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蚕食豆瓣电影的玩家入场了

继毒药app,微博电影之后,腾讯也在近期低调上线了一款电影点评类app——“影咖”。说实话,这款产品的设计语言很像微博电影,最直观就是产品色调的运用,包括底层的产品逻辑,与微博电影并无太大不同。严谨地说,可能有“借鉴”的成分在里面。

又一个蚕食豆瓣电影的玩家入场了_第1张图片
“影咖”产品截图

这些都无伤大雅,背后阿里系和腾讯系的产业较量才是重头戏。正如我在《谁在蚕食豆瓣电影》一文中所提到的,2016年,在“电影+社交”这个领域,不会缺少“火药味儿”,而阿里和腾讯的相继入场,相信百度在“电影+社交”领域很快会有下一步动作(赶紧收了豆瓣吧)。

这里我想探讨的是:电影点评类产品怎么就成了BAT布局影视行业的标配?

电影点评类产品的三个进化

从产品定位角度,说说我理解的电影点评类产品的三个进化阶段:

1.记录。记录用户的电影足迹,产品工具性比较强。产品上线初期,用户需求比较单一,变现方式也以广告为主,而广告形式以贴片为主。当然,如果数据收集和挖掘工作做得比较好,深度切入电影营销,倒是蛮有想象力。可以参照早期的豆瓣电影。

2.分发。这是用户需求多样化的产物。在这一阶段,开放合作,在追求低成本且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也为变现给出了更多的可能路径。合作对象当然是同样以用户为核心,但资本更雄厚、布局更广的行业巨头,从当前的格局看,绕不过BAT,比如嵌入了“淘宝电影”的微博电影。而场景服务向上下游的延伸,为产品从工具向平台蜕变提供了可能。

3.控制。或者说“盘活”。这个阶段,点评类产品的控制力,正体现在巨头对产业布局的协同性上。消费的大趋势是,用户越来越细分、场景越来越垂直。除了庞大的用户基数,能否给用户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决策依据也同样关键。跨过了这一步,也就从平台走向了生态,协同演进,生态化反,结果可能就是“自产自销”。

显然,电影点评这类“电影+社交”产品,虽然与票务、视频、终端等布局相比太过轻量,但从用户决策层面来讲,它们的地位可能并不低。

为什么说BAT都会搞“电影点评”?

“控制欲”在作祟。

BAT的“控制欲”表现在影视产业链的纵深上。具体来说,就是以投资或收购的形式,完成在IP开发、电影投资、制片、营销、发行、播映、衍生品等环节的布局。这种资本作媒、快速纵深的能力,源自他们不断扩大的用户基数。

不过,即使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强大的渠道推广能力,在电影行业这个传统的内容产业,要想做到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统一,还必须从用户决策层面去完善布局。

BAT在这方面是吃过不少亏的。这些年,百度通过搜索引擎来影响用户决策,阿里通过消费数据来预测用户决策,腾讯通过社交网络来放大用户决策,结果带来的是用户的损失以及不信任,“竞价”、“假货”和“封杀”已经成为了他们的负面标签。

也因此,在纵深影视产业链上,BAT更倾向于全产业链的控制。当然,基因不同,侧重也不一样。百度依托搜索引擎、贴吧等产品,更侧重线上与线下的服务对接;阿里的电商基因,让它更擅长影视衍生品的开发和利用,腾讯聚焦IP,并融合社交产品完成产业链串联。

而BAT搞“电影点评”,表面上看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一份公正、客观、独立、权威的观影参考,实际上,这类“电影+社交”产品在被巨头投资或并购后,并不能保证其独立性,可能只是为了“盘活”巨头的存量资产,甚至搞“自产自销”。

可以说,BAT以增量打存量,与其说是对传统影视行业的“升级”,不如说是一种“驯化”。

结语:

“微博电影”和“影咖”的诞生,其实是阿里系和腾讯系产品的一次自然分娩,而且不会是“独生子”。在中国票房井喷式增长的今天,在线票务已被BAT收入囊中,垂直社交平台也已划入战区,而下一个被巨头大范围盯上的应该是电影自媒体了吧。内容创业大潮还很汹涌。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一个蚕食豆瓣电影的玩家入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