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写摘要的原因很简单,刚开始没东西写嘛,写来写去挖空心思文章还是很空洞,于是想到了写摘要,锻炼了写作能力,顺便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与《把时间当做朋友》相遇是在2015年,刚毕业的那半年是人生的低谷期,是这本书陪我度过了那段难熬的岁月。
写摘要的原则:
1. 对照原作写,力求准确和保留原作的结构
2. 使用自己的语言,如果需要摘抄原作文字,打上双引号
3. 对于有自己理解的部分,在括号中备注
目前看来写摘要的好处有:
1. 帮助自己快速进入写作状态
2. 方便日后快速查找对应知识,为写作准备素材
3. 加强了与知识的交互,并且可以随时回顾这段学习与思考
第0章 困境
1.问题
经常性地,我们本来应该做正事时,却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浪费了时间,本来准备看书刷题的,拿起手机就放不下,或者正在工作的时候,一会看下邮件,一会点开微信,等到下班的点了,才发现工作又没做完,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而截止日期带来的压力和恐慌足以让我们产生怪异的心理或者行为;问题似乎没那么容易解决,否则就不会让大部分的人一生都困于此。
2.慌乱
很多学生既勤奋又懒惰,说他们勤奋,是因为他们似乎很努力,说他们懒惰,是因为他们都不爱思考,(很多人工作时不也是这样吗?)他们愿意花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却居然连一丁点思考的时间都没有,究其原因,是他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压力和随之而来的恐惧,这种感受让他们异常勤奋却又偏爱寻找捷径。
死亡是终极的时间压力,很多人在面对死亡时都会疯狂,凯恩斯:“长期来看,我们都是要死的。”可就是有一些人,他们善于化解压力,从容优雅的活着,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3.解决
找不到钥匙时盯着锁有什么用?反正钥匙不在锁上,不是吗?(种地时只盯着粮食有什么用?)时间也是如此,他只会自顾自的流逝,你管不了他的,你能管的只是你自己。(这是观念上的改变,只有通过长期的学习与思考,实践与反思才能真正改变这种认知)
第1章 醒悟
1.1孰主孰仆
我们竟然可以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我们可以仅凭心智就可以知道这世上有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存在!(知道和不知道的人可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既然能用大脑控制大脑,那为什么不用大脑控制大脑呢?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具有大脑额叶,从而拥有了反思能力,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我们应该有意识的控制大脑,而不是无意识的被大脑控制。
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在纳粹集中营中突然想明白:“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这便是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1.2何谓心智
心智即一个人过往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思考方法及模式,心智开启即“开窍”,开启心智后将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但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因为开启心智后,便会不断积累,自我巩固,再运用新的知识和经验去行动。心智可以发展培养,或是重建,甚至可以反复重建。
1.3我的案例
二十多年前,我参加了一个计算机学习班,后来撰写《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时,那一点点计算机知识派上了巨大的用场,批处理工具在短时间里完成了海量的工作。另外大学里学的统计学后来被证明是最有用的知识。
若是没有学会了盲打,再把全拼设置成双拼,恐怕一辈子都没有机会体验到打字快的好处:大段的记录感想,读书笔记,摘抄原文,短时间积累大量的文字。然后开始日更博客——打字真的不累,思考才累······这也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有些哪怕是简单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
小结:每当有学习新东西的机会时,我们总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答案往往是:不知道。(甚至有的东西学完了也不知道有什么用,但那又怎样,往往是那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最终会发挥巨大的价值)这个答案正是一些人决定去学的理由,也是另外一些人决定不去学的理由。而做和不做又会反向塑造两种人,最终走向不同的道路······
第2章 现实
2.1速成绝不可能
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的浮躁,想要速成,这很正常。原因有二:一是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或是做任何事情不管有没有收获,都想立刻看到结果;二是人们没有懂得有些阶段就是无法快速跨越的,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耗费时间,这也是浮躁的根源。
除此以外,“现状使然”是人们浮躁的宏观原因,越是对现状不满,越是浮躁,几乎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想要改变,接受现实是唯一的起点。
2.2交换才是硬道理
每个人都从自己的起点开始,从一无所有想办法去换取能够拥有的东西,这边是积累。只想着我想要什么,不想着我有什么,能去换什么,既没有积累,又没有方法和经验,进而想要什么的欲望会进一步占据学习和行动的时间,最终进入恶性循环,不得自拔······
“摆脱的方法只有一个,你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我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2.3完美永不存在
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是有既不现实又无比脆弱的完美主义倾向,因为他们不懂,所以凭空想象,所以不现实,所以容易受伤。有些人故意抬高自己,把自己标榜成完美主义者是他们不去做的理由;而另一些真正优秀的人,他们有能力,并且一直在努力。生活就是不完美的,现实就是如此,不接受不行。
2.4未知永远存在
回想一下上学时班里爱钻牛角尖的同学,他们在任何问题上都追根问底,“全然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但显而易见,我们没法在任何一个问题上全知全晓。每个人都会钻牛角尖,因为人们害怕未知带来的不安全感。
进入任何一个新领域,新手都会感受到这种压力,而老手可能早就忘了自己曾经的挣扎。
然而,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首先,我们不可能全能全知;其次,未知分为两种:永远不能解决的和也许可能解决的,我们要面对的是第二种,学习的难度也在于此,“第一章的内容需要后面某一章的知识才能够深入了解,这几乎是所有高难知识体系的普遍特征。”
其实做人也是这样,小时候被要求做的一些事情,只有长大后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未知永远存在,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
2.5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基于某些原因,每个人心怀梦想,那么对于自己现在的工作则是心不在焉,这种骑驴找马的态度或许正是我们走向平庸的根本原因,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如果从一开始就认真努力,最终肯定比那些心不在焉的人有更多的积累,而那些人则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再也不去行动。
或许有些人运气好,最终进入了梦想中的行业,可却发现自己毫无积累,说不定又爱上了别的行业!越是不满现状,摆脱他的愿望就越强烈,但时间是线性的,每一个过去都是现状的原因,而每一个未来都是现状的结果。
没有人能逃脱现实的束缚,越是不满就越是想要挣脱,这是一个陷阱,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牌就打什么牌,打什么牌都要打到最好。热爱自己的生活,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在良性循环中变得更加优秀。
2.6与时间做朋友
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首先事情不能做错,如果做错了效率越高结果越糟,如何判断事情是否正确,最核心的便是看它是否现实。否定现实,逃避现实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接受现实,才能脚踏实地,避免浮躁。
古往今来人类的各种资源都满足正态分布,因为资源本身就是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每个人的欲望,人们不能理解这种现象,便把这种不均匀理解成不公平,或者是理解了但是就是不能接受,所以他们只能逃避。
我们必须理解并接受这些现实:速成绝不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并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更要坚信!时常将自己的年头记录下来比对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的念头有多么的不现实,剔除那些不现实的念头,才能不断进步,成长。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写摘要能够让我迅速安静下来,进入心流状态,而且不会让人进入学习恐慌区,不知所措。打算先这么写着,等攒够了字数,再去学习什么构思,文笔也不迟,边思考边写作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