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职工医院。

妙手仁心医患者,

深情厚义爱沙棉。

早期的沙棉职工医院座落在生活区北部边陲,它的前身是筹建处时期工地上的一个医务室。1969年至1978年先后借用双身3#、16#、18#的几间房作临时门诊和住院部。

1972年成立职工医院,新建1137平方米的门诊部,1978年建造了两层楼的住院部,一楼设内科病房,二楼作外科和妇科病房。1984年加盖了一层楼,成为三层楼的住院部,面积达1308平方米,拥有100张床位,开设内科、外科、五官科、牙科、中医科、妇产科和防疫科。此外,有透视室、化验室、理疗室、细菌室、注射室、药剂室、供应室等14个医疗科室和30多台医疗设备。另有一辆救护车,全院有105名医务人员,其中大专文化程度29人,中专文化程度52人,医生33人(其中主治医生1人),护士22人,行政管理人员9人,其他工作人员41人。

职工医院结合纺织厂的特点,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方针。对全厂职工呼吸道和已婚女工妇科进行普查和防治,每年度对食堂,托幼从业人员进行消化系统传染病检查和防治,同时,开展疫情预测、预报工作。

1979年,流脑蔓延湖北,危及沙市,职工医院立即采取措施,宣传防治方法,煎制中草药汤剂和购进45万片防治药片,发给职工口服,抽调医务人员指导托幼预防工作,全厂无一例流脑发生,流感也得到有效控制。

职工患病,门诊就医,凭处方取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出具病休证明或下达住院治疗通知单。住院部对一般职业病,慢性疾病均可诊断治疗,还能成功地完成腹腔切除术,安全护理产妇分娩,有效救护触电及其他中毒者,疑难病邀外院医生会诊或送社会专科医院治疗。

1969年起,医务人员到车间,身背药箱巡回医疗。夏天送人丹、清凉油,冬天发放防冻膏之类药物,另备有红药水、纱布条之类处理一般外伤。

职工医院,顾名思义是工人自己的医院,他不以挣钱为目的,而是以治病救人为己任,那时候没有送红包与收回扣之习俗,那些可敬可爱的医护人员,像家人一样善待每一位患者,他(她)们是职工的守护神,他(她)们是可爱的白衣天使,有妙手仁心的高尚医徳,有慈悲助人的菩萨情怀。

沙棉人没有忘记他(她)们,在工作受伤的时候,在半夜生病的时候,只要去职工医院,总能得到医生耐心的医治,得到护士温馨的护理。

首任院长是张维俭,他是江苏苏北人,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沙市。当时地委要他到市里当副市长,他放弃了,他说我不改行。沙棉当时是县级单位,就这样他在沙棉和沙棉医院结伴终生。他一直都是厂党委委员。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都倾注张院长心血,从门诊室到住院部,从内外,到外科发展到妇科,小儿科,透视放射科,中医科,牙科,眼鼻喉科,针灸理疔科,分析化验室,急救室,手术室和三层的住院部。这一切都是在张院长的带领下一点点建起来的!据说这位老人走了,他是无声无息地走的。正如东坡一诗描述的:来去无风雨。张老可歌可泣!

北国张维俭,夙抱济世略。

曾拒官府谕,驻守问民瘼。

腹中华陀术,灯下读礼乐。

招贤赴沙棉,内外妇儿科。

浮云予我知,星月呈佳作。

工友律平等,视病配良药。

处世湖边柳,风骨岭上鹤。

天嫉慈悲手,悄然归天国。

后人敬长者,浊酒还婆娑。


沙棉医院的邓院长夫妇,可谓是病人福音,邓院长名邓照熙,夫人名邓良英,他们是妙手仁心的白衣天使,医术高超,平易近人,曾获沙棉标兵光荣称号。

还有一个从部队回来的女军医,名叫石兰婷,个子不高,皮肤白晢,曾护送潘多登上珠穆朗玛峰,在她身上不仅有天使的温柔体贴,还有军人的一丝不苟,对工作任劳任怨,对医术精益求精,是病人的贴心朋友。

医务院长石兰婷,部队转业干部。

五官科医生蒋顺复,也是军人转业,曾用冷冻法治疗扁桃体炎。

吴正玲参加过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厂医院,内科医生,待病人亲切如家人,口碑极佳。

内科医生张礼荣,武医毕业生(现同济医科大学),医术高明,是能独挡一方的专家级医生。

陈秀川,是68年3月从石家庄印染厂调到沙棉的,她原来在石家庄做财务统计,在石家庄就深受华罗庚统筹法的教导,来沙棉后,参与了筹建沙棉职工医院工作,与第一任院长张维俭同时为沙棉医院服务,她任厂医院的会计,勤恳待人,踏实工作,默默地在沙棉医院工作了26年,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退休时的斑斑花发,与医护人员一道,与车间工人一道,与沙棉同呼吸、共荣辱,她们是最可爱的人。

子持鹊经来,翩然到沙棉。

豪情在军旅,待此若家园。

妙手医患者,仁心菩提仙。

三生沐高义,百感今生缘。


沙棉才女、原团委副书记俞良芙回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赵新英医生,那是71年3月7日在野营拉练的路上,有一位我记不起名字的战士结火拉不出大便,在他难受若煎的时候,赵医生用手为他抠出粪便,终于解脱了该同志的痛苦,为大部队赢得了时间,赵医生真是白求恩式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衣天使,令人敬佩,赵医生在平时的工作中热情温暖体惜职工,是一位值得信赖和称颂的好医生!他是沙棉的骄傲!

赵新英是从北京国棉一厂调入沙棉的医生,内外科临床经验丰富,对病人和气,从不摆架子,他还是一名跳高运动员,73年全市职工田经运动会,沙棉体育代表团由赵徳云与周祖荣带队,获得了团体第一名,及跳高第一名与第三名,赵新英获第三名。他后来因北京的父母年迈无人照顾,与沙棉的朋友们挥泪而别。

仲夏听师叙,名医赵新英。

仁心施妙手,徳艺传杏林。

举手望目舌,静宁闻气声。

详问知原委,细切定脉心。

确诊开方笺,散药和小针。

佛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忠孝两难全,秋雨赴北京。

自此一别后,故人永忆君。


还有好多可钦可佩,可歌可泣的人物与故事,我只能在前辈们提供的史料中,仰慕那些可敬可爱的医护人员的风采。我在2002年身患眼疾,那几年每年都要在沙棉医院住院治疗,在此感恩的人有医院院长张仁,眼科陈医生,护士朱霞,还有我的轮班长魏红,在我生病的日子里,给予我帮助与照顾,祝他(她)一切安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七章,职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