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步拿下可用性测试

近期会再改~


2016年11月29日改

可用性测试是为了检测产品可用性而进行的相关测试。产品可用性是指:用户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即相关的功能路径),最终达到预设的目的。



可用性测试内容可分为以下四步:拟定测试目标、确立测试模型、制定测试安排以及完善产品原型(测试情况分析)。

第一步:拟定测试目标。拟定目标是为了确定当前测试要测试的场景、场景内容的设置、回归测试中分析的方向等,是贯穿整个可用性测试的重要依据。如上线前要进行手机淘宝可用性测试,若拟定的目标是用户能够更快选择到自己喜好的商品,并能快捷进行购买。那么场景设置就会以选择商品和购买商品展开;若拟定的目标是用户能够快捷将自己喜欢的产品分享出去,那么场景设置就会以分享产品展开。这也说明了,在拟定测试目标时,要切实结合当前产品的开发内容。

4步拿下可用性测试_第1张图片
拟定测试目标


第二步:确立测试模型。测试模型主要有纸质模型以及高保真原型,两种模型各有其优缺点。如果对于是小团队开发产品,并且开发时间相对紧凑,建议以纸质模型进行测试。由于使用纸质模型,跳转路线等需要以画线形式表示、页面的转换也需要被测者手动操作,此时测试人员应提前告知被测者路线跳转、页面的转换等处理方式(可以事先以某个无关紧要的场景向被测者示范一次,这样的告知方式相对轻松且容易明白)。

4步拿下可用性测试_第2张图片
确立测试模型


第三步:制定测试安排。其内容主要包括:测试方式、测试场景及场景内容、测试人员以及被测者、测试时间及地点以及正式测试前进行的先行性测试。

1. 确立测试方式:测试方式主要有师徒式和任务式等。师徒式是指:由测试人员进行提问,被测者按照自我想法对测试人员进行指导,协助测试人员解决问题的测试方式。比如测试场景为在淘宝上买下一件商品,测试人员就会问被测者,"我要购买这一款产品,请问我应该怎么做?",然后在被测者的指引下进行相关操作。任务式是指:有测试人员提供某个任务,被测者按照自我想法完成任务。这两种方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被测者身份的不同,如果是充当"教授"的身份,被测者更会在不经意见说出自身最真实的看法,但往往不一定是真正想要路径实现方式,所以如果选择师徒式,在做数据分析时应该更加谨慎;如果充当"被提问者"的身份,被测者会更加谨慎自己作出的行动,所以如果选择任务式,事先营造轻松的测试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2.确立测试场景及场景内容:其确立的依据是测试目的,如果不围绕着测试目的进行场景及场景内容的设置这次可用性的测试将会丧失其应有的意义。

3.测试人员以及被测者安排:根据所打造产品面对的人群进行被测者选择,所选择的被测者群体应该是富有代表性的且不是单一的。同时,应提前向所选定点被测者发出参与测试的邀请。

4.确立测试时间及地点:地点的选择应当是较为安静且舒适的环境,不能过于嘈杂。最好能够有摄影相关的设备,方便测试过程的录制。

5.先行性测试:先行性测试是指在正式可用性测试开始前对正式测试的模拟,避免测试材料准备不足干扰测试准确性等情况的发生。

第四步:完善产品原型。主要工作是根据测试中登记的问题(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当前原型的不足,并提出原型修改方案、调整产品开发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应删去"无效"问题,并根据"有效"问题商讨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同时,可用性测试也为产品迭代提供了一定有用信息。比如我们可通过该测试提前了解到哪个地方可能需求主次处理不正确或者可能会引起较低体验等情况,都可为产品迭代做出准备。


文中只是概括了进行可用性测试的工作纲要,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可查看我整理的脑图:可用性测试详情分享如文中有不足或不当之处期待你能友好指出ʘᴗʘ,若能进一步的交流或解惑那就更好了。


``期待你的参与`` ``快来跟我撕吖`` ``hiahia`` ``求勾搭的野生产品君``

*更多内容→[Mia's blog](https://wwwwylin.github.io) ...(。・∀・)ノ゙come in…!!!*

你可能感兴趣的:(4步拿下可用性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