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亲人相杀比例激增

5月6日,日本大阪府高槻警察署以涉嫌杀人,将73岁的为清信子逮捕。据报道,为清信子以照顾患老年痴呆症、卧床不起的76岁的丈夫非常疲劳为由,从4月下旬开始不再给丈夫食物,而她丈夫由于身体状况,自己无法取得食物,因此死亡。

类似的案件最近在日本层出不穷,日本把此类案件命名为“护理杀人”,这种事件一般都发生在父母亲和子女之间或夫妻之间。

战后,日本的杀人事件不断减少, 但是亲人间相杀的比例却不断增高,从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间,在全体杀人事件中亲人相杀事件占40%左右,但是从2004年开始,其比例大幅上升,2004年为40.5%,2013年达53.5%,可以说,在现在的日本,大多数杀人事件是亲人之间相杀。(1)

而亲人相杀的事件中有两类最突出,数量也多,一个就是父母杀害儿女,一个就是儿女杀害父母或夫妇相杀。

幼儿遭虐待惨死

日本有许多幼小的孩子遭受亲生父母的虐待而死。据共同通信社2016年8月4日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初步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儿童咨询所2015年度处理的虐待儿童案较上一年度增加16%,达103,260起,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自1990年度统计开始以来,虐待儿童案已连续25年上升,且首次突破了10万起。虐待儿童情况不断发生的严重现状再次显现。

其中许多孩子是在父母的虐待中死亡的。据《Daily新潮》今年1月10日发表在网路上的文章“进行虐待的魔鬼父母”,在2014年,因为遭受虐待而进行咨询的件数达88,931件,其中已经死亡的儿童达69人,每年都约有百名儿童左右遭受虐待而死,而虐待者中有52.4%是亲生母亲;34.5%是亲生父亲。

而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社会保障审议会儿童部会“有关虐待儿童等要保护事例的验证的专业委员会”过去连续11次公布的《关于儿童遭虐待的死亡事例等的验证结果》,除父母与孩子一起自杀以外,遭虐待而死的孩子零岁以下为256人,占全部虐待致死的44%。

由于受虐待的孩子年龄越小其比例越高,而孩子越小越难以去找人倾诉,因此这些数字只是冰山的一角,还有大量的受虐待的孩子生死无告。

据日本ANN报道,今年的1月12日,日本北九州市警察以涉嫌杀害生后3个月的女儿,将其32岁的母亲和她的男朋友逮捕,他们涉嫌在去年12月,在北九州市的酒店里,把这个婴儿浸到浴缸中,然后殴打其头部将其杀害。

对于为什么虐待儿童的事件不断增多,日本各界所列举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如有的专家认为是非正规雇用的临时工不断增多,贫困造成了父母无法养育儿童,有的认为:从乳幼児遭虐待最多的事实看,是由于孩子的诞生,并不是母亲本人的意愿,而怀了孕的母亲由于某种原因错过了人工流产的时机,违心生下孩子。

新世纪亲人相杀比例激增_第1张图片

资料图片

而笔者认为:虐待儿童事件的不断增多的最大原因应该是两个,一个是孩子的“玩具化”和父母的“幼稚化”。在过去的日本社会里,“家”是最基本的经济形态和生活形态,家是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土地的继承和家的延续,构成种族的社会存续的基础,需要继承人延续家的存在,因此子女,特别是长子,被视为家的延续人受到珍重,家的延续意识深深扎根于日本人的心理深层,但是在现代化和都市化的过程中,已基本不需要这种以土地的继承和家的延续为基础生产与生活方式,人以个人的形态参与社会或供社会选择,大多数孩子出生以后失去了继承家业的必要性,又由于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和独身家庭的不断增多,“养儿防老”的观念正不断失去现实性,因此孩子对于现代的父母而言,与其说是必要的存在不如说是“玩具”,就像养小猫、小狗一样,如果现代的父母在经济和生活环境有充分的余裕,他们就会精心养育自己的“玩具”,如果在经济和周围的环境使他们失去了养育“玩具”的余裕,他们也就失去了对孩子这个既不好玩,又很费钱,也不能抛弃的玩具的兴趣,往往会把生活中的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而加以虐待。

再一个原因就是年轻父母的“幼稚化”。据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教授长谷川真理子的调查,最容易受到虐待的孩子是1周岁不满的婴儿,而遭受虐待的原因最多的是“哭起来没完”(2)。这说明这些日本年轻父母,失去了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耐心。日本人的生活在战后渐渐富裕起来,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收入国家,同时人们从幼儿到成年的教育期间大大延长,年轻人缺少在幼少年时代的艰苦生活的磨练,加上的经济上难以独立的学生生活期间的延长,也延缓和制约了年轻人成长为一个能够坚忍地承担责任的成人的过程,缺少作为一个成人的耐心。这样,即使成为父母,也经常会把自己的忍耐力降低到与幼儿同一水平,以啼哭的幼儿同样的焦躁的心情对待幼儿,这样就产生了虐待。

“护理杀人”怵目惊心

亲人相杀的另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儿女杀死父母、祖父母或夫妻相杀,而其中最多的案件应举所谓的“护理杀人”,也就是说,护理病弱老人的子女或配偶等,杀死被自己照顾的老人。据日本福祉大学教授汤原悦子统计:在过去17年中,护理杀人事件至少发生了672件,(3)而据岛田裕巳《只有抛弃父母一条路》一书,2013年,日本的杀人事件为342件,其中1/10之一以上是护理杀人。(4)按照《只有抛弃父母一条路》一书的说法,“护理杀人”是日本家庭养老中发生的特有现象,由于日本人过于长寿和大家庭的解体,护理多病的老人甚至患老年痴呆症、卧床不起的老人成了子女或配偶的沉重负担,有的的子女不得不辞去工作照顾老人,造成了生活的极度贫困,甚至无法再生活下去,因此引发了“护理杀人”或护理者和被护理者一同去自杀,因此岛田裕巳认为:要想生存下去,只有抛弃父母这一条路,父母要促进孩子早日独立,而子女也尽量争取早日独立离开父母。

在2015年11月22日,在日本埼玉县的深谷市利根川,无职的47岁的女性波方敦子驾车载着患老年痴呆症,当时81岁的母亲和74岁的父亲开入河中,父母亲溺死,而波方敦子被冲到浅滩获救。这一事件震动了日本社会。

波方敦子是这对老夫妇的三女儿,没有工作,专心照顾患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父亲做送报纸的邮递员,一家人虽然不富裕,但是生活也还算安稳。

可是, 2014年11月,父亲由于颈椎病手足麻木,不能再骑摩托车了,只好辞了工作,而且病情不断恶化,渐渐地连路都不能走了。由于父亲没有加入年金,没有退休金,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女儿在走投无路后去政府咨询,准备申请生活保护。

所谓生活保护,是日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于生活穷困的国民,保证最低限度的文化水平上的生活的公共扶助制度,一般得到生活保护的人,吃穿住行和医疗都能得到保证。

但是在波方敦子申请生活保护后的11月18日的傍晚,父亲提议一家3口一起去自杀,女儿当即同意了。

19日,市政府的相关人员为波方敦子申请生活保护事宜到他们家里调查,而在两天之后,三人一起去自杀。

2016年6月23日,日本埼玉县地方法院对此案进行宣判,判决书指出:虽然被告波方敦子的行为是由于对父母的深深的同情,应该酌情量刑,但是不得不说她轻视生命,因此判处她有期徒刑4年(检方求刑8年)。

最后审判长对被告说:不要忘记一起和睦生活过的父亲和母亲,请珍惜每一天,活下去。

据说在当时,无论审判长还是被告本人,都是眼里含泪。

这一事件暴露了日本政府所推进的家庭养老的局限性。日本进入了超级高龄化社会,到2016年为止,65岁以上的人已达27.3%,日本信用调查公司“东京商工调查”去年11月在互联网上实施的问卷调查显示,多达七成的企业预测以护理家人为理由的离职者“在未来将会增加”,而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15年1月发表的调查显示,在2012年,日本人患老年痴呆症的人约462万人,7个老人中就有一人患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有时需要日夜监护,会使护理者不得不辞去工作而且十分疲惫,这也构成了“护理杀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日本的“护理杀人”也有更深的文化心理的因素,从我们上述一家三口的自杀案件中可以看到,他们,尤其是他们当中的父亲,宁愿选择一起自杀也不愿意接受政府的援助,他们认为花政府的钱就是花其他人的税金,就是给别人“添麻烦”,在日本人的文化心理中,给别人“添麻烦”简直就是一种罪过,是没有自尊的,是耻辱的,因此他们在走投无路时没有选择接受政府的救助,而是选择了自杀。

日本的现实为中国敲响警钟

其实,不光日本,中国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首先,独生子女一代对婚姻的态度较为轻松,对婚姻和家庭的认识不再像前辈那样严肃,离婚率远远高出他们父母的一代。据中国媒体报道,“根据中国国家民政部发布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共有350万对,比2012年增长了12.8%。这个增幅远远大于结婚登记的增幅,后者只比上年增长了1.8%。而另一个数字是,1990年,全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只有80万对。”(5)2013年,中国北上广大城市的离婚率飙升至30%-39%,二三线城市的离婚率也高达20%-30%。其中80后的离婚率更是高达57%,也就是说,80后的每一桩婚姻,平均只能维持2-5年。(6)在婚姻上如此没有耐心人,很难成为有耐心的父母,也必然会像日本一样,出现很多没有耐心的幼稚父母。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小组对中国的虐童状况作了系统分析,根据估算,中国有26.6%的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遭受过身体虐待,19.6%遭受过精神虐待,8.7%遭受过性虐待(7),而独生子女人群,随着他们结婚生子,上要赡养4个老人、下要抚养一个孩子的“421家庭”逐渐形成,使他们的养老负担过于沉重,也许现在他们的父母一代还不太老,有时还能在经济和照顾孩子等方面支援他们,而今后1980年以后出生的一代的父母将逐渐进入需要子女照顾的高龄后期,那么会不会也会出现日本这样普遍的“护理杀人”的现象呢?十分令人担忧。

数字来源见岛田裕巳《只有抛弃父母一条路》,幻冬舍,2016年版,18-19页。

《每日新闻》2016年9月18日,东京朝刊。

《只有抛弃父母一条路》,17页。

同上,18页。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陈薇 马海燕“80后成离婚潮主力 知识层次越高离婚率越高”,《中国新闻周刊》2015年06月16日

见《上海金融报》,2014年8月14日网络版。

见2015-04-20易网,数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世纪亲人相杀比例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