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四明心学论坛:庄子应该归到儒家吗

宁波四明心学论坛:庄子应该归到儒家吗_第1张图片

  首届四明国际心学论坛。主办方供图

  5月20日,由四明心学研究院与浙江大学国际马一浮人文研究中心、白云庄四明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四明国际心学论坛,在宁波郑氏十七房举行。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七位学者,共同探讨“心学”的普遍思想和精神课题。
  “心学”一般指从孟子到陆象山再到王阳明这样一条儒学的传统,但其实道家、佛教,甚至世界上其他精神性传统与智慧形态,都可以视为“心学”的传统。
  宁波与心学有很深的渊源,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就出生、成长、讲学于宁波余姚,他带学生游学四明山,他创立了以知行合一和致良知为核心的阳明心学。宁波也是浙东学派主力的四明学派的发祥地,四明学派在学术思想上承陆九渊心学,下启清代朴学。在国学热泥沙俱下的今天,四明国际心学论坛致力于邀请世界第一流的心学学者,继承心学传统。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副会长彭国翔强调:“中国文化必须充分自觉地吸收世界上其他所有文明的优秀成分,才能成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有生命力的传统。我们在立足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必须向世界上所有其他的文化传统开放,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让中国的传统能够在新时代进一步发展。”“包括这次心学论坛在内,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位绝对不能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世界上其他各种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是人类普遍共通的价值,我们必须承认、尊重,尤其是要吸收。”
  庄子更接近儒家
  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讲座教授杨儒宾在《孟子与庄子之“心”论比较》的报告中,特别梳理了庄子作为儒家思想的脉络。
  在一般人看来,庄子是道家代表,但杨儒宾认为,庄子应该归到儒家。杨儒宾澄清,这不是他故意颠覆,其实并不是千百年来第一次有人说庄子是儒家,苏东坡也说庄子其实更接近于儒家。
  为了厘清庄子和儒家的脉络,杨儒宾先分析了庄子和老子间的区别。
  杨儒宾认为,道家这个词语是后来追溯出来的,以前没有道家这个词语,道家这个概念是在秦汉以后,后来追溯先秦有一块共同的思想所以就归到道家,所以道家是一个非常暧昧的概念。他认为,道家应该分成两种,一个是老庄,一个是黄老。黄老道家基本是政治哲学,而且确实在汉代也发挥过政府层面的影响力。“老庄道家重点并不是政治哲学,把庄子分成政治哲学家,把他的观念拿来治国理政,我想是一个很大的灾难。”
  提到老子和庄子的差别,杨儒宾讲到,庄子受到老子影响,但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从庄子角度看,老子确实有形而上的概念,可以进入到道的层次,这也是老子提出来的,这都受到了庄子的继承。但按照庄子的说法,老子的结论是“淡然与神明居”,老子的重点是怎么样活在人的更深层的意识,就是我们的意识有各种深层次,让它在深层次里面走出来,所以老子认为人的行为要不敢为天下先,他讲小国寡民,他认为社会不要再发展。可是人是总有意识的,历史也有自己的形成,让它不要发展出来,让它长期淡然与神明居。老子是在深层意识,庄子是从深层意识里面走出来,这是两者之间极大的差别。
  杨儒宾也谈到庄子在《养生篇》中谈劳动的部分和儒家的定位一样。“我们现在讲通过劳动改变物,同时也改变了自己,在一个具体的劳动中让物跟自我、自己都提升,都转化,这是庄子提出来的。所以庄子这一套哲学背后有对世界、对物的肯定,对自己劳动性的肯定。”
  杨儒宾做过考证,《庄子》里面内心的“圣经”就是孔子。“庄子喜欢谈异言,但你怎么知道这不是他真正的语言,他为什么不引用老子当自己的大人物,为什么不引用那么多萨满,他认为自己跟孔子有很密切的联系。从理论上讲,庄子跟儒家有很密切的关系。”
  进而,杨儒宾认为,庄子和孟子有很多相似性,他特别从身体和意识的角度来阐释两者间的相似。“庄子、孟子确实都认为透过精神修养可以在身体上显现一种道德的光辉,所以他们都有践行的理论,身体也可以作为道德修养的一种表征。所以对身体,对欲望的重新处理,也构成了庄子和孟子的共同之处。”
  杨儒宾说,中国哲学上一个最大的神秘是,庄子、孟子最喜欢争辩,但两个人同一个时代却没有任何交往,从文献上也看不到任何记载,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他们距离也不是很远,但就是完全不相交。
  庄子和孟子有共通之处,但又很不一样。对于孟子来说,行动的主轴永远是在当下的道德意识,他永远在谈仁义礼智,世界里面怎么样实行仁政,这和庄子很不一样。
  庄子不是反道德,他和朋友之间的情感非常的浓厚,他也讲到儿子跟父亲的关系不可以结以心,“但是庄子从来没有把那种天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到孟子那么高的高度,那是规范的意识、本性的因素,庄子的重点大体都是在气,意识底层的气,跟世界沟通互通的关系,他这一套影响的是中国艺术哲学,庄子你不太看得出他的政治哲学。”杨儒宾认为,庄子和孟子的重点不一样,孟子对人的理解就是你道德的成就,在世间跟你个人的欲望,跟伦理的关系,跟政治意识的传承之间,怎么样去修正,才可以使人跟世界慢慢更好,庄子就没有这样。


宁波四明心学论坛:庄子应该归到儒家吗_第2张图片

  王阳明像

  阳明精神最重要的功夫是致良知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陈立胜在《阳明心学与儒家的修身传统》的报告中专门阐述了阳明精神最重要的功夫是致良知,这是最基本的。而且很重要的是,致良知不仅是理论探讨,一定要做出来。“我们讨论的都是理论问题,真的要做出来就是在行动中,我们怎么和他人相处,怎么样和家人相处,怎么样和社会相处以及社会责任,以及和内在自我的关系,这就是致良知的一个领域,是自己做的。阳明弟子说致良知怎么致?阳明说你自己去致!”
  但有听众提到如果仅仅谈致良知的话,在现实中很容易空泛,每个人都强调有自己的良知,而没有外在的或者是外设的道德标准的话,其实这个功夫怎么样实际操作会有问题。所以,还是需要有一些外在的标准,去指引自己何为正确。
  对此,陈立胜的解释是,首先,什么是致良知,不要把个人的私欲当作是良知。如果用朱子学的话,认贼做理。要用天理来镇定住自己的良知。阳明也说良知是天理,不是说良知是一个主观性的范畴,是有一个高度的道德内涵在里面。
  其次,致良知涉及到自立还是他立的问题,是不是靠个人就可以把良知搞明白,致良知需要他立的因素。“不是说我们闭门就可以想出来,在这个社会中与他人的互动、从传统、父母、老师那里获取,我们不仅仅是从儒家经典里面学到什么是本心、什么是良知,要从历代圣贤里面,从老师、朋友那里,在阳明心学里面非常强调朋友这个向度。”
  一个多世纪前,托克维尔曾在《美国的民主》里提出一个问题,以往我们都从古人那里寻找智慧、寻找启示,今天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我们的时代跟古代完全不一样,我们还可以从古人那里寻找启示和智慧吗?他感到悲观。那阳明心学还能回应今天的现实吗?对此,陈立胜认为,王阳明也好,朱子也好,都非常有智慧,但他们不可能预料到八百年后今天的生活方式的转变有多大。但尽管如此,他们的思想依然能提供给我们智慧。“尽管时代在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有人,总是有生老病死,总是有悲欢离合,总是要过人的生活,阳明的致良知就是在人情思变上用功,其实对阳明的理解就是我们对自我内在、真我的对话和理解,让他作为我们生命的主宰,使得我们可以在一个变幻万千的时代里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本届四明国际心学论坛在宁波四明山谷举行,四明山谷是论坛承办方宁波华侨城以四明山谷为中心打造的项目,总经理林育德介绍,“四明山谷项目是一次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保护性开发,是在保护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产业性开发,四明国际心学论坛也正是基于此背景创设。”

你可能感兴趣的:(宁波四明心学论坛:庄子应该归到儒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