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暂时不会选择Mate 9 Pro

最近,身边有两个朋友对华为Mate 9 Pro非常痴狂,一有机会便跟我聊起这款华为旗舰产品。他们都是数码产品的行家,尤其是智能手机。在我看来作为高端玩家的他们,中意的产品自然不会是二流货色,也没有什么好去言论的地方。只是,他们都苦于不能以心里舒服的价位得到这款惹眼的智能手机。常常在得不到和已失去之间纠结,为此我专门去了解过这款华为旗舰机。当然,并不仅止是看它傲人的硬件配置,还有营销模式和其它方面。最终,得出结论:Mate 9 Pro确实算得上Android智能手机中的“机”中龙凤,我也确实很想拥有这台手机。但是现阶段,华为应该是只想卖Mate 9这款产品,属于Mate 9 Pro的时代还未真正来临。就此我也想聊聊自己的拙见,关于国内智能手机行业的一些见解。它也许能帮助你如何去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手机。

我可能暂时不会选择Mate 9 Pro_第1张图片

大约从五年前开始,因为小米手机2的问世,我成为了一个基本够格的“米粉”。尽管现在我已经不是小米手机的直接用户,可每年平均下来我的小米账号都会买入两部小米手机,它们中有些是抢购的,有些是直接购买的,但无一例外都是从官网出来的货。之所以提起小米,是因为至今它依然是我敬仰的中国智能机厂商,就算此时的它似乎已经没有当年如火如荼。

在我的认知里,小米问世的每一款手机都有特定用户群体,从购买能力最强的职场白领到功能需求单一的年迈父母,再从折腾不止的IT从业者到运筹帷幄的商务人士,小米总能针对自己的产品找到适合的用户,这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取舍。提起小米手机,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它的杀手锏——饥饿营销,因为当年小米官网一波又一波的抢购行为空前盛大,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也缔造了一个时代的商业模式。

时至今日,当年这个被小米玩坏的套路,又若隐若现地再次出现在华为Mate 9 Pro身上。在此我不去讨论这种套路到底是否属于饥饿营销的范畴,只想谈谈手机厂商这样做的意义何在?由于篇幅有限,我就抛开企业的属性、产品的理念这些另一个层次的东西,直接进入正题。

大家都知道手机其实就是一台由很多零部件组装起来的机器,在这台机器上运行何种操作系统就决定了它是何种属性的智能手机。可以简单这样理解:如果这台机器运行的是Microsoft Windows NT系列操作系统,那么,它就是一台大家熟知的电脑,不同的地方就是它看起来比笔记本要小得多,还能插入SIM卡打电话。只不过,目前世界范围内绝大部分智能手机都运行了Linux内核的Android操作系统和Unix内核的IOS(iPhone operating system)。同理,这台能打电话的机器跟电脑一样,拥有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从PC(personal computer)市场的规律来看,通常计算机的核心部件CPU大约每隔18个月就会有一个迭代更新的产品问世,新产品必将取代大部分的老产品。有时候这个周期会比18个月更短,这个新产品的诞生会使原本代表着最新技术的那个产品就会变成“次高配”商品,随着而来的是花式打折或者直接掉价,喜欢攒硬件的人往往会在这个时候下手,以一个心里价位买到垂涎已久的好东西。这种推陈出新的规矩同样适用于手机市场,甚至适用于所有电子产品市场。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市场规律,我觉得商品经济学和消费者心理学这类书籍应该能给你满意的答案。


我可能暂时不会选择Mate 9 Pro_第2张图片

类似小米、华为、OPPO这样的手机生产商,本质上就是一些向高通、夏普、索尼硬件商买回硬件攒机器的企业,他们会把大批量买回的原材料放在自己或者别人的生产流水线上组装成漂亮的没有“灵魂”的手机,然后把自己公司的程序员开发完成的手机操作系统量产到手机里,最终一款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智能手机会被包装成产品卖到消费者手里,至此,之前用于完成这款智能手机制造的成本,才能通过产品发布给消费者的价钱转变为利润。为了在弱肉强食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分得一杯美羹,所有手机生产商可谓各显神通,绝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噱头。尤其记得几句广告语:“小米手机就是快!”,“前置2000万柔光双摄,照亮你的美!”,使用搭载最新技术上市不久的硬件来组装自己品牌的旗舰机已成为各大智能手机生产商的惯用手法,这得益于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和高兼容性。所以,旗舰产品的硬件参数和性能指标都高得吓人,价格自然不低,当年iPhone的价格傲视群雄,Android机型无一能与之抗衡,如今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价格超过iPhone的大有“机”在。但并不是每款旗舰产品都能将价格与性能调校的很完美。众所周知,价格才是市场的王道,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硬件价格如此透明的信息时代。绝大部分消费者尤其关心产品的价格,少部分理性的消费者可能会关心价值,每个厂家的战略都偏向了群体较大的关注价格的消费者。一方面,需要满足这部分用户“好吃不贵份量还得足”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掌控被挤压到极点的硬件成本和技术成本。手机生产商该怎么办,他们如何解决这个矛盾的问题呢?

记不得是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暂时放一放!”。是的,把这个难题交给时间无疑是最好的方式。就好比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为了吃到美食,就需要花时间去等待。等待一个成熟的时机,等待一个段适当的时间。

既然硬件产品的市场里存在着这样一个规律:大约每18个月必有迭代更新的产品面世。那么,只要等待一年半的时间,硬件成本的问题自然就变得不那么棘手了。在这不长不短的等待里,手机生产商只需要做好三件事:第一、“骗人”,如期发布旗舰新品,然后告诉消费者生产流水线能力有限,每周只有不到1万台的产品出货量,实际的产品数量应该比官方宣称的还要少,接着亏本售卖这一小部分产品。总之,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个阶段大量出货,因为每个手机生产厂家都不会做亏本的生意;第二、还是“骗人”,通过官网在线售卖,免去了应该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消费者还不一定能在特定时间抢到购买资格,目的都在营造出这款产品处于供不应求、非常热销的场景,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幻觉:在18个月后砸了钱还以为捡到便宜;第三、依然是“骗人”,因为大部分消费者根本不可能从官方抢到这款旗舰产品的购买权,只需顺势加大次旗舰产品的营销活动便能达到很好的销量,此时经过了一年半时间沉淀后的次旗舰产品已经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即使留足了经销商的利润以及各种渠道的中间环节成本,依然能够赚到钱,次旗舰产品的主流市场正式开启了。与其说这是一种“欺骗”不如说这是一种商业模式或者营销手段。只是,普通消费大众都看不透罢了。


我可能暂时不会选择Mate 9 Pro_第3张图片

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一年半的时间会在一轮又一轮“没有抢到!已经售罄!下次再来!”中慢慢流逝,也会在等不起的青春里选择次旗舰产品。当然,时间同样会让那些看不透的人累积起怨气。其实,每一次旗舰产品发布的时候,我们应该去选择次旗舰产品,因为它的市场真正来临了,它的价值终于回归理性了,手机生产商终于放手出货了。所以,真的希望你们不要做一个无知的消费者:永远把“好吃不贵份量足”刻在消费观念里,贪图追随时代潮流的快感。你们还需要明白,所有数码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绝对不是拆分所有零部件,去计算这些零部件的成本之和。因为,除了硬件成本,还有设计师、工程师的人力成本和技术成本,还有各项专利费用的成本,还有各个经销商的成本都需要考虑。仔细想想看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消费者自身导致了这种需要靠“欺骗”来维系的市场关系。因为缺乏知识、缺少理性、盲目追求高配置的消费者占了消费群体的大多数。一款适合自己的手机,并不是一定要配备了6GB运行内存、并不是一定要配备了超过2GHz主频的四核CPU、并不是一定要配备了2000万柔光前置双摄、并不是一定要配备了5.7英寸2K分辨率的屏幕。

目前,一款主流手机的硬件配置参数早已经比主流PC的参数高出了许多,但它只是一台手机并不能取代PC的使用场景,也不能完成某些PC的功能。所以,我们真的需要那么高配置的手机吗?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高分辨率手机屏幕、高性能处理器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除了更快的消耗电池,减弱手机续航能力外,真的没有太多实用性。就算你捧着一块2k屏幕,也很难发现它的用武之地,因为目前的主流的视频源并不是2K制式;就算你拿着一台四核高频处理器的机器,也很难做到PC那样同时处理文字和多媒体以及编码解码,无论如何手机无法满足PC的应用场景。在我看来高配置手机的那些参数无非就是商家的的噱头,对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提升运行内存(RAM)的容量才是王道,对于IOS系统的手机,提升电池的续航能力才是正道。由于操作系统底层的实现过程不同,iPhone到了6s时代才将RAM提升至2GB,同一时期的三星、华为RAM标配已经到了3-4GB。以此类比,Android开始研究1200万像素摄像头的时候,IOS依然使用8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但并不见得iPhone拍出来的照片就会被甩几条街。这个浮躁的时代,并没有留太多时间给Android程序员去调校一款效能较高的操作系统,而是把来不及处理的性能问题交给了更强的硬件,而硬件的费用最终得由消费者来买单,它就像一个无解的死循环,反复迂回后自食其果。

也许每个时代都不可避免的要经历无奈,当年满大街都是iPhone4的时候,很多IOS用户也许并不明白iPhone存在的意义,它是第一款非常成功的双面玻璃屏手机,是一款非常成功的软硬件完美结合的智能手机,是一款追求专业与简约到了极致的移动终端,是无数设计师与程序员不懈努力的成果物。时间到了今天,情怀帝罗永浩的锤子T1在双玻璃屏的道路上还是因为碎屏率过高而无疾而终,我不知道这能不能凸显当年乔布斯在iPhone4上花的心血。可这些又有多人真正的知晓,更多的场合当年的iPhone4成了无数装X青年的必需品,这是一场留在时代里的笑话,也是一场不得不经历的无奈。

那些年,小米2/2S刚刚成功并开始探索MIUI的方向,于是找到了自己信仰。华为还在依托网络设备渠道向三大运营商倾销做工粗糙的合约机,不断找寻自己的方向。魅族刚刚折腾完它的无敌机身后盖欣喜于标新立异,以至于错过了很多机会。VIVO还在效仿索尼Walkman打着步步高音乐手机的旗号拒绝与Android合体。OPPO来势汹涌的请小李子做了一个Find5的广告后不温不火了一阵子。后来,他们似乎得到了先知的指点,明白了做手机必须要先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生态环境,转变思路从研发品牌操作系统开始,走向了拼软件、拼用户体验的路子。可这不就是Apple一直在做的事情吗?也是小米和魅族后来找到的信仰——在自己的硬件上运行自己研发的品牌操作系统。因为硬件的比拼早已白日化,今天小米用了高通最新的骁龙835,明天OPPO也能出同样配置的旗舰机,华为同样可以搭载麒麟960出一款与之对抗的旗舰机。但是,如何调校这款顶级CPU使其能够输出最大性能、充分发挥硬件新技术的优势,却不是每个手机生产商都有实力做得到。于是,再后来有了小米的MIUI V8、魅族的Flyme 6、华为的EMUI 5.0、OPPO的ColorOS 3.0、VIVO的FuntouchOS 3.0、乐视的Eui 5、锤子的Smartisan OS 3.0,它们被统称为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的生态操作系统,都经历曲折徘徊的探索之路。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以此为契机搭建品牌甚至企业的可持续盈利生态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智能家居、乐视的超级电视、华为的智能穿戴设备,这些都是很典型的以手机作为切入点构建起来的品牌帝国的例子,这个生态环境成功地做到了良性循环。当你明白了这些以后,对于智能手机还会不会去一味地追求那些晃眼睛的硬件参数呢。相反,我们应该花时间去思考自己对于手机的需求,哪一款手机才是自己需要的。就好比柔光摄像并不是自拍控的唯一选择,搭载手机生产商自己操作系统的智能机都对相机功能进行超过百余项定制修改,都能满足每一个懒化妆的萌妹子对美颜自拍的需求。


我可能暂时不会选择Mate 9 Pro_第4张图片

对于很多人关心的产品质量问题,我想趁此机会谈谈自己的见解。我始终坚信的准则是:于电子产品而言,做工精细、用料实在的产品,质量一般不会太差。这一准则在很多经典产品上得到验证,如IBM笔记本X、T、W系列、华为Mate 9 Pro、iPhone系列等等。那么如何理解这句话呢?做工精细指的是该拉丝的地方确实做到了很强的金属感拉丝效果、产品细微之处的处理工艺,用料实在指的是该用金属的地方确实用了金属、屏幕的品质级别及摄像头的感光元件等,它们都是可以被用户感官触及的部分,也是最直观的产品体验。当年的小米2/2S虽然成功,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一款完美的产品,它全身上下用的都是硬塑料,轻微掉在地上与地面接触的地方立刻出现一个细小平面。除此之外,在处理机身散热问题上也并不得当,一张石墨贴纸并不能让塑料背板不那么烫手,屏幕在一年以后基本都出现了白底不同程度偏色问题。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取舍观,当初的小米,如今的华为,他们都尽力做了产品发布价格内所有该做的事情。选择2000块钱的小米手机就得承担它可能出现小瑕疵的风险,这就是性价比背后需要你理解和包容的痛处。马爸爸曾说,“不是淘宝假货多,而是你太贪心了!”。“好吃不贵还份量足”,我不知道这样的商品在历史进程中有没有真的存在过,但是,这个时代确实不允许它存在,任何违背价值规律的产品都会被称为“假货”,在时间的沉淀后失去同舟共济的用户群体。任何被冠以免费的产品和服务都会在不远的将来加倍奉还,使用者将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免费软件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关系,在此不做讨论。

我不知道为何能就此话题聊了那么多,也许与职业有关,又或是想得太多了。不过,这些都是一家之“盐”,大家还需根据自己的口味,酌情加减,摆正自己的取舍观。本文也无意冒犯任何手机生产商,对于产品的质量,厂家应该比消费者更在意,因为消费者顶多失去一款手机,而厂家则可能由此失去一个消费群体,孰重孰轻,自然不“盐”而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可能暂时不会选择Mate 9 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