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作消失时》——独特的美国城市穷人

如果说W.J.威尔逊的《当工作消失时》第一部分“城市新贫困”还只是若隐若现地透露出对美国保守主义的不满,那么第二部分“对社会政策的挑战”就是一份赤裸裸的战书,剑锋直指美国福利政策改革和日益严重的社会不平等。

学者的利刃不在于修辞、讲述,而是无可辩驳的经验事实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推演。借助高明的编织技巧,威尔逊把大量实地研究成果与宏观统计数据结合起来,极具说服力地论证了内城聚居区的贫困陷阱是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能简单归因为穷人懒惰。

本书冷静、可靠的叙述和理论解释风格,并没有掩盖社会科学学者内心汹涌的义愤,反而使这股心气更加深厚有力。我想,这就是自马克思以来,推动一代代学者持续关注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内在源泉。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种族成分复杂多样。20世纪50年代以前,虽然黑人已经逐步摆脱了奴隶身份,但仍然长期遭受歧视、隔离和各类不公正待遇。1954年,联邦最高法院对布朗案的判决打开了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大门。此后,沃伦法院作出了一系列进步判决,第一位黑人大法官瑟古德·马歇尔也在沃伦法院任职。种族平权运动一时声势浩大。

1945年以后到1960年间,美国经济形势相对稳定,失业率现在看来也不算高。但6、70年代发生了持续性的经济结构转型,制造业“转移到阳光地带”,第三产业兴起,北方工业职位的减少导致受教育较少的黑人男性的劳动参与率下降。《剑桥美国经济史》指出:“1967年,收人不平等的恶化加重了工资率的不平等。托普尔( Topel,1997)通过考察收入处于社会总收入九十分位的男性熟练工人和收人处于社会总收入十分位的男性非熟练工人,指出两者的工资差距在1969-1995年间增长49%。其中,2/3以上的工资差距应归因于非熟练工人实际工资的下降。”该书认为,这种变化是70年代以来经济开放程度增加及伴生的制造业萎缩和技能偏好型的技术变革造成的。

说得简单点,1900年前的美国原是一个自由奔放的国度。南方人压榨黑奴种地,北方大湖区人开工厂,东北人跟欧洲大陆做生意、造船业相当繁荣,至于辽阔的西部,有的是牧民、牛仔和淘金者。20世纪以后,欧洲大陆的老牌帝国争霸天下,美国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都知道战争打的是钱。在那个时代,钱就是工业产能。资源?新大陆多得很。缺的是工厂、工人、设备、交通设施……于是大湖区的工厂像雨水一样洒出广告,穷苦人民拖家带口来到北方大城市,进入工厂,领一份稳定的薪水,组建家庭。社区的工人其乐融融,大家都有工作,不担心盗窃、抢劫,种族问题虽然尚未解决,却有了足以让马丁·路德·金、马尔科姆·X辗转腾挪的空间。这就是1950年代美国繁荣的根源。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不仅美国趁势而起,法国也迎来了幸福的70年代,日本随后振翅腾飞。正如法国的理论家所识别出来的一样:20世纪下半叶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不再追求物质生产,不再是没有足够的生活物资,而是工业产品过剩,大批量流水线商品卖不出去,商家想方设法制造消费欲望以求清空库存——这就是消费主义。在国内产能过剩,国际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美国开始转向服务业——美国服务业以教育、健康、文化、金融等部门为主,这些产业都要求职员具备较高的学历。工厂随之纷纷关门(这就是川普重回制造业的历史背景),那些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城市工厂里的流水线工人们要么实际上降薪,要么失业,又或者退休之后眼看着子女失业。

60年代末,自由派的辉煌走向崩溃,美国经济进入滞涨期,约翰逊政府也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例如,约翰逊的‘社区行动计划’,本来是要帮助穷人自救,但由于在贫穷社区里把权力给了那些专事抗议的人,以至于贫穷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加剧了。”1968-1992年间,保守派人稳居总统宝座;即使1992年走中间路线的民主党人克林顿赢得总统大选,共和党仍然常在国会两院占有优势。


《当工作消失时》的背景正是经济上的产业结构转型和政治、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兴起。前者使得低技能工人要么转向低收入的服务业,要么干脆失业。后者则从政策上加剧了低收入者遭遇的困境、从舆论上污名化福利领取者和贫困黑人。

本书面对这样的问题:为什么1980年代美国一些大城市的市中心居民聚居区(主要是黑人聚居点)高度贫困、种族隔离、社会环境严重恶化。

给出的答案可以概括为:

1.产业结构的转型造成了低技能工人收入降低或失业;就业机会不断向郊区的中产阶级聚居区转移。
2.经济条件较好的人跟随产业迁往郊区,使内城区成为无力迁出的贫困人口聚集地,进一步强化了原本就有的种族和阶级隔离趋势,同时使得贫困聚居区居民与主流社会联系被削弱,更难以找到工作。
3.大规模的失业造成贫困聚居区生活环境恶劣,社会组织和控制强度低下,暴利犯罪行为频发。青少年们要么无所事事,要么铤而走险捞毒品、抢劫的快钱。
4.即使没有失业,由于实际工资下降、工作岗位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劳动力市场萧条等因素,低技能的黑人就业环境不佳、职业前景糟糕。这引起了有工作的黑人抱怨和不满,在巨大的家庭和环境压力下,他们在工作上也难以保持稳定。进一步降低了雇主对贫困聚居区黑人的总体评价,通过各种方式有意无意地排斥来自贫困聚居区的黑人,反过来增加了居住于此类地区的黑人找工作的困难。
5.除了工作之外,这种恶性循环还体现在贫困聚居区的教育、安全、文化、社会心理等各个层面,加剧了失业和隔离。

正如导言所说:“我们需要一种包含了所有主要变量的广阔视野,而且尤为关键的是,我们必须揭示出它们在内城区居民的经历和生活机会上的相对重要性和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从整体上讲,本书从美国整体经济变迁出发,说明了失业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新社会结构的适应产生了独特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在一定外界推动的条件下)又反过来促进失业。


本书作者始终在与保守主义的强大力量对抗。保守主义反复强调,是聚居区黑人的个人特征和文化特质造成了他们的失业和不受雇主欢迎。也就是说,贫困的黑人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他们普遍很懒惰、不愿意努力工作,不承认付出和收获成正比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尤其表现为雇主所说的,他们总是不能按时上下班、常有偷盗行为、只想少干活多拿薪水等等。这种观点无疑夸大了个人自由选择的可能——个人选择总是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制。

内城聚居区的贫困黑人面临的选择和一般中产阶级截然不同。前者可能没有钱搬家到郊区,即使在机会充裕的郊区找到一份工作,也多半是低技能的低薪工作。由于距离遥远、居住区环境糟糕,他们必须把大部分钱花在通勤和维持家庭上,甚至有可能为了工作而倒亏。残酷的现实堵死了努力的通路。艾伦瑞克生动地再现了努力的穷人会怎么样——得不到教育和技能培训就无法提高自身的阶层,而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耗竭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穷人终于被生存线上的挣扎拖进无解的贫困循环。

依保守的观点看,应该减少社会福利,让这些“懒惰”的人不能依赖福利生存,迫使他们参加工作。然而,社会学研究揭示了这种看法的荒谬——如果一个人努力工作的收入不足以维持日常生活,又得不到社会福利支持,怎么可能避免走向乞讨或者贩毒呢?

福利制度不是提供了太多的福利以至于产生“福利依赖”,而是提供的太少以至于无法帮助贫困者脱离贫困陷阱。但社会福利是一种再分配形式,与美国传统的个人自由主义相冲突。作者也只好强调,应该尽量创造更多的公共事业类工作,并以美国人口中的大部分而不只是内城区工人为政策对象——以求得坚实的政治支持基础,从而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个人自由和努力与社会制约作用的对立是社会学的根本问题之一,最早表现为涂尔干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与韦伯的解释学社会学之区别。考虑到威尔逊身处美国——最重视个人自由的国家,本书在写作上倾向于强调社会结构的制约作用也就不难理解了。相比古典社会学家倾向于在对立的两极中选择一极,现代社会学家似乎更喜欢承认两极并存,考虑这一前提下个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过程。

在《当工作消失时》里,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被逐一识别、解析出来,又汇聚到更抽象的层次上,通过复杂的交互作用与其他因素相联系,构成一幅完整的社会生活图像。本书材料丰富、多样,尤能得到高效、清晰的安排,实乃作者技艺高超。


参考资料


[1] 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当工作消失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 卢卡斯·A.鲍威.沃伦法院与美国政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3] 乔纳森·休斯.美国经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 斯坦利·L.恩格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约翰·米克尔思韦特.右派美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6]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 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M].北京:后浪出版公司,2014.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工作消失时》——独特的美国城市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