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迷上了《人民日报》

前段时间,大姐铁树凝给我发了《人民日报》的小程序,我喜出望外。这份报纸的确好,但是官方app新闻迭代太快。而我们精神饥饿想要吃粮食的时候,往往没法翻篇。这么说看起来有点矫情,要知道这份报纸的意义:他公费汇聚了超级体量的智慧结晶,也许澎湃、新浪、网易新闻搜集了一些噱头,但是自身的资源决定了无法与国家级的报纸抗争,船小好调头是好事,但是巨无霸毕竟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方向正、雷达猛、挖掘深、航速快、覆盖广。

近期《我不是潘金莲》的作者,著名作家刘震云到俄罗斯参加活动,《人民日报》做了报道,请看下面原文:

谈及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刘震云自有一番见解。”在各种各样的交流中,最节省成本的交流,就是文化交流。书籍正是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载体。”“打开一本书、一本文学作品,马上能知道书中的民族是怎么喝水的,怎么吃饭的,怎么谈恋爱的,甚至怎么生孩子的。他们的形象、性格就能立体起来,情感、灵魂也能大体感受得到。”
文学作品特有的趣味感,在不同民族国家的传播力更易体会。”好比你吃俄罗斯的一种包子,会不由自主地想与中国包子比较。那种比较的趣味感与滋味感,令跨文化的交流充满了诱人的滋味。

我很同意刘震云的说法,看了《包法利夫人》对于法国19世纪初的乡土人情有了基本理解,看了约翰欧文《独居的一年》对荷兰的红灯区会有初步的认识;《丰乳肥臀》简直是中国近代风云际会投射在农村大地上的缩影。让我们继续看《人民日报》的介绍:

文学作品翻译成外国语言向异国传播,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不可避免。
比如《我不是潘金莲》译成各国文字后,书名根据不同的文化有所改变。英语版名为《我没有杀死我丈夫》,法语版《我不是一个荡妇》,瑞典语版是《审判》,德语版和荷兰语版是《中国式离婚》。
差异不可避免,但人的基本情感仍是相通的。刘震云曾在很多国家朗诵过自己的作品,他发现,人们的反应大体一样,该感动的时候会感动,该笑的时候会笑,该沉思时也一样沉思。

上述文字算是给我的科普了,没有想到《我不是潘金莲》的国外翻译有这么多花样,趣味多多,如果翻译成更多文字,也许还有更多的新奇。其实书名很重要,有时候琳琅满目的图书放在架子上,有个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名字,就很让人耳目一新,刘震云也深谙此道,所以最新作品叫做《吃瓜时代的儿女们》。


《人民日报》让我涨知识。之前从不知道啥是塔西佗陷阱。看了《用中国话语解释公信力问题》后,有了一定理解。

塔西佗陷阱源于古罗马执政官塔西佗所著历史书总的一段表述:“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按照现在网络上流行的理解,所谓的“塔西佗陷阱”,就是当政府丧失公信力后,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人们都认为它是在说假话、做坏事。有不少西方媒体喜欢在评论中引入这种说法,并将矛头指向政府。当然,要求政府改进治理方式是正常的,但是任何矛盾都不可能只有一个方面。政府公信力问题也存在多种复杂因素,很多时候并不是政府尽力做好了,群众就一定会认同。这也与社会观念、大众共识、媒体引导有很大关系。

很多文章具有思辩性,比如张炜的,看着费劲,努力看下去就会有收获。我觉得《用中国话语解释公信力问题》这类文章,就属于思辩类型文章,看了不光提高思考能力,对于扩大视野也有裨益。


《骑好军民融合的“共享单车》(金台点兵),乍看上去,明显的标题党,但这个商品化时代,题目就好比衣服,时间宝贵,能吸眼球等于成功了一半。我也来一次庖丁解牛,把文章每一段抽取出来看看有没有干货。

(一)共享单车蕴含的“需求对接,资源共享”理念其实也正是军民融合的应有之义。

(二)军事领域的竞争,实质是创新能力的竞争。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经济与国防、军用与民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耦合程度也越来越深。

(三)如今,我国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转变,这都为军民融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四)尽管科学技术在最终应用上有军用和民用之分,但科技的源头是不分军民的基础理论研究。

(五)骑好军民融合的“共享单车”,还要拓宽融合的领域。

(六)富国才能强军,强军才能安邦。

看完我傻眼了,很普通的一篇文章,干货不太多,但是欺骗我点击了,为啥?标题起得好啊!所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盲从,但是可以吸取经验,争做正向标题党,就如上文一般。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给你介绍对象,两个选择,一个叫做如花,一个叫林志玲,你会选择和谁见面? 一个叫做二娃,一个叫做吴承恩,你会和谁相亲?名字虽然不起决定作用,但可能是块敲门砖。网络文学主角可能叫慕容吹雪、欧阳燕南,或者叫做王大拿,如果是浪漫题材,显然前者更胜一筹,后者很俗气。

我再次迷上了《人民日报》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民日报》具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担当,很多微信公号根本不愿意负社会责任,发表一些很低俗的文章吸引眼球。但是《人民日报》有很强大的审核机制,具有不可动摇的正面舆论引导能力,在大是大非上有定海神针的作用,我老师曾经说,现在历史很火,但是历史系很尴尬,不好就业。很多新闻媒介只管给你提供甜食,根本不管有无营养,不考虑新闻价值的半衰期,而《人民日报》刊登文章的半衰期极其漫长,具有久久为功的特质。比如它的驻美国记者吴乐珺采写的主标题为《南京大屠杀题材纪录片首次在美国主流媒体播出》,副标题为《希望有更多人知道并铭记这段历史》,文字深刻却不想出彩,甘愿以冷峻的字句告诉我们事实:

“血色弥漫的南京城,最后一批外国记者离开时,目睹了怎样的屠杀和劫后空城的场景?他们如何冒险将记录日军暴行的影片带出南京并传播于世?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是如何接收和保护中国难民的?中美合拍纪录片《南京之殇》用故事化的结构形式,情节化的表达方式讲述历史史实,还原了发生在80年前外国人眼中的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真相。

看完介绍我就火速找到了视频,希望以后都看几遍,让自己学会感恩,不要纠结于小事,因为和1930年代死难的同胞相比,活着就是难以企及的大幸福。既然活着就该活出精彩,用汗水、奋斗,努力寻找两辈子的精彩,用众志成城的斗志,复盘思索、砥砺奋进,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12月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勇于突破人生的边界》,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我忍不住要敲打出来和你分享: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这是杨绛先生96岁时,于《走到人生边上》一书前言里写的话。从价值的坐标出发,人生边缘的确并不意味着终点。探索人生的价值,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一个人跋涉的远近,最终取决于能不能突破人生的边界。

这段文字仿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一上来就轰鸣,把层次提升上去,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开始就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其实这篇文章完全是议论文,但是精彩异常,我们继续欣赏:

“一位大学教授,每逢开学都这样向新生讲述学习的意义:如果把人类截至目前的所有知识围城一个圆,那么每个人的学习经历,就是从圆心向外不断伸展的过程;直到有一天,党顺滑的边缘有了凸起,就意味着稍稍延展了人类知识的边界..............
哲人有言,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扬帆远行的哥伦布,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双眺望远方的眼睛。从某种意义上所,人生并非由窄变宽、由急变缓的河流,更像是奔腾在崇山峻岭间的小溪。与其在看似停滞的人生边界处踟蹰不前、哀婉叹息,莫如果敢地迈开脚步,张开双臂去迎接前方的机遇。
“长跑运动中有”极点“概念,意即跑步中会出现呼吸困难、情绪低落、全身乏力等症状,但在熬过了临界点之后,跑步者将迎来”第二次呼吸“,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很多时候,我们常在抵达边界前就选择了放弃。在人生边界上敢于突破、奋勇前行,我们才能越过一个又一个”极点“,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写的太棒了,把我迷得颠三倒四的,忍不住几乎全文打出来了。

最后我们温习一下近期《人民日报》的好标题:

《稳中有进,一份提气的成绩单》《基层调研,岂能被“安排”》《中国“神器”,打通生命河》《莫让行贿药企“以小博大”》

好了,我要去做家务了,不能再继续写了,明天再唠嗑。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再次迷上了《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