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生家庭

我的原生家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的爸爸非常高大帅气,性格则很憨厚,说笨吧,我爸只念过一年书便成了放牛娃,但边放牛边自学成才,读书看报,连好多我不认识的生僻字都得问他,尤其地理知识非常渊博,经常让我又佩服又惊讶;说聪明吧,我爸笨手笨脚,修东西只有修坏的份,很少修好过。总结起来,我爸应该算中庸,本本分分,只求和身边人一样过日子就行,没有大志向。

妈妈情商智商都很高,当年成绩优异的高中生,但是由于家庭原因没有参加高考去念大学或中专,只能接受成为村妇的命运。妈妈性格刚毅,很努力很要强,一心要脱离贫困,在家里是绝对的一把手:管钱,重大决定拍板者。

我爸我妈的家底很薄,首先他们的原生家庭本身穷,其次我爸是N个儿子里的老三,从小被忽视;我妈家N女一子,作为女孩完全得不到重视。两人结婚的时候连新衣服都买不起,婚后只有几亩田和一幢60平没有院子的破烂土房。我妈是坐着破驴车嫁到我爸家的。

生活

爸妈非常用力的生活着。春耕秋收时候,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冬天没有农活,却仍然到镇上寻找各种体力活:拉沙子,打苇子,做零工,同时又养猪养羊,卖肉卖羊毛羊绒,十分劳累。得了钱就存起来,农村信用社刚开到小镇上时,我妈就作为首批客户把所有钱都存进去了(那会还是复利,利滚利那种)。

可以想象,我从小是在贫困的环境下长大的。可是,我小的时候,直到现在,从没有觉得自己穷过,完全没有物质匮乏的感受。首先是父母无私的爱,一直在他们身边,吃母乳到一岁半,浓浓的爱伴着我长大,精神比较富足;其次,我没有什么物质诱惑,村子里的人普遍不富有;再次,我有一个巧手妈妈:我小时候喜欢洋娃娃,于是我妈给我手工缝制,我夜夜抱着睡觉;小时候玩玩踢毽子打沙包跳皮筋,毽子沙包皮筋都是妈妈给我做的,记得沙包我经常丢,我妈从来不会责备我,“丢了?“,问完就笑眯眯地用缝纫机再给我做一个更漂亮的。

父母带我去镇上赶集,我有喜欢的东西,很多都会给我买,走路时会亮灯的鞋,玩具,好看的头饰,所以尽管穷,但是我的自我感觉却颇为良好,在班里也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呢。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都是妈妈重视我的需求,不会以“家里穷买不起”来敷衍应付我,想要的都能得到,所以我从感受上一直觉得自己很富足。

过年的时候妈妈经常会偷偷给我一沓钱让我数,和我说,闺女,你看,妈妈有多少多少的存款呢,可别告诉你爸!每次边数边想,哇,我家好有钱。现在回想起,我妈是在精神富养我,绝不让我感受到贫穷。

教育

那会的村里,大家不重视教育,包括我爸,觉得女孩子大了嫁人就行,念什么书,所以我们村世世代代种田耕地,女孩子初中就辍学等着嫁人了。我妈却从小就给我们灌输要念大学,还和我说梦到我“留洋”了。我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每天写日记,我妈每天检查,我姐第一次挨揍就是因为把前一天的日记改日期冒充当天的日记,大人一眼就看穿了;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要求我们写篇作文,记得很清楚有一次我妈头上出现了一根白发,于是我妈要求我们写作文,想借机教育我们父母的辛苦与老去(不过我们没上趟,写出来的东西我妈笑了一天)。

同村的朋友下了课有很多的农活要做,而我的爸妈去田里很少带我,总是让我在家里学习,“完成作业更重要”,所以我作为农村孩子,很多庄稼/植物都分不清,连我家地在哪都不知道。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下,我一直都坚信自己以后要去读大学的。所以在我上学的历程里同学的辍学从来都是不可思议的表现。而他们现在无一例外全在老家,或村妇或家庭主妇。

小学时,我妈把我送到镇上读书(尽管村里有小学),初中时,妈妈发现镇上的中学校风不好,果断把我被送到县里的寄宿学校读书,然后我以全市第九名的成绩又考进了市里最好的高中(如今的老公当时是我隔壁班的年级第一),一路又考上大学,我和姐都是一本重点院校,她是我村以及附近村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我是第二个,当年在农村里颇是轰动。

钱商

我妈在钱上对我一直都非常信任,我读书期间一直给我带零花钱。小学的时候不富有,但是仍然每周两元任我处置;初中由于要离开家到县城里读书,我妈一次给的钱数目就开始大了,但是我每次钱花光了妈妈给我送钱,从来没说过怎么这么快就花光之类的话,也从来不问我钱花哪了,总是经常性地问我还有没有钱,没有了就及时给我,哪怕家里没钱了也会跟姐妹们借来给我,等秋收了再还。而我呢,在钱上,我不会买些乱七八糟的糟蹋钱,但是想要的需求的则肯定会买,比如高中的时候,100仍然是家里的大钱,我会花100去买课外书,花300去弄牙齿,花90买一件毛衣(穿到大学毕业才扔的。。),花100买条裤子,而回去了我妈看到我拿回来的新衣服/东西,从来不会问多少钱买的,我追着告诉我妈,她也只会淡然一笑,不评价;包括现在,有时候看上一件衣服非常贵,我妈总会鼓励我们买下;甚至我当年在燕郊买房,我妈完全不看好,但是她无条件支持我信任我,第一时间把钱给我汇过来。

前几天去买大衣,两件都好看,都很贵,我正决定要哪件呢,我妈:”都拿了吧,两件换着穿“。于是两件都兴高采烈拎回家了。

我妈在对孩子充分信任这点上,我经常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到,其实幼年的我也经常不理解妈妈为什么这么信任我,也不管着我约束着我,这么大一笔钱给我,就不怕我乱花吗?后来我看了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我才理解了妈妈的这一行为,原来给予充分的自由和信任,才是最好的管束。没错,正是在妈妈这样的信任下,如今的我,该花得花,该省的省,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与想法,这都是说教不来的。

而我爸在这个家里,更多的是让我们看到一个爱子女,努力赚钱,顾家而又善良的男人形象。

在一样的熏陶与教育下的,还有我的姐姐,我们姐妹俩就这样在父母的培育下,都来到帝都,靠着自己的奋斗在这片土地上有房有家室有不错的工作,更都有优秀的老公,而我们在各自老公的身上,都看到了太多父亲的影子:一样的爱子女,努力赚钱,顾家而又善良。也许有一个好父亲,大概率便意味着会有一个好老公,因为你有了参照,知道了什么样的人才是值得托付的好男人,这一点,我在一些心理学作品上也有读到过。

这就是我的原生家庭,我为自己生在这个家里而感到幸运,感恩。直到现在,我或者姐告知别人我们是农村的孩子时,对方都会很惊愕或者不相信,我不知道农村和城里的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不一样,但我知道,我们的”不像“绝对是和父母的教育分不开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