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些关于——《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望着车窗外的磅礴大雨和停滞不前的车列,指尖一页页翻着,读完了这周的读物《亲爱的安德烈》。依旧是从有书中开始此书的阅读。看到封面,帅气的混血小伙子侧脸(声明一下,我可不是花痴噢),以为是一本关于异国青春读物(其实在很早前就有听过这书名,只是一直没机会阅读)。在看序的过程中,以为这是一本亲子教育读物,外界对此书的定义也确实是。断断续续地阅读中,渐渐发现这只是聊天的过程记录,母亲与儿子的对话,隔代的交流,隔年代的倾诉。不同的是思想情愫价值观,相同的是对彼此的爱。

     在阅读中,关于这些的关于,颇有感触,记录在此,便做本周的读书记录,分享此愿共勉。

关于爱的沟通

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藉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

是否会有这样的经历,面对挚爱,总因为小事拌嘴生气使脸色生闷气;而面对陌生人或者并不太重要的人却能容忍强颜欢笑故作镇定。有人会说:因为长大了在外需要控制情绪,适度地戴上必需的面具,这是情商高的表现。有人会说:情绪毫无保留展示只有在挚爱面前才会如此,你这么做因为你爱ta。有人会说...多少人因为爱就理所当然地发脾气,因为爱就理所当然地任性,因为爱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可以理所当然。这可怕的沉默,爱就在这样的无沟通中渐渐消亡。父母和孩子如此,夫妻也亦如此。成长中需要学习。


关于成长中的得与失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我已经过了少年的那段时期了,很怀念当时群体出游打闹玩耍的日子,似乎那个时候只有这样放肆的玩才能将青春刻出属于自己的模样。成年将至,行走在渲闹的人群中缺无一人陪伴,或者想聊天倾诉时缺发现找不到可倾诉的对象,这时该是多么的孤独。我相信,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都会经历这样一段时光,内心无比的寂寞,一种无声的孤独,但终究会过去的。

得得失失。


关于父母

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对于20岁的我们而言,人生才刚开始,我们向往美好的未来,为过上自己期待的生活而努力,为争取体现自己的价值而思考。年轻人一定是要“离开”的,才能开展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些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即使面对父母,他们能理解和宽容,但作为子女的我们,是否应该要去反思。若往前迈出的步伐偶尔能缓缓的话,就缓缓,等等他们,常回家看看,这句永远都是对的。


关于平庸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喜欢龙教授对“平庸”这段的理解。对待工作无分高贵平庸,若工作在心里有意义就会有成就感,当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生活也亦此,勿忘出发时的初心。生活肯定会有比较,也肯定会有起起伏伏,找到自己最安适的姿势来生活,这不就很好?


——0606至0612   假期三日稍稍偷了一会懒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这些关于——《亲爱的安德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