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时间的流逝当成技能的增长

当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身边很多人80后就感叹,同辈人已事业有成。这几天被“25岁的百度副总裁”主标题刷屏的时候。又开始感叹,90后太有冲劲。引用风尘棋客的话:绝大多数人在职场上的第一大幻觉,就是把时间的流逝当做了技能的增长。

成长的幻觉

记得在成长的路上经历过,读书有用论--》读书无用论--》读书有用论 的变迁。小时候大学是安排工作,考上大学就相当于拿到了职场的门票。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多读书。等大学毕业以后很多人开始找不到工作。发现还不如早早辍学打工的同龄人,开始流行起了读书无用论。现在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很多高知人群慢慢进入公众的视野。身边又开始了读书有用论。这位25岁的百度副总裁就是清华硕士毕业。其实不管是哪一个阶段有用论或者无用论。我们真正把书籍上的文字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少之又少。并且能把从理论进行推演更是少之又少了。
绝大多数人在看书的时候,其实是和看AV、看韩剧一样的。
心理学上有一种“预先体验效应”,就是我们在想象一件事的时候,即使还没有经历过,大脑也会分泌多巴胺,产生了经历过的感觉。
所以男人爱看AV,女人爱看韩剧,因为在看的时候,头脑里真的会产生相应的感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安慰剂效应。
回到看书学习这件事也一样,当代人很大的一个毛病是喜欢囤积各种学习资料。你问他真的看了吗?没有。满足吗?真的满足。
因为安慰剂效应,很多人在看完书、听完课之后,就以为自己真的掌握了。就跟囤积各种资料一样,下载下来就好像已经看完一样,陷入知识的幻觉。
另外一部分人甚至会走入标榜阅读量的极端。讲实话,船长之前就是这样。看完一本书之后,就是“哦,我知道了”。然后呢,没有然后。
王阳明讲知行合一,知道了做不到,其实说明你还是不知道。哪怕逻辑上你完全接受,可是在内心里并不相信。因为不相信,所以你不会去实践。还是拿自己举例,今年买了好几千的技术书籍。但是说到应用真的少之又少。其中一本《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是一本2013年就比较流行的书籍。而且从公司的技术架构上也能看到书籍的影子。这本书注重理论只有少许的实践。而且所讲的技术应用也是偏向理论。没有注重细节的实现。分别从性能、可用性、伸缩性、扩展性、安全性上分析一个高可用互联网产品的应该具有的特性。真正强大之处是作者实践了这一切然后总结了这些理论,然后推广。很多人也在阅读这本书。但是从理论再次转换为实践的时候。其中就有很大的折扣存在。每次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是并没有从实践出发,而只是停留在知道上。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知识在未来就能起到作用。徐不知一次次安慰剂效应就到导致了我们把时间流逝当成了技能的增长。

实践出真知

既然知道成长的幻觉是停留在“知道的”的阶段。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如何才能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联系理论。在理论中结合实践。还是说一下最新的一个项目。最近在携程开发部署了一个浏览器端推送平台。开发和部署的时候就是结合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的理论:
性能:redis 和DB 结果提高性能
可用性:四台机器集群采用Zookeeper和dubbo 提供服务路由。保证系统99.9%的可用性.
伸缩性:nginx集群配置。redis集群高伸缩性
扩展性:采用RestFul接口 便于应用接入。
安全性:采用接口和ip白名单的方式进行访问认证。
实践结合理论。看书的时候才不会停留在知道上。真正掌握知识。但是毕竟所有的实践还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在没有实践的时候就能掌握知识,并能在用到的时候能随心所欲呢?那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预演推理

预演推理

既然没有条件实践,那么就没有可以学习的方式了吗?其实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采用预演的方式。将看到的理论结合看到的故事预演。例如我们看历史书的时候,看到一些历史人物处理关键事件的时候。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景中。假如是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将结果和历史人物处理的结果比对。找出相同或者不相同的原因。
其实这三个阶段是需要一步步来的。没有大量的实践肯定是没有那么多预演推理的情景和能力。当我们能通过预演推理学习知识是。书籍就不再是“安慰剂”的效应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把时间的流逝当成技能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