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几天的雾霾,大家都已经没心情开玩笑了。我实在是没听到什么新段子。
有个段子让我有点感觉,就是。
当纱布从一个白内障手术后的患者眼睛一圈圈揭开之后,他看了一眼周围,问道:『手术失败了吗?』
为啥这个段子让我有感觉,因为我爹最近刚做完白内障手术。
我发现,北京人的打招呼已经从『吃了吗?』开始变为『天气怎么样?』了。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北京人民已经在准备成为伦敦人民了。一般来说,打招呼问什么话,就意味着缺乏什么。问『吃了吗?』说明吃还是个严重的问题,当问到『天气怎么样?』的时候,吃已经不是问题了。
因为雾霾这个东西,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家用必备物品都在发生改变。原来谁会想到把口罩当作出行必备衣物,以及谁会把空气净化器看做必备家用电器,但现在都已经可以跟抽油烟机、电冰箱放在一个水平上了。为此,我还给我家孩子换了一个带电的口罩,粉红的,旁边有个按钮,一按,就能吹风,还有香味,价格400多。这不是广告,只是感觉我们生活发生的改变真的很神奇。
但是,北京这么严重的雾霾,大家一谈这个事就摇头叹气,为啥房价不降呢?而且不光北京房价不降,周边保定和石家庄雾霾更严重,房价也不降。换句话说,一旦北京房价降哪怕一点,现在一定还有购买力把房子再推上去。
房价不降,因为大家还都不想逃离。那些房价低的不要不要的城市似乎都是『鬼城』。
因此,我就在想一个问题:
雾霾那么严重,大家都会想着逃离,可为啥并没有多少人逃离?
你可能会说,你这个问题很脑残。北京,帝都,各种机会都在这,为啥要逃?
不不不不,我相信很多人只是会觉得这个问题并不值得思考。但是,恰恰是这类不值得思考的问题值得想想。如果我换种问法,大家来体会一下:
假如雾霾严重到什么程度,就能实现大家都逃离北京,房价下降了呢?
你们去想,下面是我想说的。
2.
我干的是通过跟人聊天来挣钱的。(这个描述借用了我的同事和朋友王奕霖老师)大家都有各种苦闷,我比较爱跟职场上有苦闷的人聊,然后聊完了,心理有治愈效果,他们开心,我挣点茶钱。
其中,就有人经常问我职场关系的问题:『我管着几个人,但是他们都不听我管,有一人,我给他下个工作任务,他直接就删掉了,跟我说张姐不用搞这么重视。导致我做啥都得自己弄,还被我的上司批,我该肿么破?』假如你是刚做管理者,同时还是个老好人,你也可能会遇到这个问题。
还一个人竟然问我家庭关系问题:『我是女生,下边有个弟弟。我妈几乎把我当提款机,我挣钱要先给弟弟买房,我过年要把钱给弟弟,我给他们买手机,买电器,然后我妈还说我贱……』这似乎有点《欢乐颂》樊胜美的影子。
你们可能会问,这些问题跟雾霾、逃离北京和房价有毛关系。
其实有关系,对于这三种问题,我都会先抛出一句话:
『谁疼谁改变』
职场关系那个,小主管,她跟我吐了苦水,管不了下边人。她疼了,于是她改变。
家庭关系那个,重男轻女的女儿,跟我哦吐苦水,受不了自己妈。她疼,也只好她改变。
而雾霾,我们为啥要改变生活方式,要戴口罩,要买空气净化器,因为我们疼,所以我们改变。
再重复两遍。
『谁疼谁改变』
『谁疼谁改变』
但为啥雾霾,我们也就是戴个口罩,买个空气净化器,而不会想着离开呢?因为虽然疼,但疼的程度还不够。
换那两个案例:那主管为啥也就向我抱怨一下,我给了她一些方案,但我估计她也不一定会用;那家庭关系的问题,我也给了她一些方案,比如不往家寄钱了,但我估计她也不一定会用。为啥呢?一样是因为疼的程度不够。
当疼的程度不够时,我们的改变也就带了点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两面性。只有小资产阶级才有软弱性和两面性,因为他们疼,但是疼的不够。穷苦的劳动人民是不会烦恼雾霾的,他们要的是怎么能吃上饭,多挣点钱;有钱淫也不会烦恼雾霾,他们四海为家,厄,不是四海为家,是『四海有家』,说走就走的旅行,直接伦敦喂鸽子。
所以,有时,我就得问跟雾霾一样的这个问题:『你觉得这种难受达到什么程度时,你就敢用那些招了?』
3.
我觉得大多数生活的烦恼,在心理学都可以用一个理论来解释和解决,就是著名的费斯丁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理论』。你的烦恼主要的原因就是认知失调。
什么意思?比如,你爱抽烟,但是你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同时你又看重健康。这就坏了,你肯定为这事烦。为啥?因为你的认知:吸烟有害健康;你的第二个个认知:我离不开烟,产生了失调。再加上你有抽烟的行为,强化了你的失调,这用中国人的话就是:知行不一。
这个认知失调可以解释各种烦恼。比如那个管理者管不住下属的烦恼,无非就是她有两个认知:一个是管理者管下属,下属就应该听话;另一个是下属不听我的。这两个产生了失调,甚至冲突,所以她疼了。
而那个往家寄钱还被家人骂的女生,也是两个认知,可能是多个认知的失调:一个是我独立了,不应该再养我的弟弟和全家人;一个是我得孝顺我父母,给我家钱就是孝顺他们;还一个可能是我这么做他们没认可和尊敬我。这一堆认知在打架。我听她描述就能体会她内心其实是好几个小人在玩摔角。所以她疼了。
而雾霾下的我们,也是认知打架:一个是我们在大城市生活有很多成功的机会,所以要在北京;一个是雾霾影响到了我们的健康;产生了失调,所以我们也疼了。
这些疼,一开始都是小疼,然后这种失调和冲突愈演愈烈,等小疼到大疼时,就会改变。
4.
那怎么改变呢?
我们可能都以为抽烟的人,又觉得吸烟有害健康,严重到一定程度肯定是戒烟了。
确实,戒烟是一种行为的改变,这种行为改变背后是『我离不开烟』这样认知的推翻,行为跟认知保持一致。认知就不失调,人就不疼了。
而那两个案例:
管理者管不了下属,改变也很简单,给下属设奖惩,不干活就惩罚,这样就把自己疼变成了下属疼。那自己的认知就一致了,这是行为改变。
家里的老大女天天供养全家,一样,认为自己不应该为全家人负责,那就断了家人的经济来源,也是把自己疼变成了家人疼。自己认知一致,也就不疼了。
雾霾也一样,雾霾对健康有害,你去一个没雾霾的环境,也就不疼了。
但是,话这么说,这种用行为作出改变的方式,那得是疼到一个比较严重的程度时往往才干的出来。这也就是为何,用逃离北京这种行为来调整自己失调的认知并不多。
事实上,还有几种方法,其实你下意识的在用:
a. 调整价值观。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我不看重健康,我看重吸烟给我带来的灵感,所以我就吸烟啊;管不了下属,但是我不看重管理权力啊,我就看重跟下属关系好,他们不干活我认了,所以我就没事啊;我给全家钱,我妈还骂我,但我觉得我妈是天,她怎么骂都对啊,我认了,所以我也没事啊;雾霾有害健康,但是我不看重健康啊,北京的机会比啥都重要,所以我也没事。这就是弱化其中一个认知背后价值观,而强化另一个认知的价值观。
b. 增加一个一致性的认知。你可以想象一下,你认知失调是两个认知在打架,难解难分,所以你失调了,疼了。此时来了另一个认知帮着你其中一个认知,形成了二打一的局面,一下子把另一个认知打趴下了,你不就不疼了?比如: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烟能带来灵感,这就增加了一个吸烟的理由,继续,吸烟的人还不胖,于是又增加了一个吸烟的理由,这两个支持吸烟的认知就轻松干趴下了吸烟有害健康的这个认知;
站雾霾角度来看,雾霾虽然有害健康,但是有人就说了,雾霾代表经济发展啊,这增加了一个一致吧,继续啊,如果没雾霾,经济就停了,一堆人失业,社会动乱,这是继续增加一致,再继续啊,其实那些发达国家都有雾霾,这不是中国独有,这又继续增加一致了吧。当你看到这几个观点时,你兴许也会觉得,就是,雾霾是发展中的问题,总不能因为雾霾不发展了吧,所以,生活在雾霾下的北京,正常。行了,你马上好受多了。所以,现在也有很多这类关于雾霾的文章,几乎篇篇十万加。说白了,这也是个好安慰剂。
5.
在此,我再给各位强加一个能力,叫:
『认知调适能力』
那些认知调适能力强的人,往往能更自我接纳。事实上心理学家最近提出『心理韧性』的概念,指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这个定义就很像我定义的认知调适能力。
事实上,那些『认知调适能力』强的人,往往会综合运用我上边提到的三条改变认知失调的方法。我总结为下边三个自我提问:
a. 第一个提问:面对这样的烦恼,我背后的固有认知信念到底是什么?
这点很重要,我们的烦恼,是因为一些事件侵犯了我的认知和信念。管理者管理不了员工,背后的固有信念是:员工应该听管理者的;如果再想想,背后还有:大家都是在一个公司里,应该齐心协力;如果再想想,背后还有……意识到了这些固有信念,你内心就像又长了一双眼睛,有种清明感。在此,我强调一下,这些固有信念并不一定是错的是一定要推翻的。你只是意识到就好了。
因此,雾霾来临,让人烦恼,背后的最直接的认知信念就会是:雾霾对健康有害。再深入一点的话就会是:收了大家税收,应该治理雾霾……(再深入就不能在这说了)
b. 第二个提问:我有这个信念是为了什么价值?
每个信念背后都有所图。这些所图,就是你看重的价值。认为员工应该听管理者的,以及认为大家在一个公司里应该齐心协力,背后也许是看重『规则』,或者看重『责任』,或者看重『权力』……我不知道,你可以自问。
而认为雾霾对健康有害,明显是看重『健康』;
c. 第三个提问:这跟我的什么其他信念有冲突?那个信念又是为了什么价值?
管理员工不力,认为大家应该听管理者的齐心协力,是看重『规则』、『责任』;但她又不愿意用权力来奖惩员工,认为大家应该和谐,背后可能是看重『和谐』;
同理,雾霾有害健康是看重『健康』,但又想在大城市生活,是看重『机会』、『方便』。
谈到这里你就明白了,核心失调,是自我价值的冲突。如果雾霾不发生在北京这样大城市,雾霾发生在一个小山村,你又对这个小山村没有『乡愁』,你才不会认知失调呢?
当两个价值都想要,但有两个力量对立着,于是你就动不了,然后心理就来病了。不过这三个问题一旦提出了,你把自己问明白了,就找到烦恼的根了。后边你的办法就是综合方案。不过我给你一个更不绕口的玩法叫:
强化一个价值,并给另一个价值打补丁
d.
什么意思呢?当两个价值因为一些事件产生冲突时,你会很烦,还动不了。此时,你能做的就是强化其中一个价值。『你更看重什么?』
如果你把健康看的比一切都重要。那你遇到雾霾,根本就不会烦,你会采取一切行动。比如,你发现有的地方,山清水秀,空气超级好。你就自然会努力去。北京在这雾霾,却有人晒大理的晴朗。这是一种逃,也是一种追。
如果你把大城市机会看的比一切都重要。你自然不会在乎雾霾。听见拉拉蛄叫了还不种地了,有雾霾也得起来嗨啊。
因此,为啥那么大雾霾,我们还得在北京待着,还不是因为『机会』、『稳定工作』、『生活便利』这些其他的价值比健康更重要吗?
不过呢,如果你真的觉得某个价值比天大,是信仰,你也就没啥难受的。按照这个价值指引的方向走就行了。你难受,还多少是要看重另一部分价值的。
那怎么能让另一个价值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呢?
打个补丁呗。
这不就是我们大家都干的事吗?出门戴口罩,买空气净化器,吃防霾食品,少开汽车,同时各种要求政府治理污染。
那你可能会问,那假如我把健康看的比机会、生活便利啥的都重要,我怎么『强化健康,给其他价值打补丁』呢?
那些在厦门开咖啡厅、去海南卖特产的北方人就是例子啊。他们觉得健康重要,于是去了山清水秀的地方生活,但是他们还得补离开大城市的缺失啊,于是就得自己做个买卖,并利用上各种互联网的便利,给自己缺失的『大城市价值』打了另一个补丁。
5.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
第一、谁疼谁改变?你改变的程度跟你疼的程度成正比
第二、为啥疼?因为认知失调了
第三、让自己有一个认知调适能力,是一种自我接纳的能力
第四、价值冲突的平衡办法就是:强化一个价值,并给另一个价值打补丁
最后得说点政治正确的话:要相信国家和政府治理雾霾的决心和能力,提升正能量,常看一二。
我说了以上这些,也许你发现你的生活就是这么做的啊,好像没什么新策略。但是,简单把这些事想明白,你就不会那么烦恼的去做。
这是我的『情绪管理』一剂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