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篇 区分观察和评论:当我们被人贴标签,我们该怎么办?——《非暴力沟通》第三章读后感悟

<本文750字>

2018.11.12 第三章

关键词:观察 评论

一、总结

本章只说了两件事,观察和评论。指出了NVC是动态语言,在特定的时间、场合、情境下,基于观察的评论,并不要求绝对避免。

第65篇 区分观察和评论:当我们被人贴标签,我们该怎么办?——《非暴力沟通》第三章读后感悟_第1张图片

二、本章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

1、学习NVC意味着不能做评论?

NVC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也不鼓励绝对化的评论,而主张评论基于特定时间和环境中的观察。NVC是动态语言,动态语言匹配动态世界,而非静态的语言所能匹配的,这也是我们在沟通中面临的挑战。

2、当我们被贴标签时,该怎么办?

第65篇 区分观察和评论:当我们被人贴标签,我们该怎么办?——《非暴力沟通》第三章读后感悟_第2张图片

书中有一首歌,反映了观察和评论的区别。

“他是个懒惰的人,还是他的行为被我们称为懒惰”

“他是个愚蠢的孩子,还是他懂得事与你不一样”

“他是个出世,还是有个人做的事被我们称为烹饪”

观察,是调用我们的五感而感受,评论是我们基于我们过往经验、学识做出的结论。感受无对错,评论却因人而异。

由此我想到了,当我们在被人贴标签时,是否也可以告诉对方,我这个人的这个行为,被你认为是你所贴的标签行为?当我们在给孩子或给别人贴标签时,是否也需要觉察一下并告诉他,是他的行为被我们认为是我们正在贴的标签行为,而非他这个人如是?

当我们厘清了人与行为时,是否我们就会离开标签效应?而重点在行为上思考、修正、发扬?当然,标签有正向、负向,我们都需要统一对待。

3、如何能做到不带评论的观察?

第65篇 区分观察和评论:当我们被人贴标签,我们该怎么办?——《非暴力沟通》第三章读后感悟_第3张图片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这也是心理咨询师在助人过程中秉持的价值观中立原则:不评判、不指责、不分析。

如何能做到?同理心的连接而非同情心。保持对对方的感同身受,并与他在一起,这是做到了同理心;而保持对对方的感同身受,却不与他在一起,转移到了自己这里,这便是同情心。

4、几个频度副词的使用

每次、曾、总是、从不、经常、很少

记得关注哦~

这里的文章主要涉及家庭教育指导、亲密亲子关系。青少年行为管理、个人成长类,均为原创。o(* ̄︶ ̄*)o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65篇 区分观察和评论:当我们被人贴标签,我们该怎么办?——《非暴力沟通》第三章读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