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丹麦学早教

本文为爱贝睿7月分享文字稿,有部分修改。

​从 2019 年四月开始,我参加了安徒生幼儿国际师范学院的访学项目,在丹麦生活学习了 12 周,主要内容是丹麦的教育体系尤其是早期教育、社会文化制度。在丹麦的学习、参访,跟教育工作者们交谈、参访幼儿园以及教育机构之后,我总在想:

丹麦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之一」的国家,是如何理解童年、看待儿童的?从教育生态的角度看,从国家、社会到学校、家庭,具体到某个儿童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家长,他们是如何落实这种教育理念的。

那作为中国父母和教育者,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什么?有没有办法转换到自己身上呢?以下就是我的(部分)汇报。

01 | 国家级催生

谈论孩子的问题,不妨从最初的起点开始。丹麦政府一直孜孜不倦地鼓励国民生育孩子。2013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丹麦的总人口是 560 万,2013 年新生儿出生率达到了 27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每个家庭只有 1.7 个孩子的出生率。怎么办呢?

2015 年,一家叫 Spies Rejser 的旅行社发布了三支系列公益广告,叫「Do It For Denmark」。广告声称,经过研究,10% 的丹麦婴儿是在母亲和父亲在度假期间受孕的,因此旅行套餐面向适龄夫妇、或是渴望有孙儿的祖辈,如果父母证明假期成功怀孕,他们将赢得三年的免费婴儿用品,还有可能抽中全家出游的度假礼券。这三支名为「Do it for Denmark」的广告片展现了丹麦人的幽默——比起北欧其他国家,丹麦文化可能是相对爱开玩笑的了,他们甚至专为丹麦人的幽默历史专设了一座博物馆。

丹麦拥有世界上最大、据称也是最优质的精子库。走在哥本哈根街头,有时就能碰见这辆叫克瑞奥斯(Cryos)的精子银行的专车。这家公司成立于 1987 年。捐献者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健康检查与精子质量测试,且多是年轻的大学生,金发碧眼,身高均在 1.8 米以上,精通三国以上语言而且都是运动员或音乐爱好者,持有至少大学本科学历或者更高学历。它还将 90% 以上的丹麦精子出口到其他欧盟国家。

我们国家近年来也开放政策、鼓励国民生育,但要养好一个娃,作为父母亲就有很多方面要考虑:一边要工作,那陪伴时间足够吗?丹麦人以「工作生活平衡」著称,我接触过的女性也大部分在职,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另外还有,照料者的专业程度、经济支出、教育成本与回报……这些都需要国家、社会、家庭通力合作,以减少后顾之忧。

02 | 爱、时间、钱

早期教育普及和多样化选择

丹麦怎么解决国民生养孩子的后顾之忧呢?我总结下来,养孩子不外乎是三样:爱、陪伴时间和钱。

在时间上,丹麦母亲享有「产前 4+产后 14 周」的孕产假期,父亲则是 2 周的产假。这部分产假和咱们国家的标准是一样的。不过呢,除了前面说到的这些假期之外,丹麦父母还有额外的父母共享的 32 周假期——这 32 周的时间,可以由夫妻双方商定共用。

当代丹麦家庭,大多父母双方都上班,也不跟祖辈一起住。全职妈妈的比例是相对很低的。由于32 周父母双方共享的育儿假,你可以在工作日在街头看到不少「拿铁爸爸」,就是几个奶爸坐在街头咖啡馆端着拿铁聚众带娃,与此同时,孩子的母亲可能正在公司奋(解)斗(放)哪!

丹麦这样一个高福利国家,意味着用高税收来支撑社会福利体系,要求最大限度地解放国民的劳动力。二十世纪的 60、70 年代,政策鼓励年轻母亲从家庭中解放出来,投入更多精力到劳动力市场。相应地国家就要给以养育相应的保障和支持,幼儿教育事业就是从那时候全面普及起来了。北欧早期教育的传统是「托幼整合」(Educare),理论上26 周的宝宝就可以送托儿所了。

目前丹麦的 3-6 岁的孩童于托儿所或幼儿园的入学率为 98%,世界范围内排在前列。对于特殊需求的儿童及其家庭,公共资源也会有大力的倾斜。例如一个幼儿园孩子如果有社会交往方面的困难,幼儿园老师可以向市政提交申请,请求专家定期来为孩子做辅导、带孩子做小组游戏,甚至专门的机构叫 Family House 会发起定期的家庭治疗项目,与家长和老师进行三方合作,看如何帮助这个孩子克服当下的困难。

每个孩子都背着一袋子钱

钱的问题,学费大部分是由政府补贴,家庭出的学费大概占 1/3,约为家庭收入的 10%~15%,以我参观过的私立幼儿园为例,幼儿园每月学费在每月 2700~3200 人民币之间,公立园所、董事会运营(非盈利机构)、私立机构(盈利为目的)的收费差别也不是特别大。

政府给孩子的教育补贴,是跟着每个幼儿走的。有位老师形象地比喻为:每个孩子一出生都是背着一袋子钱。所以不管是搬家转学、还是从公立园换到私立园,家长都无需全额负担学费。而且,教育补贴还会根据每个家庭的收入情况有所调整,保障孩子能接收适宜的照料和教育。

日托法案规定,26 周大的孩子就可以日托了。你可以选择社区里的日托家庭,一般就在同一个小区里。就是把孩子送到某个家庭,由日托妈妈来照看,法律规定,一个日托照看者,不可以带超过 5 个孩子。家庭里面的环境安全也是经过当地政府和社区考核的。

另一种选择是日托所(Vuggestue),以 3 岁以下的孩子为主,也有一部分是 3 岁以上,属于应该进入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第三类就是保教一体的幼儿园了,也是我们在丹麦参观过的大部分幼儿园的形态。它会有两个部门,小小孩和 3-6 岁的孩子有相对独立但连贯的空间,有混龄活动的机会。

何谓「给孩子最好的」?几个片段

最后是「爱」的部分了,这是最重要的部分,但它又是那么抽象,这里我想用几个自己亲眼看到、经历的小片段来展现。

到丹麦走访幼儿园,我一方面听园长介绍这些数据、宏观情况;也能亲眼瞧瞧忙忙碌碌的孩子们、老师们的状态,观察孩子跟老师之间的互动。

到达丹麦的第一周,我们到一所叫克莱蒙的私立幼儿园参观 Jytte 老师的戏剧幻想课堂。这位老师自 1985 年起执教,探索如何将语言、运动、音乐结合起来,最后她遇到了制作童话戏服的 Lisa Van,于是她们开始合作,在幼儿园投放戏服,在简单而舒适的道具服装的辅助下,孩子们很轻易地就进入幻想世界,在童话故事的框架里展开跟他人的互动。我们的观察的那场游戏,并不事先设置故事蓝本,但 Jytte 老师一开始请每个孩子选定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并且全程跟随情节的走向做必要的导引:例如:机器人不希望其他人拜访他的「家」,那么其他小孩该怎么请求才可以进入他的「家」?

我在丹麦学早教_第1张图片
* 图为Jytte 老师在克莱蒙幼儿园官网的个人介绍页。经谷歌翻译为中文

就在我们一行人、总共 16 个中国学生踏入教室时,Jytee 老师首先拿出一张 A3 大小的打印相片,举到每个孩子面前,给他们时间一一对比。我这才知道,为什么前一天校方要求我们合影一张了,原来是要让孩子们提前熟悉我们这些陌生的东方面孔,给他们以安全感;另一方面,照片、图像以及真实面对面的对比,也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对不同媒介传达的信息有更丰富的体验。

茶歇的时候,我们来到餐厅——师生会在这里共同进餐,发现那里的家具并不是像小人国一样迷你型的,而是适合大人的高度——有同学问,为什么不是设计成小孩子的 size?园长回答:因为老师分餐、收桌的时候要频频弯腰,会劳累劳损,所以他们宁愿配备有阶梯的高脚 BB 凳,这样孩子也能自己爬上去,老师也不用老是弯腰工作。这个细节,让同行的国内幼儿园一线老师颇为感慨。随后,我们还发现了教师休息空间里摆着自动按摩椅,看上去就很舒服的样子,每个员工但凡需要,都可以使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部的李敏谊副教授就谈到过:北欧幼儿教育和保育传统:鼓励游戏、人际关系、理解世界的好奇心和渴望,认为在共同建构的环境中儿童和教育者都应受到重视。北欧国家一贯反对过早地将正式的学习标准引入儿童的生活,因为这些标准存在破坏童年、限制儿童自由发展的危险,这一观念与 “入学准备” 取向对比鲜明。说到这个,我要回到前面的给孩子「时间」上,丹麦幼儿是有一个「0 年级」的,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相当于我们的幼小衔接阶段。我们看到,丹麦小孩的「熟成期」要比我们的长得多,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间隔年」,专门用来习得小学生活里的节奏、纪律和学术准备。同样的间隔时光,在初中毕业后也有一次,叫「10 年级」,然后再根据志愿和分数进入三种不同类型的高中。但这里我只谈及早期教育的部分,不展开。

丹麦小孩如何学习?

无可否认,孩子需要学习。如果不是由几岁几岁就要掌握多少个英文词汇量之类、标准化的学术表现来衡量,那丹麦的幼儿学些什么呢?他们又是如何学习的?

在博恩瑟公立幼儿园,我们在园所里遇见了一个一岁多左右咬着奶嘴的小女孩,摇摇摆摆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不光是因为她可爱的姿态、自得的神情,还因为她的裤子穿反了。「不用把她穿反的裤子纠正过来吗?」老师说,这个孩子是第一次成功地自己穿上裤子,作为老师,她不会去「纠正」她甚至帮她「穿对」,而是蹲下来大力地夸赞她:你做到了呢!很了不起呢。

从这个孩子穿反裤子的例子来说,在她刚刚会自己穿衣服的时候就急于纠正,在老师看来是一种「越权」,那会剥夺了她的的体验;至于「穿对没穿对」这个事,留待今后让她有机会观察别人是怎么穿的,反观自己应该如何穿,再加以修正,这才是「赋能」和保护孩子自主做事情的做法。

紧接着,这位老师提到了丹麦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克尔凯郭尔。克尔凯郭尔有一个观点,「个体拥有属于他自己的独特体验,是一个人存在的方式」。每一个体将从体验之中获得对自身潜力的真切感受。我当时是比较惊讶的,因为一个幼儿园老师随口便论及哲学,且如此清晰坚定地表明她教育决策背后的理由和动因。随后,我们又顺势聊到了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学习、再教育等话题。

这虽是一个小切口,但足以窥见教育的水准和品质。在大多数丹麦人眼里,把孩子交给专业的教育者,高质量的园所,是比祖辈抚养,甚至自己全职带娃更优的选择。


在另一所以农场和绿色生活为特色的农场幼儿园,我们和孩子们度过一段静谧的午休时光。3 岁以下的宝宝们在各自独立的婴儿车里睡午觉,当时室外气温是 10 度左右,大人们穿着单衣加外套,在户外活动的大孩子穿着连体防风服。而一两岁的小宝宝们呢?他们正在有屋顶(有些在走廊)午睡,一个宝宝一辆婴儿车,各自独立的蚊帐和被子。有些婴儿车甚至还配有小台阶,小宝宝就可以自己爬上车午睡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同学都会问「他们不冷吗?不会感冒吗?」幼儿园园长耸耸肩回答道,「这大概是丹麦的传统吧,我小时候也是在户外睡午觉的,几乎所有丹麦宝宝都是在户外像这样午睡。你瞧,睡在户外能有新鲜的空气、能听见风和鸟的声音,这不是更棒吗?」

三四五岁的孩子则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休息或不休息。他们在偌大的、布满了野草和野花的小山坡上三两玩耍,有一两个孩子依偎着午间值班的老师,静静享受着温暖的拥抱。

这几个小画面,看似平淡无奇,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知道你能否透过这番讲述在脑海里勾勒出那个画面呢?不知道你对这几个观察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

爱孩子,就是支持他、给予他好的东西。问题是如何定义「好」?从我的参访经历和老师们的传达来看,丹麦人心目中的「好」,是注重让孩童亲近大自然,自由地游戏。他们特别强调孩子要拥有各种各样的、丰富的「亲身体验」,跟照料者建立安全、信任、平等的关系,怎么跟同伴一起玩、一起商量、一起解决冲突。集体互动,建立对自身的认知,学习跟其他人打交道,发展社会交往的认知和技能,是丹麦的幼儿教育特别强调的几点。

作为照料者,陪伴孩子的大人,教师、父母,我们怎么做才能给他这种「好」?换言之,大人们负有怎样的责任?我们为孩子营造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这些行动背后的动因和理由是什么?我个人觉得,不仅仅是看别人怎么做、如何做到的,最好还能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换言之,尝试去探寻「Why」,可能更容易理解他们的「How」,以及探索属于我们自己的「How」。

03 | 大人们的共识

儿童的学习,以游戏为本

2018 年,丹麦日托法案经过修订,重新确立了游戏 (PLAY) 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为什么说是「重新」?

这就涉及人们对于「童年」、对于儿童发展的理解。总的来说,北欧国家幼小衔接的目标更为宽泛,强调儿童的健康幸福(well-being)和外界支持,而英美主流话语则更强调儿童自身的入学准备( Readiness for school)。

北欧的保教传统是注重「最好童年」,它看重童年的自然性、民主、平等、自由、团结。在这种视角下,托幼机构/幼儿园就是儿童生活场所的一部分,重点关注儿童的幸福感和社会性,孩子在与大人互动、与同伴互动中学生存、学做事、学求知求真。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这个传统受到了英美强势话语的挑战。在「入学准备」的取向之下,幼儿园是学习与教导的场所,尤其重视认知领域的发展,为今后正式学习做好准备。跟老父亲老母亲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丹麦眼看着邻国芬兰年年 PISA 成绩第一,心里不焦虑是假的。然而怎么调试传统观念与竞争态势?我们需要考虑对童年价值的珍视、社会发展的态势趋向、经济产业、劳动力市场、自然资源等多方面因素,丹麦社会的教育取向也经历了多方的扭力和调试。

2010 年的时候,丹麦试图在学前班推行强制性的语言测试,来检测孩子的入学准备程度,但遭到来自教师、父母、乃至政府官员等多方面的强烈抗议。

而 2018 年对日托法案的修订,也折射出丹麦社会在多方争议中,对于儿童学习成长的理解和确认。他们说:游戏是孩子的权利。游戏是孩子的学习方式。大人尤其是早期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学会玩,并且学习怎样在游戏中支持到孩子的六大领域的发展,分别是:社会性发展、语言与沟通、感官与身体运动、文化与审美、自然科学和户外生活。

我们的专业课老师 Gitte Bork,执教于欧登塞师范学院的社会教育系。她告诉我们,怎么玩,也是当前丹麦的幼儿园老师面临的一大挑战。目前乐高基金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研究网络和实践者网络,为儿童营造优质的「玩中学」的环境。儿童的游戏并不需要利用很昂贵、高大上的设备,北京师范大学的张燕老师,围绕进城农民工子女所创办的四环游戏小组,就是中国本土的一个很好实践。

前面提到对于「童年」和儿童发展的理解,丹麦教育研究界也一直在尝试厘清和确立教育的价值立场所在。奥胡斯大学教育学院的 Stig 教授认为,丹麦早期教育的三大价值基石是:Care(关爱),Democracy(民主),Discipline(纪律)。北欧的研究者正在积极应对这两种模式间的冲突,寻找理论和实践上的方法以便结合看护、养育和“入学准备”等方面。

我在丹麦学早教_第2张图片
*本图根据丹麦日托法案儿童发展领域内容制作,许豆浆绘制

那么,爸爸妈妈作为教育者,我们自己的价值立场又是什么呢?我们的教育行为背后的基础又是什么?这不是一个容易解答的问题,我们在忙碌的日常生活里也甚少有机会去触及,但是蛮值得想一想的。这也是丹麦的幼儿园园长、老师们用他们的一言一行传递给我的。

公共空间,儿童友好

在公共空间,处处可以见到社会环境对于儿童的关怀。

各个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像是丹麦国家博物馆、奥胡斯当代艺术博物馆等,一定会设有儿童活动中心,专门为儿童设计适宜的活动和导览。尤其是位于哥本哈根的科学中心(Experimentarium),被时代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值得的 100 个去处之一」。科学中心的负一层有专为 1~5 岁幼童开辟的「探索森林」(miniverset)。在精心而优良的装置设计下,即便是刚学会走路的小宝宝都能触碰,搬运,钻过隧道,调动全身感官去探索风、影子、人体骨骼,模仿大人在医院、农场、建筑工地工作。我在一块显影板前跟一个小宝宝玩了许久,因为当我们在屏幕前做动作时,屏上会实时显示我们的骨骼活动。我们都变成了骨头人!衣帽间、餐饮区、婴儿车停车场、哺乳间、舒适的阅读角落一应俱全。

但凡有公共的活动,像是全民跑步活动、公共集会或游行活动,都会专门开辟一个角落,这里放的是给孩子们玩耍的的游乐设施。我路过奥胡斯、斯德哥尔摩的市政施工工地,这里通常被墙板围蔽起来,但都能看见围蔽墙上会留出三个高度不等的透明窗口,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他可以透过小窗瞅一瞅:这里是在干什么?进行得怎么样了?

我在丹麦学早教_第3张图片
*摄于欧登塞某小学。这里原来是停车场,校区扩建后经设计师改造为游乐场
我在丹麦学早教_第4张图片
IMG20190618110554.jpg

在丹麦学习的尾声,我遇见了一位专业的儿童游乐场设计师。各位家长朋友,你也可以重新审视你家孩子的活动范围场所,包括小区、学校、附近的公园,是否能满足孩子以下的游戏需求?以一个幼儿园的游乐场为例,孩子需要有:身体运动的区域,安静待着的角落,(老师组织)活动的场所,如沙水区、荡秋千区、森林区(栽种一些矮灌木、花圃也是可以的),自由玩耍的区域以及自行车道——丹麦是个热爱自行车的国家。

在她的引领下,我尝试着以空间设计师的视角去评估一个游乐场地是否适宜孩子开展游戏和学习。我们也自己动手制作了想象中的理想游乐场,看着设计图纸,想象着孩子们在这里会怎么玩耍,想着都开心!

对我来说,这段结合头、手、心的学习经历,不仅可以体验到丹麦课堂里注重头脑、动手、情绪整合的学习方式,也提醒了我:即便只是一方小小的区域,也有可能注入对儿童的关注关心和支持,考虑着孩子的视角、孩子的需求,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丹麦孩子常玩的游戏

丹麦的小宝宝人手一件防水防寒冷的连体服,每天外出就穿上,风雨无阻。跟芬兰类似的,森林资源丰富,攀爬、滑索、树屋,被认为是培养孩子勇气的好方法。甚至,有时候故意让孩子在森林里迷路!当然,是在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

就像我们知道孙悟空一样,我们对安徒生童话里的人物——小美人鱼、笨蛋汉斯、打火匣,丹麦孩子都耳熟能详。无论是在幼儿园、博物馆还是奥胡斯市民文化中心,我都看到专为孩子设置的角色扮演角落。这里提供戏服、穿衣镜、换衣间,孩子披上戏服,变身国王或小动物,很快就进入幻想之境。在安徒生的故乡欧登塞,整个夏季都是关于安徒生的文化活动,童话故事会、戏剧快闪、街头演出、花车游行都特别受孩子的欢迎。丹麦孩子的玩耍活动还有:

  • 户外生存(童子军):徒步、生篝火、认识动植物、采摘、烤面包和 pancake
  • 水上游戏:坐着小船出海捕鱼、到海边徒步、皮划艇
  • 体育运动:骑车、骑马、足球、手球、排球、室内曲棍球、冰球
  • HYGGE:传统的丹麦小确幸。咖啡、玩音乐、温暖的烛光、社区家人朋友在一起……
我在丹麦学早教_第5张图片
* 海边的栈道 Sankt Clemens Bro。豆浆摄于奥胡斯

04 | 丹麦何以成为「童话王国」?

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

丹麦曾经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置身其中跟看到媒体的报道感受还是挺不一样的。骑车在小镇乡间,我看到一栋栋房子的院子里都竖着丹麦国旗,一开始还以为那是政府部门的办公楼,后来才知道就是普通的民居。每逢孩子生日或是毕业庆典,丹麦人的庆贺方式除了吃传统甜点,还会布置上国旗。在路上遇见散步的、遛狗的人,即使完全不相识,即使你是东方面孔,也能收到迎面而来的微笑。车子通常让着行人和骑车的人。我在火车站买票,人工窗口停了,鼓起勇气请路人帮我刷信用卡买票、我再返回现金给她,对方也一口答应,还帮我指引该怎么搭车……这些友善的行为,都让人感受到安全,有种被疗愈的感觉。我可以想见,一个身处于这样环境中的孩子,他/她的安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个体有力量:以垃圾分类为例

我在丹麦学早教_第6张图片
* 宿舍楼门口的垃圾箱子。摄于北菲茵学院

曾经担任过文化部秘书的 Lars 先生也是我们的老师之一,他谈到:丹麦的好多小项目虽然不一定成功,但是它们没有消失,所有小项目带来的体验、感受和思想慢慢聚集起来,对社会发生作用。最近垃圾分类的话题在国内非常火。我就以资源回收为例,来看看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动怎么做。

  • Gyldensteen 海滩(Gyldensteen Strand )。4月 28 日,绿色骑行的老师 Jacob 带领我们到附近的一片自然景观徒步,这里叫做 Gyldensteen Strand,是菲茵岛最大的「重建自然区」,占地 616 公顷。这里的居民曾经「占领」了这片海边的土地,他们建造了巨大的水泵,把海水抽干,在露出的海床上耕种、畜牧。但是这里是海鸟、海鹰、海豹的传统栖息地。
我在丹麦学早教_第7张图片
Aage Villiam Jensen(1911~1986)

这个基金会背后的男人叫Aage Villiam Jensen,小时候是个木匠学徒,30 年代回到丹麦做木屋木匠,60 年代在哥本哈根发展连锁酒店、住宅物业,1969 年退休后,他开始致力于自然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并创立了基金会。这个叫Aage V. Jensen Naturfond的基金会买下了这片地区,修建骑行路线、徒步栈道、观鸟塔,将它变为自然教育基地,每个周日 1~3 点都会向公众开放,有志愿者导览,也可以在室内博物馆认识本土的鸟类、鱼、昆虫、石头,以及它们如何体现了冰河时代以来的地质变迁……

我在丹麦学早教_第8张图片
image

上图中的工作间,属于一个叫Remida的机构。这是一个基于瑞吉欧教育方法的回收资源创意中心。他们跟工厂合作,收集一些清洁无害的废品,像是纸张,纸板,陶瓷,油漆,绳索,皮革,橡胶,木材等……这些在工业生产「没有了价值」的物品,在Remida中心,却可以用作创意材料跟教学素材。比如我们领到的任务,是在鞋盒子里创建一个场景,表现「相反」的一组概念,例如,明与暗、贫穷与富贵、开心和难过。这些抽象概念对小孩子来说可能一下子不好理解,但通过动手建造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场景,在选词、选材、讨论、搭建、展示、点评中,参与者能一步步地拓展对于概念的认知。如果语文课教反义词的时候能这么上课,我猜我是不愿意下课铃声响起的!瑞米达向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开放,他们也定期举办跳蚤市场、教师研讨会,探讨如何在动手中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他们还跟市政部门合作,让孩子参与到节能城市设计中来,争取公共空间来展现孩子们的创想。


我在学校选修了一门课叫「自然食品与食物政治」,在结课反馈的时候,我问我的丹麦老师 Alma:学习这些环境生态、土地主权甚至难民这么大的问题,该如何把它们转化为日常的实践?Alma 回答说,对她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花时间跟大自然待在一起。她说,生活在哥本哈根的人追求所谓的「自然、有机食品」,但他们可能根本没有时间坐在森林里,听着鸟叫的声音,感受风拂过脸庞痒痒的感觉。花过时间在大自然待过的人,就会跟自然建立起心照不宣的默契关系,他不会忍心破坏自然的和谐环境。

我听后说:哇,这个回答,真的很 Alma。

无需赘言,经过三个月的相处,我便能真真切切地从Alma她自己的行动言谈中,get 到这样的想法。而不是由谁来言说。那我呢?我力所能及的可能就是花些时间陪着孩子玩或只是待着,观察他当下的样貌,省思他的成长节奏……在孩子周围找寻那些「无需言说」但能被他真真切切所感受得到的东西。兴许是触碰到露珠的惊喜、观察到新芽的欢欣、是攀上顶峰的放松、是身边某个大人作为榜样、是在圆圈游戏中感受到了「我与他人关联着」……是真真地看见、摸着,是感受,是体验,是经由具身知觉、而后导向思维探究。

05 | 作为中国家长,我在想……

启示一:我可以更开心地工作和生活吗?

作为我个人而言,我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生活上,什么是我感觉到有能量的、舒服的?我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减少电子媒介和纯粹输入信息的时间,多积极地去反馈、对外发射信号,交谈、对话或分享。至少每周要跟孩子聊一聊「你在学校过得怎么样?有什么可以跟我分享的事情吗?」这次经历之后,我也切身感到能用英文跟不同国家的人交流的重要性,会有紧迫的心情想让我儿子学英文!但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我会再去筛选合适的方式,比如以交流为目的的(而不是一味追求纯正发音甚至表演性质)、有没有可能在日常生活里我跟他一起学习进步的——因为毕竟上课或校园里的时间很有限。

在一个异文化中做一个学习者,也让我体验到小孩子的学习体验是怎么样的。试想,一个未谙世事的小孩子,世界对他来说,不就像我身处异国一样新奇吗?知道新东西是开心的,越过了一小个困难的槛也是开心的,前提是你敢于将自己交给好奇去牵引,不惧怕走入那些不熟悉、不那么舒适的领域。像我们的专业课老师 Gitte,她第一次教中国学生,坦言开始也十分忐忑甚至不安,但真诚地交心、假以时日的共处和沟通,我们变得非常亲密、理解对方的文化,也开启了更多好奇和欢乐。

启示二:都说要给孩子更好的爱,那个「好」究竟是什么?

  • 亲近自然,多多陪伴,少用手机。孩子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

  • 孩子需要集体生活和更丰富的社群关系,信任、安全。丹麦人有 60% 以上都会参加某个俱乐部,例如足球、骑马、手工艺等。成年人也乐于担任志愿教练,以我的班主任的孩子为例,他参加的是足球俱乐部,每个月交 600~700 人民币作为俱乐部的日常运营维护即可,教练都是志愿者。这种形式既能让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合在一起,也能让孩子增多跟不同年龄、阶层人们的沟通机会。

  • 作为家长,首先我们是有责任给孩子相对清晰的价值引导的。但具体做法如何做?是可以有变式和商量余地的。跟孩子有平等对话。告诉他,他本人的经验是珍贵的、值得被聆听的。鼓励他多去真实经历,当然在安全保障下。

  • 家长能看到游戏对于孩子的重要作用。玩耍也并不意味这一定永远是「开心」,挑战和挫败也是成长契机。因为游戏也会有难度、有挑战,中间会需要跟其他小孩或大人互动、发生冲突,这些都是学习的机会。

启示三暨总结:良好关系是幸福之源

拥有 30 年执教经验的丹麦老师 Edith 告诉我们,北欧的早期教育受一个心理学家的影响非常深远。她叫 Anne-Lise Løvlie Schibbye,其著作就叫《关系》。总结下来是四层关系——

  • 与自己的关系:自主
  • 与照料者的关系:温暖,平等,被尊重
  • 与世界的关系/与社会的互动:安全,友善,从而产生好奇、愉悦的学习体验
  • 与大自然的关系:相处/置身其中感受,冒险,勇气

期待我们都有一种好奇、勇气和智慧,照料好自己跟孩子、跟自己、跟世界的关系,和孩子一起开启更多精彩的未知,一起去看更大的世界。

我在丹麦学早教_第9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在丹麦学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