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你的语言正在制造混乱

周末的一天,跟好友外出聚餐,当我们正在为点餐纠结时,恰逢邻桌的一对母子为点餐闹出了一支小插曲。

邻桌的小孩大概10岁左右,点餐时,妈妈把菜单递给孩子,说道:“想吃什么,你随便点啊。”孩子先点了一盘田螺,那位妈妈马上反驳:“田螺里有很多寄生虫,洗不干净的,吃了不好,不能点啊。”孩子放弃了,换了一种菜,炸五花肉,那位妈妈又不同意:“这个又油又腻,你前几天拉肚子才刚好,不可大意啊。”孩子只好再换一个菜,看着鱼缸里游来游去的鱼,对妈妈说:“点一个水煮鱼。”妈妈又拒绝了:“那个太辣了!”

看到自己爱吃的几样菜都遭到妈妈的否决,孩子不乐意了,干脆不点了,把菜单扔给妈妈。看到孩子这个态度,妈妈不高兴了:“点个菜都没有耐心,多看看啊,选几样好吃的啊!”

我心想,好吃的都被你拒绝了,还怎么选啊!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类似的情况,父母表面上给了孩子选择,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穿自己喜欢的衣服,吃自己爱吃的菜,但是当孩子真正按照自己的内心喜好做出选择的时候,父母却总是会提出很多反对的意见:这个不行,那个不合适。最后导致孩子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他们会觉得爸爸妈妈在骗人,说话不算数。

孩子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主要是父母在同一件事情上给孩子传达了前后不一致、互相矛盾的信息:一开始给我完全的选择权,后来又对我的选择做出种种干涉,我根本都无法选择我喜欢的,这真的是尊重我、让我自己选择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双重束缚”,它是1956年由著名英国心理学家格雷格里.贝特森提出的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理论(DoubleBind Theory),意思是指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向另一个人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对方必须做出反应,但是不论他如何反应,都会得到拒绝或否认,容易使人陷入两难的境地,无所适从。当一个人长期受到双重束缚,就容易得精神分裂症。

当父母跟孩子交流时,孩子不仅仅从父母的言语获取信息,还通过父母的表情,身体姿势、音调语气、态度等等各个方面来接收父母传达的信息。当爸爸拿着手机,说:“我在听你讲”、“我在陪着你”;当妈妈边打骂孩子边说“我这都是为你好”、“要是别人家孩子我才懒得管”,对于孩子而言,他难以理解这类互相矛盾的信息,只有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你没有听我说”,“你根本就没有陪我”,“你打我骂我还说为我好,根本就不爱我”。

当父母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一直期望孩子理解自己的做法时,孩子就会变得困惑。而且他们在身心上都十分依赖于父母,当面临这种情景时,又无法对父母表达出自己矛盾的心理感受,从而陷入两难的境地。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跟重要他人特别是父母的关系中,如果经常处于双重束缚的境地时,他就可能会变得敏感,怀疑一切,或者采取防御措施,以扭曲的态度面对所有的关系。随着时间的积累就容易失去了解自我的能力,失去与他人真诚沟通的能力,久而久之就会趋向于精神分裂。

所以,在亲子关系中如何避免双重束缚的沟通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父母给出的信息要前后一致、清晰、明确,让孩子能够很容易的做出回应,没有纠结。如果不能给孩子无限的自由选择权,就要界定出选择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可以完全自主决定。比如点餐,在保证干净卫生健康的前提下,有几样不能选,其它可以任意选择;再比如穿衣,在保证舒适的情况下,你可以任意搭配,美不美观,自己负责。

父母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要保持一致,如果做不到让孩子感受一致,就要明确的告诉孩子:“我生气,我打你骂你,是因为你做的这些事情很不好,我只是不喜欢你做的那些事,但是我依然爱你,你依然是妈妈的好孩子。”如此,孩子便能清晰地接收到来自父母的信息,同时也能深刻地体会到自己的感受。

在艾瑞克森式的催眠中,双重束缚经常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当催眠师看到来访者的眼睛没有任何反应时,他们会这样对来访者说:“你去注意你的眼睛,你的眼睛过一会儿可能会变得很沉,也可能很轻松,你可以闭上你的眼睛,也可以注视着前方的一点,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控制你的眼睛,无论你怎么做,你都无需在意我的言语,你只需要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眼睛上,越来越沉,越来越放松,好,做得很好……”,在这段话中,艾瑞克森式的催眠师不断地给出各种互相矛盾的信息,同时又不断地给来访者完全的自主权,完全地接纳来访者。不管来访者如何反应,他都符合催眠师的暗示,意识上无从抗拒,且又被完全接纳,于是自然而然地跟从催眠师的引导,最终进入了催眠状态。这便是运用双重束缚的极致表现。

知道了这个原理,下一次当你的好朋友做了一件很二的事情时,问一句:“你知不知道自己是个白痴啊?”对方是该回答“知道”还是“不知道”呢?

当面对心仪已久的女生,伺机问她:“你知不知道你已经爱上我了?”这又是一个多么狡猾的暗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心!你的语言正在制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