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时间玩家

在了解13月亮历即玛雅历法的过程中,我得到一个很新奇的时间玩法:改变现有的错误时间频率,让宇宙中的每件事自然生长。现有每年24小时一年12月是线性的时间频率,我们误以为时间就是生命,然而在星际玛雅13月亮/28天历法中,时间被认为是辐射发散性的,以当下的现在为中心点,向所有方向进行放射性的存在。

我一直在想到底怎么活才能把时间变成立体?我抱持着这个古怪的想法,联想到之前在《假如时间不存在?》的读书笔记中的思考,每个人应该有属于她自己的钟表,因为大家有各自的时间流速,这样我们便不再以一个人的寿命来衡量他获得是否长久,比如同看一部120分钟的影片,一个人思考联想到很多收获很多,看完他觉得好像过了3、4个小时似的,而另一个人觉得很无聊打瞌睡一晃神,电影也就放完了。在这样的情景下,显然前一个人的度过了三四个小时的生命,后者的只度过了短短十几分钟,所以我们并不能说一个有90岁寿命的人就比一个60岁的人活得久吧?总归是有这样一种活法,让时间不仅仅是过去、现在、未来这样的线性延展,现在我们认为2分钟就是2分钟,自然也想不到2分钟可以过成4分钟,甚至有时我们还要万分苦恼,晚上两个小时没事做,要怎么打发时间呢?结果一直被时间打发了。明明想要看完一本书,但是总觉的两个月的归还期离我还很遥远,当然到了还书期被迫还掉书,我也依然没看。于是在自己评价标签上,总会有懒惰、拖延这类的词语用来自我批评,假若换个时间玩法,过去现在和未来是螺旋上升同时发生的,在当下这一刻我读的这本书,即改变了我的过去同时影响着我的未来,我不再把阅读这本书看做是一件明天可以做的事。因为不在线性的轴上,我到不了明天扔不掉现在,因为其实我时刻以现在为中心改变着过去影响着未来。嗨,说了半天不就是“今日事今日毕”嘛?但这么一句永远也不能让我信以为真且立刻改变行为。

我们被世界的标准时间引导得忙忙碌碌,为什么大家要用一个标准去衡量时间呢?现在新的时间管理概念已经转而关注“做什么”和“什么时候做”(具体可以参考《每周工作4小时》),而不再强调“在最少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可见效率再高做的是无用功又如何呢?不是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努力读书就是勤奋过努力过,这点我很久之前就已经深有体会。我从未意识过时间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原谅我看完《重返20岁》很是感慨,每一天都可以是一张空头支票,随我们喜好填上大小数额来使用,但我偏偏拿着“钱”没处花,不知道该拿着时间做些什么,典型“有钱不会花”的穷人思维。想到《移动迷宫》中有句台词:“你才来这三天,我已经在这三年。”男主人公只用三天做到了其他人三年都没做到的事,可见其实想象与现实的距离为零,实现梦想的时间为零。有说实现梦想所需的时间是转化意识的时间,这个时间距离可以为零。

是不是生活在同一个时空的人更容易发生交集?想象一下,每个人有自己的时间流速,“时间”实质上是不一样的,这样会形成多个不同“时空”同时存在的奇妙现象,我们可能会和各种其他“时空”的人们发生各种场域之间的关联,我们容易和与自己时间频率相同的人发生交集,与室友相处就总是和时间步调一致的那个呆在一起的时间久,有时我们会从时间流速比自己慢的人身上看见过去的“自己”,有时又会从时间流速比自己快的人身上捕捉到未来的灵思。这里又要提到《星际穿越》和欣频老师教会我的另一个时间玩法:让未来的你,帮助现在的你脱困。现在多维宇宙的理论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在剧中库克向他的女儿墨菲传递未来的讯息,依然是时空并存概念。由此创造的玩法是自己现在深陷困境,可以向未来已脱离困境的自己请求帮助。现有的困难问题是由现有的意识、思维模式制造的,继续用就有的方法当然怎么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假象一个已轻松解决问题的自己,透过未来的眼睛和思维,问题就容易解决。把一部片子正着放一边和倒着放一边,他们的物理时间是相同的,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同时,我在尝试学习如何解读生活中的隐喻,也许那会是更智慧的我们带给自己的启示和预兆,就好像我在厦门之旅中的所得。

常常将时间比喻为长河,这一刻的我是其中的一朵小小浪花,但“我”又是那条长河,没想到这个概念在《不再试着修补生命》中,作者给了我们更为深入和震撼人心的阐释。这是我目前所知最为极致的玩法了,对生命的全然接纳。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名时间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