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而行,实现跃迁(2)

相比于过去,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看起来机会不断在增加,但实际上机会却变少了的时代。哪怕是更新迭代速度最快的移动互联网行业,BAT以及各自旗下的各种App几乎占领了我们手机流量的80%以上,而剩下的成千上万的App则细分剩余的20%的市场。今天是一个机会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处处有机会,就是处处有竞争。当资源丰富的时候,选择的能力比执行更加重要。我们更加需要一种深思熟虑后再做选择的能力——要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专注力:只打甜蜜区的球,专注于高价值区域

巴菲特,全球最著名的股票之神,关于他在投资界的传奇故事实在太多,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他在投资领域的超凡“专注力”。巴菲特在纪录片中谈到“股票的确有一种倾向,让人们太快太频繁的操作,太容易流动。人们很多年来发明了各种过滤器来筛选股票。而我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圈子,我就待在这个圈子里,完全不管圈子以外的事情。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好朋友,而比尔盖茨所在的微软公司是IT界的翘楚,比尔盖茨也曾多次给巴菲特推荐微软的股票。但即使认识比尔盖茨多年,能够拿到第一手的公司内幕消息,巴菲特也从未投资微软,因为当时互联网公司在他的能力圈之外,即使有看上去非常好的机会,他也不出手。看上去巴菲特采用是世界上最稳妥,最保守,动作最少的方法进行投资,但他确实投资界赚钱最多的投资人,高手都在做那些“更少但更好的事”

在我离开学校,走入职场近半年的时间里,我深切感受到在一个成熟的公司中分工细致的程度。大多数时候,公司并不喜欢那些似乎在每个领域都懂一些的“全才”,反而是那些契合公司需求领域,非常专精的人更加受欢迎。他们的特点就是在那一个领域能做得几乎无人能够取代,并非常专注地投入其中,类似于“毕其功于一役”,这样的人才最容易脱颖而出。我在新员工答辩的时候,科长就对我说过“现在在X领域主要目前就由你师傅和你负责,你要赶上你师傅的脚步,在X领域努力成为专家,而不要在多个领域浅尝辄止。”

记得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提到,我们每个人的技能分为“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在刚大学毕业,进行找工作的时候,一般大部分人都是靠着自己的“通用技能”找到第一份工作,在进入公司之后,逐渐在实践中锤炼在某些领域的“专业技能”,而这些“专业技能”也将成为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跃迁”就要从打磨自己的不可取代性着手。

幂律分布:发现身边的高价值区域

1895年,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在研究国家的财富分布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个国家的财富分配都呈现出一种分布方式,少部分人占据了大部分财富,最通俗的表达就是“二八法则”,即20%的人占据了80%的财富,而在那20%中,又会有前20%的人占据80%财富中的80%。这种不公平的分布时必然存在的,我们不必对此进行抱怨,接受它,阶层分化是开放社会的必然趋势。就创造财富的效率而言,也是那前20%的“高价值领域”能够创造出80%的财富。

那么,我们普通人难道就没有机会了吗?并不是!因为我们可以向着高价值领域进行“移动”!感谢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这个社会的高价值领域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行移动,固守着一块领域而妄想长久“吃老本”的想法已经越来越难以奏效。十年前那些传统资源型行业还如日中天,诺基亚还无坚不摧,然而到现在,诺基亚已不存在,过分依赖传统资源的行业和城市都陷入了困境。“高价值”领域高速变化对于普通人来说确是一个重大利好,因为如果我们可以提前去发掘到“高价值”领域,提前布局,则有望“弯道超车”,实现“跃迁”!对内,通过二八法则的三次方,持续放大自我效能;对外,通过移动到系统的头部,获得系统巨大推动力。

但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也不必为寻找“头部”和“高价值”领域而过度焦虑。哪怕是“头部”,也分为团队内的头部,公司内的头部,行业内的头部,行业间的头部。。。追求是无止境的,但人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一开始就追逐一个短期不可能实现的伟大目标。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书中给出了三个答案:

1、从价值而非优势出发

不要因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而是因为有价值才做。不要便宜而买一件衣服,要因为值得才买。不要因为彼此习惯了就结婚,要因为相爱才结。因为我们不怕苦,怕苦得没价值;不怕累,怕累得没有意义。事实上,我们所坚持的很多优势是基于过去在某个领域积累的知识,但是如今是一个很容易“跨界”的时代,知识和技能很容易实现“跨界”。

之前我在《橙子学院》上学习了一门叫“如何提高你的搜商”的课程,这门课主要是以营销策划类职业为例子进行讲解,而我从事的是程序技术开发工作,但是里面的知识可以实现迁移。“关键词拆分”不仅可以用于搜索用于做PPT的图片素材,同样适用于搜索编程时一些报错的处理;“寻求信息源头,尽量获取一手知识”不仅可以让你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去伪存真,做出理性的判断,同样适用于搜索一些技术性问题的本质原因。总而言之,绝不要低估自己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先思考价值,再思考优势。

2、思考和建立差异化的优势

在我们同别人竞争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同其他人的不同之处。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流。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流。永远不要在热门领域随大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在进入一个领域之前,不思考一下自己和已经在这个领域中已经站稳脚跟的“巨头”有什么差异性,那怎么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比如我,所学的专业是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优势是软件和硬件的知识都有所涉猎;劣势是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学的不够专精。那么我在找工作的时候哪怕再喜欢热门又赚钱的互联网行业,那么同那些学计算机软件编程专业的人相比,就完全处于劣势。相反,如果我进入软件同硬件结合程度相对较为紧密的通信设备行业,我就比那些单纯学习计算机的应聘者更有优势。高价值不完全等于热门,有些热门如果自己进去还处于劣势,那就要果断放弃,找出自己同竞争者的差异,换一个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

3、从身边最力所能及的头部做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如果你是王健林,那你就应把挣一亿元作为自己的小目标;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刚毕业的普通学生,那么就应当全力以赴做新人小组当中的头部,在转正的时候领先其他新人。如果刚入职的我,想的不是如何快速跟上团队节奏,用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赢得组长和组内老员工的信任,而是妄想公司的发展战略,那会是多么可笑的事情。真正领会“头部效应”的人,都是通过观察和判断,抢占高价值、有优势的头部,然后从小头部走向大头部。

实话说,读《跃迁》这本书,刚开始读完每一章,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焦虑,觉得自己真是躺枪无数。但慢慢读第二遍的时候,逐渐发现其实我们既不能对残酷的社会现状熟视无睹,但同样也不应妄自菲薄,在焦虑中丧失了理性的思考,看到热门的地方就一头扎进去蛮干,还不如不知道这些知识。其实,上天给我们每个人都有无数的机会,却只给了我们有限时间、精力和才华。我们不可能尝尽人世所有的精彩和繁华,只能专注于某一两个高价值同样自己也有优势的领域。慢慢来,行动起来,先实现一个小目标,成为身边的头部,持续迭代,实现属于自己的“跃迁”!

你可能感兴趣的:(借势而行,实现跃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