺拔,殿内金碧辉煌,佛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近年来,庵前又建成一座气势宏伟的大雄宝殿,莲花庵被更名为西莲寺。据刘科良介绍,公司参与古祠古寺开发与保护,目的就是要以古色文化旅游来助推村民脱贫。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说到扶贫,刘科良介绍说:公司与合作社共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30余户,社内有报酬的劳动优先安排贫困户,尽量让他们增加收入。至于本村的五户贫困家庭,他自己与之结对帮扶。刘科良表示,公司、合作社以及他本人定会加大力度,以暖色关怀爱心扶助使贫困家庭如期脱贫早日脱贫。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刘科良是个性格憨厚朴实的人,他说话诙谐而幽默。他说,年轻时他多么想当一名璀璨的明星,或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尽情舞出自己的多彩人生。如今已年过不惑,还是在生他养他的地方干着平凡的种养活儿,说起来真觉得遗恨。而在村民的眼里,他是带头人,他是贴心人,他带领大伙儿以“五色”铺开了一条致富路,他的五彩人生在耀眼的阳光下,静静地折射着属于他自己的光芒。

�������u��B��

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刘科良:用“五色”铺就村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