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2

       唔~ 假装写了个作业<( ̄︶ ̄)>

2018-07-02_第1张图片

   

           《技术与文明》是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历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出版于1934年技术史和技术哲学的名著。该书描述了近千年来机器的发展历程及其对科学、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社会影响。作为“机器时代”于人类文化作全面哲学反思的先行者,芒福德强调了科技发展与社会环境、文化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将机器在技术上取得的进步放在整体社会体系中以新的视角来思考,这对当时的传统学说和那些看问题孤立且固定不变的思维方式提出挑战。


2018-07-02_第2张图片

《技术与文明》作者刘易斯·芒福德

资本主义、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新材料、新技术...作者通过从10世纪以前到20世纪的技术发展为我们讲述了现代社会的另一段历史。作者试图将“机器”从单一独立的系统中释放出来,把其作为世界整体的一部分,全局式的角度来揭示集体主义、个人诉求和强化人的自我意识。机器生产和科技进步不应该由利己主义者片面定义,他让人们更智慧、更深刻、更周全的从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重新冷静的思考技术文明。这是关于人类内在的自我反思与表达,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预见性是许多其他技术哲学家难以企及的。

          本书有九个章节分别从文化准备到推动机械化的各种力量,他把技术发展史划分为三个“互相重叠和渗透的阶段”,即:始技术时代(1000年~1750年);古技术时代(1750年~1900年)和新技术时代(1900年~1930年)。

他认为始技术时代是“水”和“木材”的复合体;古技术时代是“煤”和“铁”的复合体;新技术时代是“电”与“合金”的复合体。机器文明的三个阶段都在社会上留下了痕迹,它们相互增强、抵消、混杂、困惑最后构成了我们现有的机器文明。文章结构以机器文明的发展背景及发展历程为顺序来书写,尽管文中有很多专业术语与科技、艺术、设计史的专业知识有些难懂,但以全书时间纵轴和发展历程的结构中来看便容易理解作者想要阐述的事实与主题。 

           而对于“应该如何面对机器文明?”这个问题,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和阶级都作出了不同的回答。而亲近自然和崇尚机器的是两个极端反应的代表。作为功利主义代表的资本家将机器的作用加以夸大而忽略了其所固有的缺陷,导致扩展的野心和堕落的意识形态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与生活环境的恶化。书中匹兹堡的插图就反映了当时烟雾笼罩、污水遍布、杂乱无章的人类居住环境;另一种极端反对者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是砸烂机器或砸死机器发明者;而浪漫主义者对机器时代则有很多形式的抵制,即历史崇拜、国家主义及对于大自然的崇拜和原始的崇拜。他们主张逃离机器主张回归自然,追逐乡村生活及赞赏乡村环境。比如艺术家梵高和崇尚自然的设计师威廉.莫里斯。而不论逃离或破坏的回归原始最终会导致机器体系的毁灭,而阻碍人类社会的退步。

2018-07-02_第3张图片

本书第四章插图:匹兹堡,典型的古生代技术工业环境

        文化准备为机器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机器文明看似迅速征服西方文明的背后是漫长的技术发展,而它都在改造着自然环境,影响着社会生活方式。人类的各种文明都不是孤立的体系,机器文明在人类历史上不是突然出现的,我们只有把它放置在长期、多元的历史背景中才能让人理解。驾驭机器是不能按自己性子胡来的,随着新生代技术发展诞生的一长串新型价值观和提供的新秩序来看,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融合是必要的因素。在这个秩序中,权利经济性、客观性和集体意志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将远远大于以往。机器体系作为一种有用的工具且有价值的生活模式与我们融为一体,人们逐渐认识到机器体系作为一种工具的多样性及相互矛盾的可能而尝试全面理性的接受机器体系。就如立体主义画家和构成主义者的画家和雕塑家对机器的感知看成是艺术灵感源泉的同时建立了全新的观念。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和艺术家通过智慧把机器体系吸收融入而诠释随之而来的情感上和审美上对新环境的理解。

         通过研究了现代技术的起源、进步、成果、背离以及为我们展现的前景。我们看到了西欧文明在创造机器体系时把它投射到个人意志之外的过程中所造成的局限性,我们注意到机器体系在伴随着一系列历史意外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给人类带来了枷锁和束缚。我们也看到了机器体系是作为自然和生命的对立面发展起来的,也看到了后来有机生命对机器体系的反抗。多亏了机器体系的启示,使我们对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有了深入的洞察力,掌握了更加全面的综合智力。社会传统本身、各种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传统和工艺,亦或是直接提高生命质量的各种活动,我们应该学会去粗取精来完善人性的经历思想、情感体验和行动。

现代人对机械化环境的巨大发展影响和普及中将倍感压抑。节奏和平衡问题的背后是人类的满足感问题和文化成就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芒福德分别从社会、国家、组织、个人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思考。从社会角度看机器体系应该扩大能量转化和增加获得的能量,平衡高效的生产和消费关系的社会化创造;就国家而言说明了政治控制土地、资本、信贷和机器拥有的重要性必须适时制定出新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细节;作为生产者不能把产量绝对化,要平衡好经济、道德问题;作为个人而言,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人生观,找到正确的自我身份认同而避免盲目的炫耀性消费。在这个技术进步机器化的世界里,不论人们是利用机器来逃避机器,还是像新一代画家雕塑家一样建立全新的观念,从过去认为机器是艺术的天敌这种偏见中提炼艺术。人们应该全面而理性的接受机器体系,建立不同以往的狭隘与单一的多元的社会体系,让技术回归有机整体更好的为生命服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