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的元凶

霾的元凶

文:recycler

3/89,4322字

此刻,我们一起信奉阿加莎老奶奶、柯南道尔老先生。跟随着保罗、福尔摩斯。我们把霾的相关信息梳理清楚。

霾是最近这几年才出现的名词,以前听的最多的是雾,不过也很少见。每当起雾,白茫茫的一片,总有种孙悟空进了凌霄宝殿的感觉。霾的相关定义就不赘述了,随处可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霾的罪魁祸首是谁?开始发挥大家的推理能力。

霾有没有危害呢?无非就两种答案,无害或有害。

若是霾无害,研究其起因,研究其危害也就没有什么意义。至于带不带口罩,那也是个人习惯。就像我们平时喝的水一样,用杯子喝还是用碗喝,其实都一样,心理作祟而已。

若是霾有害呢?既然有害就要研究后果了。也可以分成“小害”和“大害”。所谓的小害就是类似于感冒一般的小毛病,难受几天,霾消散了,病就好了。所谓的大害,是对身体器官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影响生命质量,降低生命长度等等。虽然大害不至于像沙林毒气那样,立马倒地,也许会有几年或是几十年的潜伏期,种种恶劣后果都可以归为大害的范围。

无论小害还是大害,都是对人的伤害。这就需要引进另一个概念,宽容。

你骂我,我虽然心里难受,但是身体不疼不痒,我能原谅你。你扇我一巴掌,我也只是心里气愤一下,还是原谅了你。你拿着小刀,在我身上一片一片的割肉,也就是十大酷刑凌迟,我是原谅你还是仇恨你呢?人的大度总是有限的,只要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为了群体的和谐,老百姓也是懂得隐忍的。心里默念“不跟你一般见识”,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最可气的就是,屡次犯错或是犯了致命的错,这让老百姓如何谅解呢?人们大部分还都是凡人,还达不到如来和耶稣的地步。那些危机个人生命,危机人生安全的行为,人们是无法原谅的。这应该是常态。有些人连那小小的怨恨都要加倍奉还,更何况这谋杀之罪呢。

假如说,霾对人身的后果是小害。无伤大雅,没有太大的问题,人们也就谅解了。喝凉水还闹肚子,哪有不生病的。

假如说,霾对人身的后果是大害。这问题就大了。绝大数的人们还是爱惜生命,关爱祖国未来的。出了这档子事,除了气愤就是气愤。总得知道原因吧,总得有人负责吧,人们总得知道该埋怨谁吧。

霾形成的原因,有说是汽车尾气造成的,有说是工厂排烟造成的,有说是人类呼吸造成的。众多理由中,只有稍微动点脑子,就会把最后一条理由删除。全世界七十多亿人,按这理由,地球应该处于霾的控制下。形成霾的罪魁祸首是汽车还是工厂呢?

如果元凶是汽车,我们再往下推理。是车辆多的问题?还是油的品质问题?还是汽油燃烧不充分的问题?车辆多是说明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说明人们买车是为了提高生活节奏。油品低说明是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是为了盈利,以次充好。汽油燃烧不充分也可能是技术问题,就是无法制造出燃烧性能完全的零部件;也可能是人为的降低制造标准,降低成本,也是为了盈利。如果汽车是元凶,最终还是归结为人们想过好日子,想获得更多的收入;企业想节约成本,想获得利益。当然技术不足也可能是其中一个理由。说简单点,用了半吊子的技术就想达到世界领先产品的利润。

如果工厂是元凶,为什么要排出这么多的烟呢?关键还是成本问题,多安装一套几千万的除尘设备,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只能把这部分钱分摊到产品中,必然会提价。有两个一样的商品,一家是有除尘生产的十元钱,一家是由无除尘生产的八元钱。有脑子的顾客都会明确买哪一个?有没有除尘,有没有排烟,对于消费者都是一样的。消费者看重的是质量和价格,既然质量一样,当然选价格便宜的。或者说,两家企业的产品价格一样,只是有除尘设备的企业获得利润较低,没有钱如何谈发展?于是乎,增加生产成本的企业,举步维艰。那些靠着黑夜大量排烟的企业越办越火。企业要盈利,人们图便宜,工厂只能出下策。

其实吧,无论元凶是汽车还是工厂,都会归结为企业要发展,最终归结为人的问题。企业盈利后,企业员工才能涨工资,大批员工又刺激日常消费,整个社会经济循环增长,GDP“蹭蹭”的往上升。

我们都希望GDP越高越好。一个好面子的国家,什么都希望比人家强。体育要比美日欧强,军事要比美日欧强,经济要比美日欧强,凡事在联合国有面子的事,都要比别人强。要面子是件好事,可以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为了买个苹果手机,你就要努力工作才能有收入,才买得起。要想有面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体育投钱,进一个球、得一枚金牌奖励多少多少。军事投钱,要想外交部发言人说话有霸气,就得军事做后盾。刚看了一个新闻,韩国不小心发射六枚炸弹,经济损失三千万。六个二踢脚就这么没了,三千万打了水漂。这能买多少米饭,养活多少人。没办法,导弹飞机虽然属于损耗品,就得时刻准备着。不然哪来的底气在国际舞台上铿锵有力的“坚决反对”。经济方面的投入更不是少数,修桥修路,扩地建房,要不然怎么降低房价。国家投了几万亿用于建设,这都是钱啊。没钱哪来的发展?

长话短说吧。要想在世界上出人头地,就得花钱。要想在各个方面高人一头,就得花几倍的钱。不管是GDP还是GNP,还是增长率,我们都要和人比一比。国家有面子,人民也有面子。要不然新闻联播采访路人都是难以掩盖的喜悦,“感谢政府感谢国家给我们带来好日子,我们很自豪。”GDP是世界前列,但是人口众多,人均GDP还是落后的。国家有了面子,人民也要面子,我们也要洋房后花园,我们也要香车宝马,非要向美日欧人民看起。如何看起?收入上就要提高,还是要大幅度提高,要不然这一辈子就看不到希望了。进而也就是要求企业利润也要大幅度提高。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美国一部手机成本一千,中国一部手机成本八百。性能参数一样一样的。是如何做到降低成本呢?可以考虑很多层面,其中可以从生产上找问题。之前听了比亚迪的创业史,就是减少了生产线的某一环节,从而降低了成本价。比亚迪创业史算是正面的例子,用了智慧和思考缩减了程序。任何人都不笨,只是想到的办法不同而已。有些人利用科技,有些人利用减员,有些人就想到通过污染环境而达到减成本盈利的目的。这样做最为简单、实效,自学成才,包学包会。就像刚才苹果手机一样,为了表面的面子,努力工作是正途,卖肾卖身的那就是属于歪门邪道了。卖肾卖身还对身体有害,排放点废气,大家均摊,带个口罩,咳嗽两下,相安无事。

我们感叹我们的军事、经济、体育、政治世界前茅,有收获,就要有付出。人民爱劳动,爱科技。只要有能力,必会有所收获。关键,一是赚的钱就那么些,只能用于某一建设,要都想出人头地,就需要赚更多的钱;二是我们的能力与收获不成正比,收获要与美日欧看起,技术科技能力却差一大截。怎么破?只能牺牲自己的部分利益。

空气,就是在我们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追求世界第一所牺牲的资源。又想获得高收入赶超美日欧,又想空气清新自由呼吸。现阶段这可能吗?两者只能选一个,你选哪一个?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想高收入,我想要自然。可以!你得放下面子,别啥都和别人比较,工资不能比,衣食住行不能比,孩子不能比。只要不比,花点时间和精力,用于工厂和汽车的改造,改造投入分摊到员工工资,对工资就不能有太多要求。更甚至,弃厂还耕,企业员工改行种地。收入低,GDP降低,用于军事体育的投入就会减少。国家也就少了以前那股霸气。这样发展慢一点,空气就会好一点。钱赚得少,只要你能忍住你的七情六欲,就可以实现碧海蓝天!

有些人头脑清晰,信奉随遇而安,不追名逐利,为什么也要让我承受恶果。这一切都是政府的决策。政府选择了一条超过自身能力而无节制的社会发展道路,我们不跟政府一起背锅,环境污染就是政府的错。

然后呢?政府道歉,赔偿个人损失,归还我们的空气。政府道歉之后呢?人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要一句道歉就能谅解吗?道歉之后就能归于平静吗?

我们之前假设过,如果雾霾是危机生命的大害呢?我们还原谅吗?应该是不原谅吧。能反抗就反抗,能折腾就折腾。不让我好过,我也不让你好过。这又归到爱面子和宽容的问题上。日本和韩国政府经常在新闻上向人民下跪致歉,人们都不买账,更何况是危机生命的事件,人们更不能原谅。唯一要做的就是上街游行示威。倘若我们的有关部门承认,霾是由于政策文化等原因造成的危害百姓生命的自然天气,然后下跪道歉。人们会这么样?怨恨吧,敢怒不敢言,不怨恨吧,又咽不下这口气。真是为难。人们会为了自身利益,为了自己的面子,打心里埋下仇恨的种子。这种仇恨对一个国家政府来说是可怕的。

人民爱面子,难道政府就不爱面子嘛?政府也怕麻烦,也希望和谐。能不说就不说,能不承认就不承认,即使是再大灾害,过不了几年,就烟消云散,人们多活几年,少活几年,对于国家没差距,对于人民也没数。任何一个普通人,站在政府的角度看问题都会采用相同的办法。再者说,人民政府来自人民,既然政府是你我他选举产生的,人们就该承受政府的决策的后果。在你投出神圣的一票的时候,你已经为自己的未来做了选择。你有权不投票,有权投自己,没人拦着你。但是你得服从绝大数的意见,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意见,在集体决策时,服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提高了人民选择决策的效率。要不然看看美日欧,动不动示威游行,强烈反对,一项决策拖拖拖,最后错失了时机。制度各有利弊,暂时找不到完美的解决方案。

霾,是在经济生活中,你追我赶,牺牲自然资源造成的。我们本可以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和朝鲜人民一样简衣缩食,专心发展军事,经济慢慢发展。我们国人骨子里又不服输,又爱面子。这么大的土地,经济军事政治怎么能屈居他人之后?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能有带鱼吃,才能有裤子穿。发展才能建更多的楼房,房价才可能下跌。发展才能买得起武器保家卫国,才能在世界上挺直腰板。

霾的元凶是谁并不重要,并不是指那一台汽车,也不是指哪一家企业,也不是指哪一个人。霾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行为结果,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真要是较起真,每个人都为霾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你有没有买过低价的商品,就有可能是从黑作坊生产的,这就是助纣为虐;如果不知道是黑作坊,你有没有在自己的工作中偷工减料,你这么做别人也这么做;如果不是搞生产的,那你心里有没有一种想法,少投入多拿钱,你这么想别人也这么想;剩下的不计报酬热爱工作热爱环保热爱自然的优秀人士,又有几人?在我们身边又能看见几个?说点再近的例子,垃圾分类,又有谁能准确无误的分清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资源?周边人没有人能说清楚。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对不起这些人,你们是少数派,少数要服从多数。既然都不懂环保,何必五十步笑百步呢。既然大部分都是凶手,何必分出破坏大小呢?就像东方列车谋杀案一样,每个人都给大自然一刀,也分不清谁是凶手。

霾来了,不用恨,不用怨。也不用找后果,也不用埋怨谁。我们多想想如何解决这个雾霾问题,其他的问题想也没用,徒增烦恼。说句不好听的,个人造孽个人担。

~~~~~~~~太长不看~~~~~~~~~

简版:蝴蝶效应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霾的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