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用"看板"管理时间(Trello版)

猿叔近日阅读 7 Steps To Creating The Best Personal Task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rello 这篇文章后,打心底产生了共鸣,咱也属于工具控,但是一直无法找到一个真正的工具来管理自己的时间,神马todo, Any.do, 或者神马milk我统统不一一列举了,一般都是被本猿类临幸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后就打入冷宫,为自己说句话,虽然我是很懒,但也属于专情份子,若是真的被打动,也是死死不妨者。思来想去,其实本质还是始终没有找到很合适自己的方法来管理时间。战略不对的情况下,任何工具也只是填补空虚,给自己一个假象而已。可由于年事已高,以前引以为豪的大脑也开始不太好使了,现在继续找到一种方式来进行时间管理。于是乎开始尝试该作者提到的方法,感觉还是蛮舒爽的。

背景闲谈

不管什么样的项目,商业项目,开发项目,有着不同的方式去管理,什么敏捷,什么瀑布式等等,这都是一整套流程化管理方式。但仔细想想会发现,其实里面有一个比较核心的细节,就是------分分类,排排好,一个个做。额...确实是这样,高大上的GTD,基本思维也是如此。但是或由于思维方式不一样,或由于项目本身属性不同,或由于物种不同......有这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处理。

时间都去哪了?用
敏捷开发流程 [更多](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ject_management)
时间都去哪了?用
GTD流程 [更多](http://wiki.mbalib.com/wiki/GTD)

GTD行为管理的方法

  • 横向管理:控制和维持所有和你有关的活动
    五个步骤:收集、处理、整理、检查、行动。
  • 纵向管理:管理某一个单一事件的深入考虑和追踪
    五个阶段:定义目的和原则、结果展望、头脑风暴、组织管理、下一步行动

头疼的日程安排

跟前文提到的作者一样,本猿对于日常行为感到最难管理的事情就是其突发性,人生是一个旅途,按照我们走过自己的轨迹,在途中的不期而遇也是一种美好, 额...也许话这么说说确实感觉挺美,但是对于想要进行日程安排的猿类来说,总是各种头疼。当本来安排好在家享受一壶茶,一本书的温馨的时间,却被服务器崩了的事件给破坏了,想想当时的心情。在尝试了用时间轴去管理自己的日程时候,发现日程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事情无法在确定时间去做,因此,本猿真心的呼吁一下一切以时间轴为唯一主线的日程管理方法都是没人性的

而Todo-List清单加上一个时间的日程,感觉会比较好的解决问题。可人生的规划是为什么,不是为了掉落在琐碎的细节里,我想到PlusYoou(普创)的内训里说过,一天到晚的忙碌是否是在追寻着你的人生目标?坐下来,画一条成45度斜率的线,将你做的事情利于达成目标的放在线上区域,而不利于的放在线下区域,你可能会发现,你美好的期望和你所做的事情有很大程度的不匹配啊,小小的心灵是否有些微不悦?《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七种习惯中提到,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愈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越能掌握人生的方向(习惯二),有效管理人生(习惯三)。能够不断砥砺自己的 人(习惯七),方懂得如何了解别人(习惯五),寻求圆满的解决之道(习惯四、六)。同理,一个人愈独立(习惯一、二、三),就愈善于与人相处(习惯四、五、六)。不断地磨炼自己,则可以提升前六种习惯的境界。" 七种管理人生的一个重点就是要事第一。一个简单的每日列表清单,确实可以将需要处理的事件排排好,使人集中起来做事,但是却有时候与整体方向失联,而且枯燥的把自己当做生产机器安排的清单,有时候看着就会有种头大的懒惰情绪。

如何做可以使我们不至于,只盯着时间日程,也不至于只看顾着琐碎的事件,而去更好的追踪打造自己的本身的目标呢?目前,我觉得比较可能的做法就是引入用于项目管理的“看板”工具。

具体实施

时间都去哪了?用
仁兄原始板

这里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基本款,就是前文提到的那哥们的看板。
这位仁兄的方法有7步,第一步打开“冰箱”......

    1. 注册Trello,创建一块看板(board)
    1. 创建自己的 清单列表(List),仁兄有7条列表(我有足够理由怀疑仁兄与葫芦兄弟的关系)。
      -- “Big Rocks”,这就是仁兄的大志向,人生的目标列表
      -- “Today”,仁兄今天想要完成的事情
      -- “Incoming”,一堆堆的待处理事情还没排好队的
      -- “This Week” , 本周寄希望完成的事情
      -- “Later”,后续想要做的,但是不紧急的事情
      -- “Waiting On”,仁兄已经完成了,但是可能还需要后续处理一下下的(属于等待时间略长的那种)
      -- “Done,” 仁兄当天完成了的。
    1. 此时,仁兄开始定义人生最高优先级的目标了,在“Big Rocks”下,仁兄定义了六张卡片"Card". 灵性(Spiritual), 家庭(Family), 健康(Health), 写与读(Writing/Speaking), 生意(Business) and 私事(Personal). 并给每一张卡配上了标签颜色,以便之后的事件都打上标签,方便跟踪回顾自己时间都在哪类事情上花费了。
    1. 前面开始把框架搭起来了,这一步开始添加 待处理的事情卡也就是需要完成的任务(task),统一开始都放到“Incoming”里面。
    1. 添加完第一批事情后,就开始排优先级分类了,将它拖拽到 “This Week”或者“Today”里面。(此处不要纠结,本周或者今天意味着任务从此时开始,若一直持续发生没有完成,则将它留在队列里面,不要动,让它一直恶心你:),你若是日理万机则肯定有秘书来帮你安排日程了,所以跟人感觉想到万一今天这个列表太长怎么样的人,略有强迫症,恭喜您和本猿一样)
    1. 此处就是日程管理让人最不爽的地方,就是要养成习惯去做日程管理......每天每周都需要花时间来回顾安排。仁兄建议花费19分钟 (我怀疑这个时间纯属是不让处女座好过),这19分钟里一定要专注,别整理事情的同时去想如何去完成,此处只解决安排日程的问题。
      仁兄的做法比较步骤化,首先, 把日常必须要处理的安排好,例如 会议(M)或计划好的电话(C)来并定义好时间,添加到“Today”中。然后,开始处理“Incoming”列表里面的事情,看看是否有需要挪到“This Week”或者直接放到“Today”的,也要同时看看有“This Week”的列表,有哪些需要从今天开始处理,则移动到“Today”中。之后,检查“Later”列表,看看是否需要放到本周里,最后,快速看一下“Waiting On”里面是否需要去和别人进一步沟通一下的事宜。
      还有一个注意事项,“Done”列表中只保留一天的内容,每天需要将列表清空一下,不是放到“Waiting On”里, 就是归档处理。(兄弟,您效率真是高啊,19分钟,纠结的我估计处理这些需要双倍时间)
    1. 在经过上述步骤后,您就可以开始真正日常使用这些列表了。每天早上花19分钟整理一下,日中只需要处理“Today”和 “Done”的列表清单中的任务。如此往复。

猿类修改版

时间都去哪了?用
猿类修改版

这个是本猿类根据仁兄的版本进行的一个小小修改版本(看官且看,此处不完全是真实使用中的样子,仅仅是例子而已)。使用方法基本一致。本猿的修改如下:

  • 添加了一个更具体的年度事件列表,在大志向之后,我比较想吐槽仁兄的就是他的"Big Rocks"清单列表,个人以为他的做法是将他自己人生面临的事情进行了分类处理,任何空泛的分类都无法具体的进行度量,而且也缺乏刺激挑战与成就感。所以,本人添加了一个年度计划清单“2015年,猿类早已不是2了~”,里面主要列出几件需要开始从今年进行的任务,尽可能把衡量标准也写上,以此时刻提醒自己的方向。
  • 用词上反正是自己使用,不涉及协同其他人共同使用的情景,所以尽量随性发挥吧。
  • 每个清单列表里的每一张卡片也许光是标题无法最好的解释该内容。可以双击点开,里面可以填写一些更具体表述,Trello还可以在卡片中定义 一个小的清单以便衡量该项卡片的完成度。

以上,就是本猿类今年新启动的抢救丢失的时间的项目。毕竟现在待完成的事情量已经靠脑子安排不过来了。最后,申明一下本文通篇举例使用的是Trello的看板,纯属因为该看板免费而且用户体验流畅而已,读者想要借鉴的话可以使用自己的喜欢的看板工具。看板还是有不少好处的,分类清晰使人容易专注。我会陆续更新一些使用看板管理项目的文章,分享一些经验和思路。更加是方便自己整理思路。回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都去哪了?用"看板"管理时间(Trello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