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他的文字,可以下酒!

听说他的文字,可以下酒

素心

那是一整条街,只有同学家因为有搞外贸的亲戚才拥有一台十四寸进口日立彩电的时代,为看一周才播两集的电视连续剧,周六天还没擦黑,一条街爱凑热闹的大人,都蠢蠢欲动,耳朵竖起来:只要听到院坝尽头我同学家的窗框闩响,大家就会端起小板凳看似很随意,其实是踩着节奏,到人家门口占位置——至于小孩儿,就没那么多讲究,反正站着也行,赖谁家大人抱着,挤到小板凳的前面也不妨事,个儿都矮——不像放电视的桌子,老高。

印象很深的是追《天涯明月刀》,饰演傅红雪的是郑少秋,虽然一周只看得到两集,主题曲却会像魔音一样在耳边在嘴头循环一周:“烈酒最香,毒花最美,茫茫天涯路,……冷淡月儿薄纱背后,谁在妄想把天偷……”

那时,并不知道,这部连续剧的原作者是古龙。

更不知道,古龙,跟爸爸买的《射雕英雄传》、《七剑下天山》、《四大名捕》的作家金庸、梁羽生、温瑞安齐名,并称“武侠四大家”。

也更不要说,高中毕业,偶然地买了套《白玉老虎》读着玩,觉得很好,其实作家,跟儿时追过的剧的原著,是同一个人。

不过,深深感叹了:

人物塑造本领之强——总用素简的文字,寥寥几笔,勾勒出外貌衣着配饰特征,人物对话俭省到极点,却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你能充分感悟或犀利或率真或泼辣或稚拙或木讷……的各色江湖儿女形象。

所以,当阔别多年的校友一起聊天摆到喜欢的武侠小说,其中有个古龙迷,强力推荐我看古龙的全集的时候,我留了意。

看什么书都只晓得追情节我在铁杆粉丝的他面前,真是感慨了:

“我更喜欢古龙,他的作品文学性更强,而且,如果你学过画画就晓得,如果用画来比喻他的文字的话,他很擅长留白,不得满满当当地安排内容,从开本的排版你就一目了然,他的作品随便翻开哪页,都是疏疏朗朗的,看起绝不挤眉匝眼……

而且,你注意到没得嘛,他写的文字,会让你有画面感,用我们语文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是哈,看来你很有研究,真是佩服,看书能有审美,能提炼出风格,这真是我不及之处!可不可以举例说明哈?”很是虔诚地,我求教。

刘同学愣了下:“你喊我马上给你举例,还是有难度,毕竟,读大学的时候看得多,这些年,忙娃儿忙屋头的事情,早就忘了!……”

“不过,你看过他的书改编的电视剧没得?如果你也没得时间,建议看哈《楚留香传奇》呀,《天涯明月刀》呀,和现在的港剧比起来,好得多!”有点遗憾地,刘冀补充。

这一说,勾起了我的瘾头,一直都喜欢读原著的我,回到家立马在kindle上下载了一部:《古龙全集》。

因着前缘,我第一本就选择了《天涯明月刀》。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同学说的不错。

且看以下这句:

“他每走一步,地上就留下一个很深的脚印。

就像是,刀刻出来一般的脚印。

他显然已经用尽了全力,才能控制住自己心中的激动和愤怒。”

激动和愤怒,在不同性格不同功力的江湖人士中,是怎么个表现,不晓得,在身负血海深仇苦练功夫许多年誓要报仇的傅红雪心中脚下,有了很形象的刻画:刀刻一般的脚印,刀刻的是被苦苦压抑住的冲动,脚印是浑厚的内功的在自然不过的流露。

谁是他的对手,谁都会觉得恐怖吧?

行走江湖,任性尚气和忍辱负重比起来,总让人觉得轻飘些,特别是身怀绝技又忍得眼前苟且,特别地让我等身无长技却也幻想着当乱世一定也要行走江湖拯危济困的瓜娃子扼腕叹息。

再看下一句:

“公子断手握着金杯,杯中酒渐渐溢出,流在他黝黑坚硬如钢的手掌上,金杯已被他铁拳捏扁。

突然间,金杯飞起,银光飞闪。”

怎么样的握着酒杯,会让酒自行溢出?难道是煎过鱼的手板有加温作用?还是内功逼得酒沸腾后溢出来?我实在是想不出,但挨着的两句可以让我们弄清楚,是杯子被捏扁,空间被挤占殆尽,容不下酒了!

……

这样的武侠蛮对我胃口,用这样的可口读物,佐酒一定会有愉悦的心情吧?

看完,会醉不?

还没看完,我似乎,已有了酒意……?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说他的文字,可以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