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

      读张爱玲,如同在黄昏的蒙影里翻出久陈箱底的旧毛衣。呼吸间,腐旧呛鼻的飞尘混杂着往年经事扑面而散,涩涩绵绵地将碾碎的时光汇在了一起,恍如隔世的滚滚红尘,亦如画卷里她似愁非愁的淡漠。

          她的故事似这杯中的苦淡绿茶,落在街井市集里,深染着世态炎凉的清苦,冷清瑟骨。我很向往在萧然秋意里品读张爱玲,斜阳明窗,清茶软榻--- 很写意的画境,却远比窗纱翻飞旁的凝思少年更沉静省人。 爱雨如我,却并不享受在雨丝飘洒时睥睨人生浮沉,如同夜深孤灯下的颓靡一样,恍神间就会深陷其中,漫卷纷飞的也只有冷涩灼眼却欲哭无泪的苦痛。也许张爱玲的文字过于凄冷,言语淡然却深刻真实,真实到让人来不及惆怅惋叹便走进了尘埃落定的死水深潭,像时钟周而复始,滴答有声,留下的,却是什么都没有的虚无。所以我更愿意裹着斜阳的余温,哪怕只是微微光晕,也好过如坠冰渊的绝望。这样的怯弱虽有些莫名却也实实在在---- 凡夫如我,终究承受不住张爱玲那藐然众生的不屑。所以读张爱玲,于我,需要莫大的勇气。能以这样文字叨絮人生的女人,该是怎样情苦愁深,绝然无望?!又该以怎样的姿态穿行在市井街集里打量世人皆醉的丑态?!那份被喧嚣漠视的孤独该是怎样的突兀锥心?!我无权置喙,却也曾体会到仅那份霓虹影印的寂寞已是无措的煎熬。也许,这是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灵魂早已被逼仄得无处躲藏,被噬咬得七零八落。结束,远比继续来得轻松。我想,很多选择这样逃离的孤魂终究还是苦痛无依的,就连最后的解脱也只是世人眼底嘲讽的问号。

        与这样的沉痛相比,风花雪月的温侬软语似乎肤浅得不值一提了。琼瑶笔下的痴男怨女总是蜷缩在空中楼阁里欢腾得不食人间烟火,聊以慰藉读者情窦初开的情思漫漫。生活的现实毕竟也需要一些似有若无的梦花点缀,就像茶余餐后的甜点,偶尔会让人欣喜。同样的情事,飘逸云端,或遗落市井,滋味全然不同。有段时间读张爱玲,一个接一个故事细细读下来,心便一分一分沉下去,最后几乎感觉呼吸间都是一股淡淡的霉味,落笔下去,幽幽怨艾便肆意流窜。心神的晦暗情难自禁。所以,再看张爱玲时,我便不再坚持一读到底,因为她那一连串故事的分量太过凝重,读后如鲠在喉,郁郁难抑。也许只是我不够淡定,轻易地就坠入了她淡眉冷眼下的凄惶里,无法自持。                                                        每每读完张爱玲,便顿觉世情索然,连带回忆里蒙尘的伤感也是苍白的,甚至往日的长吁短叹都略嫌矫情多余了。

        文字再惨淡终究也只是故事。步履匆匆,这样的品茶静读时刻毕竟是很少的,更何况读故事也是需要心情的。故事永远定格在书页里,秋却远去了。暖阳迷蒙了凛冽冬意,思思绵绵如情人耳语呢喃的暧昧,叫人难以抵挡这般销魂蚀骨的诱惑。贪恋这初冬辉阳的欢愉,却不知这安好的晴天将会隐没在何时骤起的漫空西风里。或许我只是不知如何挽留于斯的仓惶,寥寥数语不足以点缀色彩的斑驳,默默图迹不足以撩拨飞扬的生动,于是,任心软软如云翼轻浮风海,暖出点点雨滴,落入早已蒙尘的回忆里。

        暖阳冷风的缠绵揉碎了无尽的惆怅,那是在流年似水里细说往事的苍白,那是沧海桑田后遥说经年的叹息。缘错半生的故事人物不是仅存于张爱玲的笔下,也许就是匆匆擦身而过的某个陌生面孔,故事遗落了,无人在意,如同一恋倾城的白流苏最后也只能守着范太太的空房,在记忆里某个时刻戛然而止的轰轰烈烈,仅慰余生的寂寥等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