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札记十则:爱与慈悲

读书札记十则:爱与慈悲_第1张图片

​1、现代社会最缺少的是什么?我想是深刻的“人类之爱”。大概是感同身受,所以常常听到周围的人呼吁多一些“爱”,或是分享关于“爱”的文章和故事,强调“爱”的珍贵,但是,不论发出的声音有多响亮和动听,只是强调是不够的。我们要去实践“爱”,让其成为行动,而不只是空谈。否则,现实中,那些在深处隐藏着的“憎恨”,或者披着“爱”的外衣的利己主义,仍会继续在那里徘徊。

2、“爱”有正反两种含义。但不管哪种含义,爱总是意味着欲望。一种是“想给予”、“想帮助”的欲望;另一种是“想夺取”、“想占有”的欲望。

3、“给予”意义上的爱,即献身的爱,是存在于个人感情中,为别人而怀有的东西。是一个人通过献身的体验,想帮助对方(必要时,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所引起的行动。但在今天,这种“给予的爱”,正逐渐被福利政策或慈善团体的活动所独占,从个人感情里消失,成为一种被制度化了的东西。

4、缺乏爱的慈善,变成了有钱人向穷人的施舍,包含着祈求恩赐而吝啬地被施舍的意思,没有尊敬的意义。在施受上,从伦理方面或者在经济方面,往往是接受的一方没有施舍的一方光彩。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接受的一方往往产生对慈善的排斥和憎恨,不愿意而拒绝。人们不需要没有真正爱的慈善,不需要不平等的慈善。当然,任何人都需要本来意义上的慈善即“爱”,慈善本身作为社会行为,是善的。

5、爱怎么实践,佛法里讲的“慈悲”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佛法上,“慈悲”就是“拔苦与乐”的意思。所谓“拔苦”,就是除掉潜伏于人生命之中苦的根本原因。“拔苦”是建立于“同苦”(使痛苦相同)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把对方的痛苦,当作自己内心的痛苦去感受。如果没有“同苦”,就不能产生对对方的关怀,也不可能有想除掉痛苦的实践。

6、“同苦”这种感情,是因为发达的优秀智能而产生的。人看到了自己以外的存在的痛苦,于是自己也同样感到痛苦。这需要相当高度发达的智能活动而产生的想像力。所以,对其他个体的痛苦而感到强烈的痛苦,这是人的一个特质。生物的智能越不发达,越是对其他个体的痛苦和死亡莫不关心。“同苦”,对爱,对慈悲,都是最基本的前提。

7、“同苦”要跟行动连接起来,不能是安慰一下了事,或者疏导一下人们的思想,或者一起抱怨一下不幸。这些都是不够的。要以“同苦”的共感为起点,为了除掉对方的苦恼而采取行动,以期实现“拔苦”这一积极目标。

8、“拔苦与乐”的“与乐”,按着字面意思是给人以快乐。问题是,真的“乐”是什么?佛法上说的“乐”,决不是一时的,局部的满足,更不是逃避现实。它意味着生本身的快乐,即“生之快乐”。不可否认,物质方面的快乐也是乐的一部分,这是正确的。但是,其中也包含着精神方面的快乐。如若没有生命本身深处的充实和生命感情所发出的强有力的欢快,是不会得到真正有意义的“乐”的。从生命深处涌现出的纯洁的、强有力的欢乐,才是佛法中说的“与乐”。

9、现代社会,一方面主张爱的宗教要在全世界扩展,而另一方面却在进行着血腥的杀戮和斗争。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爱在憎恶面前是如此软弱吗?我想不是的。相反,我认为爱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只是因为我们对爱仅仅限于抽象的叫喊,没有赋予其实质性的东西,结果被憎恶所吞噬。

10、社会巨大化、复杂化,人人都失去个性,精神枯竭,这种状况在世界各国都存在。但归根结底,虽说是社会,但构成社会的还是每一个人。管理、推动社会的仍是个人。因此,如果人不忘记作为自主者的自觉性,不忘记自主地对待社会(自主性确立的标志,就是有“慈悲”这一评价),那么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爱或慈悲,并进而使其扩大下去,决不是不可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札记十则:爱与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