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三藏经典与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讲要》

巴利语三藏经典与阿毗达摩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律藏

  因为三藏住世,佛陀的教法才能够住世。哪三藏呢?《律藏》、《经藏》和《论藏》。

  我们现在来讲《律藏》。《律藏》(Vinayapiṭaka)是跋嘎瓦(佛陀)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规则。

  上座部佛教的《律藏》,依缅甸的版本分为五大册。第一册叫《巴拉基咖》(Pārājika);第二册叫《巴吉帝亚》(Pācittiya)。这两部分合称为“经分别”(Sutta-vibhaṇga),解释比库和比库尼两部《巴帝摩卡》。这二册偏重在“止持”(vāritta),即佛陀制定不能做的事项,比如不能杀生,不能在非时吃食物,不能接受金钱等等。第三册叫《大品》(Mahāvagga),第四册叫《小品》(Cullavagga)。这两册一共有22个篇章(khandhaka),偏重在应当作,叫“作持”(cāritta)。比如有人来请求出家,应该怎样让他出家;袈裟应当怎样裁剪,怎样缝制,怎样保护;对于钵食,哪些是允许,哪些是不允许的食物;住所应该怎样建,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僧团要怎样进行诵戒等等。第五册叫《附随》(Parivāra),相当于附录,一共有19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前面的戒律内容。《律藏》是三藏中的第一藏,是一切比库、比库尼都应当认真学习、仔细研究,并切实去遵守、行持的。

经藏

   《经藏》是佛陀以及圣弟子们的言行集。上座部的《经藏》一共有五部,即《长部》(Dīghanikāya)、《中部》(Majjhimanikāya)、《相应部》(Saṃyuttanikāya)、《增支部》(Aṇguttaranikāya)、《小部》(Khuddakanikāya)。

  1.《长部》(Dīghanikāya)。因为收录的经文篇幅比较长,所以称为《长部》。共收录34篇经文。

  2.《中部》(Majjhimanikāya)。因为收录的经文篇幅不长不短,中等的,所以称为《中部》。共收录152篇经。

  3.《相应部》(Saṃyuttanikāya);相应的意思是按内容分门别类,比如把佛陀所说的“五蕴”编在一起,“六处”编在一起,“界”编在一起,“四圣谛”编在一起、“缘起”编在一起,所以称为《相应部》。一共有56相应,7762篇经文。

  4.《增支部》(Aṇguttaranikāya)。增(uttara),是增添、更上的意思。aṇga是部分、支。增支的编辑方法像法数。凡是佛陀所讲的“一法”,将之编集在一起。又把“二法”编在一起,“三法”编在一起。比如说“二法”:止、观,名、色等等。“三法”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由“一法”一直编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有十一集。这是把佛陀所讲的和数目有关的经文汇编在一起,共收录9557篇经文。

  5.《小部》(Khuddakanikāya)。这里的“小”并不是指篇幅小,也不是微不足道。其本意是内容比较庞杂,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经典都收编在这里。比如说《法句》,如果要编在前面四部的话,不知道应该编在哪一部,于是就编在《小部》。《小部》一共有15部,即:《小诵》《法句》《自说》《如是语》《经集》《天宫故事》《鬼故事》《长老偈》《长老尼偈》《本生》《义释》《无碍解道》《传记》《诸佛史》和《所行藏》。《小部》在《经藏》五部中分量最大,凡是不属于前面四部的全部都归在《小部》里。在缅甸,则再加上《弥林德问》《导论》和《藏释》而成为18部。

  

论藏

  《论藏》(Abhidhammapiṭaka)的论(abhidhamma),古音译为“阿毗达摩、阿毗昙”。现在讲的“阿毗达摩”属于论藏的部分。

  “阿毗达摩”是什么意思呢?阿毗(abhi)的意思是“上等的、殊胜的、卓越的”。达摩(dhamma)的意思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指“一切”,例如说一切诸法;有时指“有为法”,例如说诸法由因生;有时指“法所缘、法界、法处、善法、佛陀的教法”等等。因此,“法”在不同的场合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在这里,“法”是指究竟真实的教法,特指佛陀所教导的法。

  《论藏》是对跋嘎瓦的教法、要义给予精确的、系统的分类以及诠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一共有七部,称为“上座部七论”或“南传七论”,即:《法集》《分别》《界论》《人施设》《论事》《双》和《巴他那》。

  1.《法集》(Dhammasaṇgaṅī)。dhamma是法,saṇgaṅī是聚集、集合在一起。此论是整个论藏的根源,极广泛地探讨了诸究竟法。

  2.《分别》(Vibhaṇga)。vibhaṇga的意思是分别、解释。在这部论里,把蕴、处、界、根、谛等法义分为经分别(Suttanta-bhājaniya)、论分别(Abhidhamma-bhājaniya)和问分(Pañhapucchā)三种方式来讨论。“经分别”是把经藏的内容罗列出来讨论,然后又以论的方式进行分析,再用问答来反复抉择。

  3.《界论》(Dhātukathā)。以问答的方式编排,依蕴、处、界讨论一切法。

  4.《人施设》(Puggalapaññatti)。puggala是人;paññatti是概念。这部论主要讨论不同种类的人。

  5.《论事》(Kathāvatthu)。这部论是在第三次结集的时候由摩嘎利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所著,目的是批驳流行于阿首咖王时期的邪见。当时有很多外道假装成比库,混进僧团中来,所以摩嘎利子·帝思大长老在三藏结集时造了这部论,破斥当时的各种邪见。

  6.《双》(Yamaka)。目的是为了解除种种名相术语含糊不清的地方,再解释它们的正确用法。因为这部论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以一对一对的方式来讨论,比如说:“是否一切善法都具有善因?是否一切善因的都是善法?”以这种方式来提问,所以称为《双》。

  7. 《巴他那》(Paṭṭhāna)5。此论在《论藏》里是最重要的一部论,传统上称它为《大论》(Mahāpakaraṅa)。此论和前面六部论不同。前面六部论侧重在分析诸法的名相,这一部论则用二十四缘的方法贯串一切诸法。缘的意思是条件、关系,把前面所讲的诸法都贯串在一起。如果把前面几部论所探讨的诸法比喻为珠宝,《巴他那》则是用二十四缘这条金线把所有的珠宝都串在一起,所以它的价值和意义就可贵在这里。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把这部论视为佛陀具有一切知智的证明。因为这部论非常复杂,必须先熟悉前面几部论,才有可能通达这部论。它属于组织法,把前面几部论所讲的诸法整理、统合起来。

  

论藏的来源

  上座部佛教传承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说的。为什么呢?因为“阿毗达摩”并不属于弟子的范畴,而是佛陀的领域。在注释《法集》的《殊胜义》(Atthasālinī)里提到,佛陀在证悟正自觉后的第四个星期,坐在菩提树附近的宝屋(Ratana-ghara)省察“阿毗达摩”。这里所说的宝屋并非由宝石所建造的房子,而是当年佛陀省察“阿毗达摩”的地方。跋嘎瓦在这里从《法集》开始省察、思惟,当他在省思前面六部论的时候,身体并没有发出光芒,但省思到第七部《巴他那》的时候,他的身体发出非常强烈的光芒,这些光芒一共有六种颜色,分别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以及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因为这证明跋嘎瓦当时在省思非常深奥的法,所以最能够体现佛陀所拥有的一切知智是在《巴他那》。我们现在看到有些佛像背光所发出的这些颜色光,呈现出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和这五种颜色的混合色,以及现在佛教使用的六色教旗,就是根据这个典故设计的。

佛陀身上发出六色光芒

佛教六色教旗

  上座部佛教的正统传承认为“阿毗达摩”是佛陀所教导,同时也认为佛陀并不是在人间直接向弟子们开示,而是在三十三天(Tāvatiṃsa Devaloka)开示的。

  佛陀在证悟正觉后的第七个雨安居到了三十三天界,坐在珊瑚树(Pāricchattaka)下的黄色石座(Paṅḍukambala- silāsana)上,用[相当于人间]3个月的时间,向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人及梵天人开示“阿毗达摩”,当时主要的听众是佛陀已经去世而投生到喜足天(Tusita)的母亲马哈马雅(Mahāmāyā)。他现在已经不是女人了,而是一位男性天子。

  我们看这幅画,佛陀坐在三十三天界珊瑚树下的黄色石座上开示“阿毗达摩”,当时来自一万个轮围世界的诸天都前来聆听。

  当佛陀在开示“阿毗达摩”的时候,为了维持色身,也会到北古卢洲(Uttarakuru)去托钵乞食,然后坐在无热恼池(Anotattadaha)边用餐,用餐后再到旃檀林(Candanavana)作日间的住处。那时,法将沙利子长老就去那里履行弟子的义务,之后佛陀会简要地向他开示在天界所说之法,并说:“沙利子,我讲了这么多的法。”就像站在岸边用手指着海洋一样,如此,佛陀将阿毗达摩的法要教导给证得无碍解智的上首弟子沙利子长老,长老则能对跋嘎瓦所开示的法要以百种、千种,乃至十万种方式来阐释。沙利子长老将每次从导师之处学到的法要,再传授给他的五百位比库弟子们,如是建立了“阿毗达摩”的传承。

  有三种不同教法的“阿毗达摩”:佛陀在三十三天开示的为详尽法,也即是最详细的教法。跋嘎瓦再对沙利子长老讲的是简略法,因为长老拥有无碍解智能够了解。沙利子长老再把它传授给他的弟子们,用的是中等的方法,也就是不详不略的教法。

  因为能如此精微、细致地分析诸色法、心法、心所法,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诸缘),并且能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并非属于弟子的范畴,而是佛陀之智的领域,所以,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阿毗达摩”源自佛陀。佛陀对沙利子长老开示了“阿毗达摩”的法要,而现存的《阿毗达摩藏》则是沙利子长老对此法要的进一步阐释。

  佛陀在世时就已经出现了阿毗达摩的论母(Mātikā)。我们在经典中常会看到,佛陀在世的时候有几种人是专门持诵圣典的,有称为“律藏持者”是专门背诵《律藏》的,还有“经藏持者”或者是只诵持一部的“长部诵者”、“中部诵者”、“相应部诵者”等。还有一种是专门持诵论母,也就是背诵阿毗达摩纲要的“持论母者”(Mātikādhara)。在佛陀在世时,阿毗达摩主要是以论母的方式流传。在第一次结集时,将论母编在《小部》里6。一直到阿首咖王时代的第三次结集,七部论才最后定型,编集为《法集》《分别》《界论》《人施设》《论事》《双》和《巴他那》。阿拉汉马兴德等传到狮子洲的论藏,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阿毗达摩藏》。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利语三藏经典与阿毗达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