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张图片
一对父女温情暖心的甜蜜对话。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2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3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4张图片

【2017-10-14】天籁童音“酥全身”

“啊呜~啊呜~啊呜~”“小馋猫,好可爱噢!”“粑粑我爱你!麻麻我爱你!嘎嘎我爱你!”“悦悦,爸爸妈妈和哥哥也都爱你!”“谢谢粑粑!谢谢麻麻!谢谢嘎嘎!”“宝贝,不客气,不用谢!亲一下,MUA~”没错,你所看到的,正是我与爱女在微信语音上的一番温情又暖心的甜蜜对话儿。

这九句微信本是分段存在的,但为了能够方便下载留存,我用另一部手机的录音功能,将九句连成了一段。每每重播出来,听得心里乃至全身都酥麻麻的,简直齁甜。闺女的这张小甜嘴,让我爱得不要不要的。

虽然分别只有四天,我的心里却跟猫抓似的,已经分别十二天的孩子她妈对小女更是思念绵绵。还好,远方不断传来的照片视频等“实况转播”,让我们知道了小宝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吃喝拉撒睡玩学的各项状态指标都很好,这样当爹当妈的就安心了,也可以专心辅导老大学习、指导老大成长、教导老大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今天值周末班,哪都去不了,啥也做不了,闲暇倒较多。回头翻阅斌斌之家群里这几天发来的照片视频,笑意一直挂在脸上,双唇一直无法合拢,幸好周末没人,要不这般傻乐的模样,又该被同事传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了。

其中一张照片,小宝站在四周全是美味的蛋糕房里,手里还拿着最爱吃的旺仔小馒头,口水直流。还有一张照片,小宝穿着黑短衫、斑马裙,拿着奶奶的小手提包,模样俊俏,笑容纯真,美美哒哦。

倒翻到四天前的照片,那天我抵京下机后,正赶上一层秋雨一层凉,地表温度只有十摄氏度,比南方的家低了十好几度,以至于我搭乘地铁公交时,站在各种外套甚至薄羽绒服开始流行的人群中,一身单薄短袖的我成了另类,与众不同。好在,身上的行囊无声为我作了解释:我是刚从外地归来的,大家莫见笑呵。

此刻,窗外又下起了蒙蒙细雨,值班室冻得像冰窖冰箱,就差裹着被子看电视了。结果哥哥还有图有真相地发来冰镇四果汤以及短裤吹空调的照片,刺激得俺捶胸顿足。不过,一想起闺女的身影,内心又柔软酥麻呢。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5张图片
未来的李剑青,必将闪闪发亮。

【2017-10-14】久漂异乡“何夕泊”

“‘这几天好像把我这辈子的话都说完了。’李剑青拉开椅子坐下。他的双手随意交叉着放置在面前的木头长桌上,在距离手边大约半米远的地方,躺着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仍是异乡人》。”《李宗盛身边的年轻人》一文,让我知道了李剑青其人。

年底龄届不惑之年的李剑青可能会被不知情人误认为大器晚成,但其实早在2005年他就毅然离开了广西交响乐团,只身来到北京,开始跟着李宗盛做幕后了。而恰好也在那一年,我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我的领率机关之旅。如今,一轮生肖12年已然逝去,人生却是如此不同。我几乎还是原地不动,而他却在千锤百炼中迎来了新生。

今年七月,他终于如愿发行了个人第一张专辑《仍是异乡人》,专辑封底还印着一段李宗盛的肺腑之言——“他的旋律,他的作曲,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把这些词,谱出这么好的歌。”这么高的褒奖,是他用12年的默默努力换来的,他完全配得上。

李剑青从幕后走到台前,自然有许多故事我们未曾听闻。他出生于自然风光甲天下的广西桂林,而且就生活在漓江畔。他的家乡固然令人艳羡,他的家境却不富裕。不过他回忆说,一家四口同吃一盘青菜的场景,至今忆起仍感温馨,至少也算穷开心。他的父亲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都会的‘文艺中年’,父亲一位会拉小提琴的棋友,后来成为了李剑青的音乐启蒙老师。于是从七岁半开始,他就开始了练琴生涯。有点儿悲催的是,在那个洋乐器尚不流行的年代,小提琴发出的声乐在许多人耳朵里就像是锯木头或宰鸡时惨叫的噪音,非常不受邻居欢迎。

好在,环境的低幼未能阻止李剑青对小提琴的热爱。天赋超人的他不仅没有半途而废,反而凭着听音辩阶的“绝对音感”,在做音乐的路上越做越好、越走越远。只是我们不知,北漂12年终于推出首张专辑的他将会在哪停泊?

《诗经》记载:“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未来的他,必将闪闪发亮!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6张图片
懒动手和怕动脑,就像拦路虎。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7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8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9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0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1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2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3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4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5张图片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6张图片

【2017-10-15】扭头回眸“山海关”

大大大前天回京之后,大大前天忙工作,大前天、昨天和明天都要补值班,前天上午观看演讲、下午听党课,一直到今天才有功夫坐下来和儿子聊天,听听他国庆期间的出游感受。

三号那天,先去了趟慕名已久的古北水镇。进镇前先走了趟司马台长城,那也是八达岭、居庸关之外,我所知道的第三个有名气的长城,最先是年轻时看电视剧《永不瞑目》时才知道肖童带欧庆春去的长城叫做司马台。当然,日登司马台长城只是旅游的副食项目,夜游古北水镇才是主食正餐。古色古香的建筑和小路,让人仿佛置身于解放前的小镇里。挂满院落的玉米棒子,很有点农家乐的乐趣。坐坐缆车、众人泡脚,倒也惬意得很。水镇的夜景蛮不错,特别是纵横的水路点缀着缤纷的街景。岸上的灯、水里的船,加上音乐喷泉水舞秀,颇有点秦淮河的浪漫光影。

四号那天,又去景山公园热了热身。儿子的体力真充沛,头一天爬长城没过瘾,接下来还要出远门三天也不怕累,竟然闹着想去登香山。姥爷和孩子他妈好说歹说,总算说服他就近到景山对付一下,好歹登的也是山嘛。虽然景山不高,其实是个山包,但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标志性景点还是很有特色的,在那上面远远眺望紫禁城,也算拉风。

五六七号,正式前往北戴河。头一天重点是看海,并在海上公园老虎石那里拍下欢乐一刻。第二天还是要看海,只不过是去秦皇岛山海关看的海,不仅领略了“天下第一关”的雄风,顺便又逛了逛第四个有名气的长城——建于明万历年间的老龙头长城。特别是“入海石城”景区,作为老龙头长城伸入海中的尽端部分,九层城墙有一半在海面下,一半在海面上,相当有范儿。第三天依然是看海,只见另一片海面的近海处,不知是因为浅水处鱼虾较多,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飞翔着大量海鸟。看过鸟瘾,儿子居然还抓了一条小海星,用瓶子装回了家。

父子之间聊得倒是蛮开心的,不过要请他落到纸面上写篇小游记,却是被坚决拒绝了。懒动手和怕动脑,是最耽误成长的两只拦路虎,看来,我必须找个时间和他坐一坐,好好谈谈人生了。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7张图片
优雅地走出现金流的老鼠赛道。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8张图片

【2017-10-15】老鼠赛跑“现金流”

今日路远天冷,于是我驱车护送妻、子前往丰台的长安新城,参加财商游戏沙龙。本来我只是随行“车夫”,却恰恰因为天冷路远,原本报名的另一名家长没能前来,使我顺位补缺,一家三口得以共同加入沙龙。此次沙龙的主题,是一起玩富爸爸现金流游戏——老鼠赛跑。这个游戏,我们一家从未玩过,但是孩子他妈几年前读《富爸爸,穷爸爸》时就曾提到过,也一直期盼着有朝一日能体验一番。这次沙龙,恰逢小宝不在,我也周末得闲,一拍即合,便有了这场说走就走的丰台之行。

原本以为三个小时的游戏会太漫长,没想到融进去之后就很投入,竟然觉察不到时间的流逝。以至于结束的时候,儿子还大呼没玩够。我们一家三口在游戏中分别扮演了门卫、卡车司机、秘书的角色,在三个小时的一生中,都从几千块钱起步,赚到了十几万现金流,以及部分固定资产,遗憾的是都没能从小生意阶段跳到财务自由阶段,毕竟是第一次玩,经验能力还比较欠缺。

第一次玩现金流,不仅让我掌握了基本规则并获得了相关体验,还让我了解到一些“常识”。比如,现金流游戏俗称为“老鼠赛跑”,发明于20世纪90年代,发明者罗伯特在发明这套游戏后发现很多人不会玩,也不知道这套游戏想表达什么,遂与人合著写了一本《富爸爸,穷爸爸》来介绍他的游戏,结果那本“游戏说明书”轰动世界,出人意料地获得了巨大成功。

据网上百科介绍,很多人看到了富爸爸丛书以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思想(尤其是投资理财和创建自己事业的思想)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看过富爸爸之后,明白了他所表达的赚钱四个象限的意思,明白了在象限左侧是无法实现财务自由的,只有从左侧进入象限的右侧,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虽然我还不明白四个象限的含义,但我通过游戏能够感受到,游戏的意义之一,便是在于培养玩家的理财观点、理财习惯,通过游戏训练减少现实损失,这也是我在游戏之后交流心得时重点谈到的。

财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也是我们带娃一起参加的原因。当然,如何使非工资收入超过总支出,优雅地走出现金流游戏中的“老鼠赛道”、登上“快车道”,继而向现金流超大的人生赢家进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公式,还需要我们耐心摸索。


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_第19张图片
生活的底蕴,赋予其天才异能。

【2017-10-15】京城达人“钟阿城”

今天在最新一期十月(下)的《读者》上读到一篇《与阿城有关的日子》的文章,心生许多感想,特将读后感发于此分享。

阿城是谁?看到标题,这恐怕是你和我一样想问的问题。本来,我也想直接翻篇,看下一篇文章,然而,无意间瞥见开篇的第一段话,我震惊了。

“王朔能瞧得上的人没几个,但他曾经说:‘阿城,我的天,这可不是一般人。史铁生拿我和他并列,真是高抬我了。北京这地方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成精的就是阿城。我极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光是看这个开篇,我就有了一种读下去的强烈冲动,而不再去管冲动究竟是不是魔鬼。何况,能发表在《读者》的人物栏目上,自然绝非凡夫俗子。

接下去的深入阅读,让我了解到了更多。一个血肉丰满的京城达人形象,渐渐矗立和高大起来。童年的坎坷磨砺,不仅没摧垮他,反而成就了他,为他日后的出人头地奠定了根基。所以他在父亲沉冤昭雪之际,不无坦诚地对父亲讲,他很感激父亲的变故,使他依靠自己得到了许多面对人生的定力,虽然这么多年对他父亲来说是残酷的。

后来,他筹办的“星星美展”破了中国美术馆的纪录,参观人数达10W+,顿时声名鹊起。再后来,他将重心从音乐和美术上转到了文学上。深厚的生活底蕴,赋予其天才的异能。1984年起,阿城的小说《棋王》《树王》《孩子王》相继发表在《上海文学》《中国作家》《人民文学》,震动文坛,各地各路文学刊物纷纷登门求稿。一代传奇,就这么诞生了。难怪陈丹青夸赞说:阿城是“作家里的作家”。

一晃33年了,虽然如今的阿城已经成了过气明星,没有了昔日浮华。然而阿城的一生,已经足够我们景仰。无论是谁,最终都会变成老头子,问题是,人生走过的路是否活得精彩,又能否被人们代代传颂?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子漫笔“微日记”(511-515):久漂异乡“何夕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