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硕士研究生|蜕变—源自自我管理(二)

带着周末、带着今晚,终于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结课论文完成,几乎deadline了,看来GTD还是没有用好,竟然不记得作业要求的期限,omnifocus上也没有记录,只凭大脑记得开学前要完成。立即重温一下《1000字2张图,让你学会GTD核心原理》吧。

晚上,请教同学交作业细节时,突然脑洞大开,问了个问题:你读MPA,在职研究生,又写了这么多论文,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

刚才还聊得好好的,怎么就不回答我了呢?

可能他会觉得我这个问题太“弱”了吧。而我确实就是这种人,我会问我自己好多问题,“我要提高能力,而能力又是什么?”,等我搞清楚能力是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时候,又会问“我选择知识和技能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选择好努力的方向后会再会问,“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方法是否应遵循科学的程序?具体是什么?”……有时候,我会顺着我对自己提问的主线,逐渐问到我为何存在,甚至人类为何存在的问题?(比如我看了《失控》后,纠结于人们的意识难道对“基因”这个某种意义上≈复杂数学公式的东西没有作用么?难道“基因”早已决定了人类的发展轨迹了么?)

对于我来说,我是太庆幸在有生之年有机会踏入研究生学堂的,这种庆幸绝不是来自于对“一纸文凭”的盲目追求,而是他给了我一个正确思考问题、思考人生、思考世界的方法——科学。

科学的定义就像其他一些学术概念一样,总有着无休的争论,各个学派往往给出不同的解释。但从本质上讲,所有领域的科学探索都是相同的,它是一个基于预设、方法、数据和理论的持续而严密的推理过程,是对世界的一个系统性解释。

这里还是不要跑题,让我们回到自我管理上来。可以说,考研究生也是实践自我管理的产物。

先回答个问题:

考研究生复杂么?

回答:不复杂。

要知道2013年时,我可是毕业6~7年都没有看过书的人啊!考仅准备了半年,就一次性通过初试。让我着实“大吃一惊”,明白了一个道理:好多事情并不是做不到,而是根本没有去做。

当时还只是初识时间管理、自我管理、建立习惯什么的方法,脑子里根本没概念,只是在确定要考研这个目标后,不停的百度,通过阅读“过来人”的一些经验文章,逐步对这些名词有了认识、有了了解。

也许本身我那“好学生”的基因还存在,其实在准备考研的过程中,我只是做到了两点:一是设定具体目标和设置具体时间安排;二是通过发倔“学习”中的乐趣建立习惯,通过习惯度过“无乐趣”的艰辛时期。剩下的就是按部就班坚持下去。

简单介绍一下:我考的这个是专业硕士MPA,总共4本书、两门考试,其中英语100分,数学、逻辑、写作3门共计200分,MBA、MPA、MPACC等类的专业学位初试线国家线都是160,一般的学校都在160-180之间晃荡。那年我考了180,但不记得我考的学校是多少分数线了,是我们班的倒数第三、四的样子。就这个专业来说,就是北大、人大等这样的一类院校,分数线也不会高到哪里去,也就是200以内的样子,但复试的要求可能相对高点,而我考的复试不能说是形式,也差不多了。

有人误以为清华北大等MBA、MPA的分数线很高的样子,类似于高考,750分满分,非得考个700多分才可能录取,这是错误的。如果你能拿出高考一半的努力来准备,过初试线简直轻而易举。

考研的成功,一方面给了我在“学习”方面仍能“建功立业”的信心,一方面让我再次开了“脑洞”:是不是能够将考研的方法运用到其他目标上?是否也会如此“简单”?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收获硕士研究生|蜕变—源自自我管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