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锋:送房、送钱、送户口!为什么还吸引不了你?

杭州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发钱的,有的城市甚至还给房补、解决周转房、解决落户。

与其花大钱培养马云或吸引马云,不如把精力花在改善制度环境上面。

总的来说,新一线是未来人才大批进入的价值高地,也是新热点。

“留在武汉”

这不是普通的文化衫标语,而是武汉挽留本地毕业生的宣传服装。武汉、重庆、郑州、福州等新一线城市正展开人才争夺战。从武汉大学走出来的雷军回武汉做讲座时,市委组织部部长在凌晨一点就到机场迎接,市委书记还打人情牌,多次提到“家乡情、母校情”,希望雷军的小米能回武汉。

前几天,杭州市政府发放高学历人才生活补贴,硕士每人2万元,博士每人3万元。杭州不是第一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发钱的,有的城市甚至还给房补、解决周转房、解决落户。

新一线城市人才大战正酣。武汉提出“五年内留住100万大学生”的口号,大学生只要在武汉就业三年,就可以成为本地常住户口;福州给予应届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住房补助高达15万元,购买人才公寓可以直接打七折;长沙的引进人才只要在本地创业,或者有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就能拿到最高100万的住房补助。

逃离北上广之后,你愿意去新一线吗?

新一线城市是《第一财经周刊》在2013年提出的概念,迅速得到广泛反响。它们分别是: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共15个城市。

新一线城市正在扩城,撤县设区,准备大干一番。

最新调查表明,毕业生去新一线城市的意愿已经超过了北上广深。今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问卷调查显示,2000名正在或曾在北上广深工作或读书的受访者中,已经离开或者正在考虑离开的人,比例达71%。

那么新一线城市有什么?相对于一线城市又缺什么?



肖锋:送房、送钱、送户口!为什么还吸引不了你?_第1张图片

先说有什么。有人才政策;有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和房价;有生活味、有烟火气,工作与生活平衡得好;可以节约交通时间成本,一线太大,三四线又太小,新一线刚刚好。

还有,收入由于差异性不是太大,攀比引起的焦虑感也不会很强,相对来说幸福指数高些。

那么,新一线又缺什么呢?缺一线城市的国际化,缺大企业,缺创业精神,缺城市节奏感,缺白领文化,缺小剧场,缺制度环境,缺政府守信。其中,制度环境,包括法治环境、办事态度、媒体监督等,新一线城市在这些方面离一线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是留不住人才,是留不住企业

“武汉丨送房送钱,我也不留在二线城市”,这是一个帖子的标题。其实,新一线不是留不住人才,而是留不住企业。

比如武汉坐拥80多所高校和超过一百万的大学生,包括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但是,却留不住本地的高校人才,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也留不住雷军这样的创业者。

武汉在互联网公司创业进阶环节中,更多是起点和跳板的角色,并不适合长远发展。武汉凭过去的“大炼钢铁”思维、“大制造”思维吸引不了新型企业、创业企业。

但是,在新一线中,杭州又是个特例。某位省领导就问,我们为什么就培养不出马云?其实我觉得,与其花大钱培养马云或吸引马云,不如把精力花在改善制度环境上面。

云可能就会说,我在哪座城市,哪座城市就是新一线。

好的营商环境比最牛的人才新政更重要。未来人才竞争除了给政策,还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总的来说,新一线是未来人才大批进入的价值高地,也是新热点。而一线城市将严控人员的流入。

各城市间均衡发展、扁平化资源当然是未来的趋势,这样才让大家有更多的选择。我们希望二线城市或新一线城市能够迅速崛起,让新一线城市尽快找到一线的感觉。

未来,你可以在一线城市积累经验,等到中年积累人脉后可以去新一线创业,老了回到中小城市养老。我非常主张这种穿梭式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肖锋:送房、送钱、送户口!为什么还吸引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