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答题游戏,让我面红耳赤

一场答题游戏,让我面红耳赤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文/喵里喵

01

最近一款直播答题游戏爆红,游戏规则非常简单:用户登录答题页面之后,只需连续答对12道题目(每道题答题时间为10秒),就可以和其他答对题目的用户平分50万-200万的现金奖励。

贫穷让我们这些用户在游戏中相遇,热切地渴盼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变成钱包里鼓囊囊的钞票。

在这些答题游戏中文学类题目偏多,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舍友们都对我寄予厚望,希望我能在关键时刻救大家于水火之中。我自己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结果,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生长明妃尚有村”中“明妃”指的是?大家满怀期望地望向我。我摇摇头,不会。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漫”的意思是?大家再一次满怀期望地望向我。我再一次摇摇头,不知道。

“垂死病中惊坐起”是谁写的诗?大家试探性地看着我:“中文系的,你知道这个吗?”不出所料,我还是一脸懵。

……

我甚至可以想象出来那一刻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满脸窘迫,两颊微红,抓耳挠腮,脸上混杂着说不出来的表情,可能是懊恼,也可能是无奈。

几场游戏之后,舍友们和我自己都彻底掂量清楚了我有几斤几两。她们纷纷开玩笑:“你不是汉语言文学的吗?哈哈哈”

那个瞬间,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丢了汉语言文学的脸。

02

但我们没有失败。

经历了不眠不休的几轮厮杀之后,宿舍里的学霸出现了。

小清是一个安静的女生,总在大家都焦头烂额时异常坚定的告诉我们:“选A”。事实证明,她的答案90%都是对的。

因为有小清的帮助,我们宿舍小团体没有出现过团灭的惨状,小清也拿到了不少现金奖励。

小清的博学多才让我们目瞪口呆,也对她佩服的五体投地。毕竟在这之前大家都以为只有电视上才有这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才。

小清很低调,在我们玩手机刷微博的时候,她总是默默的拿着kindle刷文章。言情类、历史类、纯文学类、博物类,各种题材的文章她都喜欢。

我们都调侃她看那么多书又发不了财,现实却告诉我们:读书看报是知识变现的有效方式之一。

03

曾经以为作家动动大脑敲敲键盘就可以拿到稿费,现在却越来越清楚,持续不断的文字输出背后是永无止境的知识输入,仅仅靠天赋写作的人少之又少;

曾经以为文字这一辈子只是我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现在却越来越渴望那些方块字可以帮助我获得额外收入,知识变现成为某一段时间里我内心的最大希冀;

曾经以为自己看的书不算太少,现在回过头想想,恐怕只有大一大二的时候说这些话才有些许底气,大三以后,整个人似乎颓了很多,看过的书实在是少之又少。

旧的知识不去巩固,新的知识也不去学习,在大三以后的时光里,我变成了一个单细胞生物,没有脑子。没有知识,又怎么能去苛求知识变现?

04

直播答题游戏赢钱的趋势已经愈演愈烈,尽管这种砸钱赚流量的手段是否能够长期持续还是一个未知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信息化时代,“知识变现”对普通大众来说没有那么遥远了,甚至近在眼前。

平台很多,但是要想让才华支撑得起梦想,并不是每天托着脑袋想想就可以实现的。

功利化的社会中,每个人的内心都多了一份浮躁。就像写作,纯粹追求功利化的写作可能会适得其反,一篇篇文字在输出,但是其中高质量的又有几篇?

没有思考和内涵的作品,充其量只是数量的堆积,这样下去,再多量的积累也不会带来质的飞跃。

除了有一颗淡然的心,你可能还需要向大脑中输入更多的知识。

每周读几本书。

读书看报在提高自己知识储备的同时也会逐步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长时间有质量的阅读积累起来就是一笔大的人生财富。

就算我们没有通过阅读达到知识变现的目的,它也可以培养一下我们的“书卷气”。

莎士比亚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它就可以滋润心灵,在我们空虚的时候至少不会觉得百无聊赖。

学会走出去。

很多人都觉得在家里读过万卷书就可以无所不知,其实并非如此。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生活给予我们的知识往往更多。

认识不同的人,看更多的风景,不仅能够进一步拓宽我们的眼界,增加写作素材,让你的文章有更多的可能性,也会改变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从某个角度来看,甚至可以重塑三观。

在新媒体里寻找信息。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碎片化阅读时代,大家身上背负着太多的压力和负担,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已经成为新的传播媒介,每时每刻为大众提供最新资讯。

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在手机里蹦哒的无数新闻,你不知道哪几个文字就可能在你的大脑中形成一场头脑风暴,为你的写作带来无限灵感。

剩下的,可能就是持续不断的坚持和永不放弃的信念了吧。


(怀左同学第三期写作训练营)第六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答题游戏,让我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