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最全备考指南
一、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溯源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汉语教研室"和"国文组"。1980年10月,学校增设"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部"。1984年9月汉语教研室和外国留学生汉语进修部合并组成"汉语部"。1985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增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并成立"中文系"。1992年11月,创建外国留学生四年制本科专业,同时成立"国际交流学院"。1994年6月,中文系更名为"中文学院"。1998年12月,原国际交流学院和中文学院合并,成立新的国际交流学院,并于2006年改名为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主要学生为留学生。
二、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
三、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四、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
2018北京外国语大学050105中国语言文学考研复试分数线详情如下:
学校名称: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院名称: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年份:2018
专业代码:050105
专业名称:中国古代文学
总分:345.00
政治:55.0
外语:55.0
专业课一:83.0
专业课二:83.0
说明:
1、本数据不含专项计划复试分数线(少干及退役大学生士兵)
2、各院系可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和计划数制定不低基本分数线的复试基本要求。考生须达到院系确定的学科、专业复试基本要求才能进入复试。
五、北京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初试考研经验分享
专业课方面,《中国文学史》四本我第一遍基本上是翻阅的,主要根据历年真题将出现过的知识点在课本上标记出来。因为北外的真题重复率很高,所以第一遍可能三个礼拜不到吧就整理出来了一些自己的思路和笔记。《外国文学史》北外给出的参考书是朱维之的版本,单纯就教材的可读性和趣味性来讲确实只能给到两颗星,所以我转而参考了其他版本的书籍和习题讲义。比如葛桂录的《外国文学学习指南》,这本书很详细很全面,葛老师本身是比较文学专业出身,所以这本书里贯穿了一些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出题方式和解题思路,虽然北外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出题,但是在参考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拓展视野,提供思路。
另外就是张德明的《世界文学史》,下载到kindle里,吃完饭不爱坐着就站着捧着kindle看。这本书集趣味性与间接性于一体,我第一遍读着读着基本上抛弃朱维之的《外国文学史》了,就以上提到的两本结合着整理思路。但是因为是参考书,不能完全抛弃,到后期复习的时候还是看了个3、4遍,也把课后习题都仔细思考过了。虽然不一定完全写下来,但是思考的这个过程还是很重要的。
虽然北外不考查文论、写作、以及古代和现当代部分,但是不意味着不需要看,不需要知道。“比较文学概论”只给了两本参考书,却占了150分,一开始确实难以下手,尤其对于我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我是用ipad做的笔记,买了一个蓝牙的小键盘,因为写字浪费时间,效率很低。考虑到是下午考这门课,所以我从一开始复习就是严格按照早上考什么复习什么,下午考什么复习什么的规矩。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杨乃乔的《比较文学概论》扎实地看了一遍,虽然感觉很扎实,但是合上书,真的也只是略知一二。
因为其中涉及大量的文学理论和现当代的部分,尤其后面几章的案例,如果没有这些基础知识保底,是没有办法整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的。所以我在第二遍阅读的过程中,自行加入了文论的复习,因为本身也很喜欢哲学,所以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其中参考了《西方文论》和《西方文学理论史》,当然还有其他参考资料,只是这两本是扎实读过来了,并且觉得作为梳理简易的文论思路还是值得参看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北外曾经考过“简述你对后殖民理论的理解和看法”“简述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虽然这种明显在考察文论的题目只出现过一次,还没有重复出现过,但是正是因为没有重复出现过,所以才更重要。你看得到的重复的题目,老师也看得到。
总之,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面面俱到,不要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并且需要知道,这是研究生考试,无论是不想工作的一种逃避也好,是发自心底的热爱与喜欢也罢,需要在复习中抱有功利的战斗力和不功利的意志力。
基本上暑假就这么过来了。一定要好好利用暑假这段时间攻克专业课。
开学之后因为还有本专业的课和实习要完成,时间很紧迫,人也很急躁。这个时候拿出真题来还是没有头绪,所以就开始大量参考论文和相关书目,不是每一本都看过去,而是具有针对性的。比如考“简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那就需要知道课本上的“世界文学”的定义以及其他版本课本上的“世界文学”的定义以及对这两者关系的论述。我记得自己的确是把图书馆看得到的一排不同作者和不同版本的“比较文学导论”或者“概论”之类的书翻了一遍。翻过一遍之后会发现不同的业内大牛的研究侧重点完全不同,杨乃乔这个版本明显侧重于文论,所以难道不考文论就不需要读吗?我想应该不是的。
除此之外,要知道“世界文学”是谁提出的,以及这个概念的整个学术的发展历程,像大卫?丹姆罗什的《什么是世界文学?》翻一翻前就很受用。而教材中,陈淳的《比较文学概论》明显相比于杨的更简洁易懂。我的方法比较笨,就是广泛的参考,不局限于官网给出的参考书。时代在变,老师在变,学术研究的方向也在变,可是参考书从没变过,那你要不要变?
今年考了一道“列举你喜欢的比较文学书目的名称并说明原因”,那要是不知道业内的整个学术发展历程和前沿,没有参看过其他书籍,编也编不出来。其他的大牛的作品乐黛云,张隆溪的书还是要翻一翻的,尤其是《比较文学论文选》《比较文学译文选》这种绝版书,我是打印成书看的。一直读课本真的会怀疑人生吧orz
另外就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抽空看小说呗,权当放松。
英语就是做真题吧,但是我确实没有办法跟上中国老师出题的思路,所以基本上英语就是做了3遍真题阅读,背了个大作文还没怎么用上,考场临时发挥。主要靠还不算太薄弱的英语底子。政治就刚擦线,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也是奇迹了。(高中理科生咩囧)
今天po出初试经验,就当是给自己初试一个圆满的句号。昨天和朋友聊起来的时候,聊着聊着才发现原来自己还真是努力了一把呀。本身没什么感觉,真的没什么感觉,我在沿海城市,夏天最热的时候我也不化妆了就摸个防晒打把伞就冲去自习教室,早上基本上是前三名到教室,作息很规律,并且保证每天跑20分钟,哪怕再累也要走上个1500米,压压腿,跳跳绳。因为身体是真的好好才撑住了这漫长的考研征程。夏天那会太热不想跑步,我一周也会抽出三天中的一两个小时去游泳,因为我觉得很放松。每周都要放松一下,找到自己的放松方式和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一样重要。
这段时间通过网络认识了很多前辈,真心感谢他们,祝他们未来一切顺利。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焉小笑的夏天,如有侵权,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哦
考研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文学考研联盟
创意写作考研联盟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联盟
历史学考研联盟
微信:136 111 5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