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通证化得未来如何?

有人统计,若所有跟金庸武侠有关的商业活动都付给了金庸版税,那么他的个人版税可超过1000亿元,是中国历代所有作家稿费总和。

金庸拿到这么多钱了吗?并没有。申诉吧?官司可能要打到他孙子辈了。近期金庸和斯坦李的离世再次让版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他们生前创作的武侠世界和超级英雄宇宙无疑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如何保护,区块链技术或许提供了一些新玩法。

冬日将至,两位老人未能熬过本年度的最后一季。11月,金庸和斯坦李相继离世,他们遗留下的武侠世界和超级英雄宇宙无疑是一座宝库,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宝库,自然会被各色人等所惦记,如何保护它,让版权问题再次受到关注。

1、让人心情复杂的版权登记制度

近日,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音集协)一则公告,让KTV下架了6000多首涉嫌侵权的歌曲,包括陈奕迅的《十年》、张惠妹的《听海》、邓紫棋的《泡沫》等热门曲目,着实让乐迷们心情复杂。国家对版权政策的收紧无疑对版权保护是重大利好,然而版权的登记维权仍然相当复杂。

知识产权通证化得未来如何?_第1张图片

一张图带你看晕版权登记流程

 除了复杂的流程,登记费用也很不友好,一篇五千字以内的稿件需要150元。相对而言,一般情况下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稿费也不过就是区区200元。

知识产权通证化得未来如何?_第2张图片

著作权自愿登记部分项目收费标准

《著作权法》总则第四条,“作者因创作作品自动产生著作权,不必履行登记、注册手续。”根据《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第二条,“作品实行自愿登记,作品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条款写的很明白,只是在实际操作中,无论你登不登记,著作权登记证书并不能作为“作品”享有著作权的法定依据。即版权证明仅仅可以作为一种证据,而不是依据。


登记如此,更别提维权了。“我们的文章又被别的媒体盗用了,还没署名。”如此对话随时会出现在算力智库的办公室中。怎么办?申诉吧。由于申请了原创,而且发布时间早于对方,很快对方的文章就被删除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抄袭成本就是这么低。


根据维权骑士发布的《2018Q2内容行业版权报告》,今年第二季度仅公众号内容遭疑似侵权次数就超过了30万次。


不仅在版权(著作权)领域,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都面临着巨大的侵权压力。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数据显示,2017年,人民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申请再审等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37242件,审结225678件(含旧存),比2016年分别上升33.50%和31.43%。

2、区块链技术救星入场?

针对如此现状,想要更有效的解决知识产权方面的纠纷,除了依靠法律武器以外,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会是一条可行途径。人民网曾发文表示,在使用版权作品时不可避免会遇到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授权条款的制定,另一个是授权流程的协商。大多数创作者对于著作权法中的条条框框一无所知。智能合约恰好可以大展身手,当所有的条款都通过智能合约明确的规定下来,版权费用的支付和授权的取得都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自动执行,所有争端都可以迎刃而解。


抛开区块链的金融属性,就其技术来说,区块链技术提供的信任机制让知识产权等需要极高公信力或信任成本的领域成为最有希望也是最早产生落地应用的领域。


仅10月份,就有多家政府及商业机构宣布布局区块链加知识产权领域。


10月24日下午,四川数字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版权工作站揭牌,区块链知识产权资产联盟链版权认证、确权平台上线。


10月18日消息,比特币矿业巨头Bitfury宣布将与美国版权保护公司PatentBot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对版权文件进行保护。


10月16日,索尼宣布将使用区块链进行数字版权管理(DRM)。


10月15日,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政府发布“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提出区块链技术有望在“区块链+版权管理”“区块链+产业信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产业清分”四个方面对禅城企业提升发展质量带来帮助。


区块链技术诚然可以为知识产权追溯确权提供帮助,但和传统知识产权登记一样,只能作为维权的证据,并非依据。另外,和溯源一样,知产上链也面临着源头的问题。


区块链溯源可以保证产品在流通环节和渠道的真实可信,但是不能解决产业源头的问题。溯源链创始人王鹏飞介绍,商品的溯源防伪过程包括信息采集与存储,每一个商品都有一个唯一对应的二维码来接收信息,最终用户通过手机扫二维码进行验证。这就意味着,溯源追踪的是二维码不是商品,二维码贴在包装上,包装中的商品有被掉包的可能。


从前,为了省下登记费,作者将自己的作品打包好通过邮局寄给自己,收到以后不再打开。由于包裹上印着邮局的时间戳,遇到版权问题,邮局的时间戳将成为有利证据之一。在区块链世界里,只要知产登记上链,也会产生一个无法更改的时间戳。只是它和传统的版权登记一样,登记者是否为真实的作者亦难以界定。


因此,区块链技术为知产保护带来的实质意义可以总结为:

1. 知产上链,时间戳不可更改;

2. 登记效率提升,降低时间和价格成本;

3. 存证类型更丰富;


由此看来,区块链技术只能甘当护卫,成为知产蹩脚的守护者吗?


3、知识产权也能通证化

在知识产权的早期投资者姚学民眼中,区块技术除了可以用来确权,也能将知识产权和通证结合。姚学民说,知识产权的流动性其实很差,优质知产也得不到真正的商业应用。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让其看到了加强知识产权流通的新方式,即知识产权通证化。


因此,姚开设了据说是全球首家知识产权通证交易所—奥巴狮交易所。通过智能合约将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剥离,通过社区投票的形式,挑选优质知识产权将其所有权进行资产评估、委托、公证、上链,最终将其通证化。


而知识产权的经营权,将通过挖矿的方式授权给优秀的企业或团队。至此,优质知产将得到真正的商业应用,服务于实体经济。奥巴狮交易所拥有两个板块,一个资产板,一个创业板。资产板交易知识产权通证,创业板孵化知识产权运营团队。


随着优质知识产权的升值,不管是拥有通证还是运营团队,都将获得升值收益。“比如你写了一份优秀的剧本,经过评估通证化上链,而运营团队让其成功拍成电影,剧本的价值会大大提升,其通证也能升值。”姚学民解释道。


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流通相当重要,新兴技术的诞生,为其保驾护航的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舞台。只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知产保护永远面临着盗版抄袭的危险,在指望新兴技术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还是需要进一步提升自我的知产保护意识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产权通证化得未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