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

文 / 静待花开

(如何将你知道的付诸于实践)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1张图片

最近,同事小王被很多人叫作“我知道”先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每当别人指出他工作上的疏漏时,他总是会说“这个我知道,就是当时没想起来”。时间一长,就落得了个“我知道”的美名了。比如,领导安排小王去做一个上半年总结,他就将所有的数据罗列了一遍,却没有加以分类和归纳。当领导正要跟他讲所谓“结构化”的方法时,他忽然说:“这个我知道,我还参加过培训班,我知道我知道了!”于是回去修改,但结果仍然差强人意。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2张图片

也许这个“我知道”先生你是第一次听说,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我原来知道,在用的时候却没想起来,或者不会用的情况,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正应了网上的那句:看了很多书,却仍过不好这一生。在我们的知与行之间,仿佛横亘着一条鸿沟,让脑中的知识无法转化成实际生产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上。于是有人选择了撒网式的学习与涉猎,把每一分钟碎片时间都填满、充实上。认为学得越多,留下的也许就会多一些了吧?难道我们只能使用这种填鸭式的学习来实现所谓的“知行合一”吗?

今天我带来的这本《知道做到》,就用一个作家寻找“知道做到”的过程,系统地为我们讲解了如何将知道的转化成实践,有效高效地让掌握的知识发挥作用,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神境界”。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3张图片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肯·布兰佳。他擅长于“把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与斯宾塞·约翰逊合著的《一分钟经理人》已成为美国20多年来最畅销的管理学著作,到今天销量已经突破了1 500万册。

其实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拆书帮的学习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它强调学以致用,将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学习者的实际技能。这与本书“以企业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的同时,转而研究如何高效吸收知识,有效应用于实际的问题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重要。今天就让我们先跟随这本《知道做到》,学习一下如何迈过鸿沟,实现真实的执行能力吧。

原文1

第一次读一本书时,我只是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大致了解书里的内容。第二次读我会划出一些重要的理念。第三次我可能会做笔记。第四次,我会选择一位学习伙伴跟我一起读。重要的是,每重读一次,一定要间隔一段时间。我们必须设法保持自己的学习兴趣,并集中学习那些我们想要实际应用的东西。

书中说,我们之所以会让自己“知道”而“做不到”主要原因有三个:信息过载、消极过滤和缺少跟进。而这段文字中的方法,就是用来解决第一个原因——信息过载的。

还记得在我上学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利用周末的时间,走很远的路去上“课外班”。为的是多学习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或者开阔解题思路,能够在大考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4张图片

然而今天,所有的知识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随便点几个网站,敲几下键盘,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获取信息已经从古代高不可攀的神坛降落到了民间,甚至就连现在的耄耋老人,只要愿意跟儿孙们请教几次,都可以用手机搜索知识,获得新知。

由此,现代的我们得了“手机依赖症”,无时无刻地刷着屏,盯着滚动字幕,生怕遗漏任何信息。然而,有谁关注过自己到底做到了哪些呢?也许,我们看过很多关于做计划的书籍和文章,但自己的工作安排仍是一团糟。难道就没有解决方法了吗?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5张图片

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方法叫:“少而精”哲学。具体怎么理解呢?让我们回到原文中,学习下这种哲学的实操方法。想想之前我们“狗熊掰棒子”似的阅读习惯,速度倒是不慢,但看一本忘一本,恐怕最后留在脑子中的就所剩无几,更别提能用在实践上的了。因此,学会“少而精”势在必行。具体怎么做呢?

第一步:通读。通读的重点不在于读,而在于找。不妨拿起大家手边正要准备看的书,尝试用下这种方法,通读一遍,将书中各个部分结构,以及最吸引自己的点找出来,为下一步阅读打好基础。

比如我要看《番茄工作法图解》,对于番茄钟25-5的时间分配原理,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关于中断和回顾的部分,第一遍阅读的时候我看不大懂,标记之后,我们继续。

第二步:划重点。将书本中的重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出来,再重新梳理一遍全书内容,防止第一遍阅读的遗漏或者没有发现的盲区。

第三步:记笔记。通过从书中提取关键字句,以及梳理出大纲的方式,将全书回顾。同时摘取不容易理解的部分,进行重点学习和强化记忆。比如前文我们说到的番茄钟的中断和回顾,在这一步的时候,就要反复阅读自己关注到的重点,并且梳理出可以实际演练的步骤大纲。

这里,我推荐一个最近发现的记笔记利器,叫“幕布”。分为网页版、手机版和软件版。这款软件既有云端随时保存的特色,同时通过将记录分级,让我们的思考更加有逻辑,有层次。最后,它的一键转思维导图功能真心不错,让清单瞬间变为视觉化。

下图是我用幕布梳理出内容结构,转换出来的思维导图。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扫描图上的二维码进入笔记工具。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6张图片

第四步:与人分享。

俗话说:教是最好的学。如果你能给身边的朋友们讲明白自己的读书心得,那么就可以说:“我真的会了”。你可以找一个空余的时间,准备一个分享大纲,然后与身边的朋友们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如果大家很感兴趣,那么不妨就此开始你的分享之旅吧。相信在讲解之后,你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会更加透彻。而且,如果听者表示能够听懂,就说明你真的已经掌握了书中精华了。

最后,“咳咳咳”敲黑板啦!重点来了!以上四个步骤切记不是逐一进行的,而是“一定要间隔一段时间”!对了就是要间隔,在自己即将遗忘的时候,重新翻阅,将记忆强化,才有可能真正掌握到书中精髓,从而应用在实际中。比如,我的遗忘曲线大概是2天左右。因此,每一次重读的节奏,我选择隔天阅读,从而在原来记忆还没完全消散的时候,再次强化,达到将“知道”印在脑中的效果,从而引导出“做到”的实际效果。

原文2

从拒绝到吸收

第一次接触:拒绝

我之所以拒绝它,是因为它跟我之前的想法冲突。

第二次接触:抵制

嗯,我明白了,但我还是无法接受。

第三次接触:部分接受

我同意这个想法,但是在应用时还是会有所保留。

第四次接触:完全接受

你知道,这个想法跟我的想法完全一样。

第五次接触:部分吸收

我今天就会应用这个想法。太棒了!

第六次接触:完全接受

我昨天就已经把这个想法告诉我的一位销售人员了。跟你说句大实话吧,这想法现在是我的了。

书中作者给出的第二个原因叫做:消极过滤。怎么理解呢?面对一个从来没听过的想法点子,你会欣然同意吗?还是会脱口而出一句“这不可能”?我想后者的概率会远远大于前者。让我们看看工作中最常见的会议吧。面对常规问题,大家都会一致通过。然而一旦有个不同的声音说:我们可不可以试着这样做,也许更能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这时会发生什么?众多“不可能”的声音此起彼伏,也许有人会把意见留在会后单独沟通,总之,人们不愿意接受自己不熟悉,不懂的知识。这也就解释了,我们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的现象了。

那要如何破解呢?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7张图片

原文中作者给出了“六次接触法”,也就是说重复间隔性将知识渗透给对方,使其心理产生片段中所说的变化,从而实现从拒绝到完全接受的改变。

比如,我想在部门内部推行番茄工作法。当我跟大家说起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摇头。“这不可能,半个小时没有打扰。我手机有5分钟不响就阿弥陀佛了。”“还要每天空出时间来做复盘?这每天的工单都忙不完,谁有那空余时间呀?”……等等。

好吧,我过两天再来。“上次说的方法,有没有人用过?感觉如何呢?哈哈,小王,你用了是么?感觉如何?”通过再次交流和讲解,大家的态度没有那么抵制了,至少会答应我尝试用下再说。

于是,在一次次的间隔性引导下,最终同事们都爱上了番茄钟带来的规律化时间管理。并且,因为大家都在使用番茄钟,所以互相随意打扰的情况明显降低,使得整个部门效率得到了飞升。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8张图片

也许有人会说了,每次都要经过6轮的沟通,太麻烦了吧。别急,书中作者还提供了一个捷径,叫做“绿灯思维”。也就是说,当我们意识到思维中的这种消极过滤之后,就会转而运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新想法和观点。将自己的第一反应从“这不可能”调整为“为什么可行”。当然不是说不能提出反对意见,而是一定要在“绿灯之后”,再启动“黄灯”(消极反馈)。

那么,当我们听到番茄工作法之后,先想想自己要如何用上这种方法,怎样创造条件使其发挥作用。比如下载个番茄钟的APP,找个空本子记录每天番茄钟的待办清单和中断等信息。然后,尝试过一段时间后,再总结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考虑如何化解及修正。如此这样形成习惯,渐渐地,我们的心态会越来越开放,面对新知的态度会越来越积极,也就更容易学会运用到它们了。

原文3

要想改变某个行为,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你需要指导、支持和问责。人们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第三个原因是缺少跟进,而这是所有障碍当中最难克服的,所以我们才需要制订一份周密的计划。

书中给出的最后一个原因是:缺乏跟进。这点不用我说太多,相信大家都能从自身上找到若干例子:你有没有未完成的新年愿望?我想减肥成功,我想学习一门外语,我想学会一种乐器……等等,然而有始无终,渐渐变成了“烂尾工程”。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9张图片

在改变行为方面,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领导告诉小王要多注意与客户沟通时候的语言用词,用同理心去揣测对方的心理变化。好的,第一次小王在努力尝试;第二次聊到一半的时候,才想起来要“用同理心”;恐怕到第三次,什么“同理心”恐怕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因此没有跟进的改变是不会产生实质性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跟进呢?让我们回到原文。

对了,你一定发现了,是“指导、支持和问责”三个步骤。如何理解呢?

指导,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说明”。就像刚才的例子,领导教给小王与客户的沟通方法。为什么我们说一定要找名师指导,在著名的“刻意练习”里也一直在强调优秀导师的作用,其实好方法的机理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向牛人学习。

支持,也可以理解为“做给我看”“让我尝试”。也就是说给对方一个勇于实践的条件和氛围,可以在刚开始带着新手做,或者让他自己尝试去使用,而导师在旁边保持密切的观察。

问责,新手在实践的过程中,未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导师进行修正和进一步指导了。“问责”的说法用在企业中更合适一些,就像上文领导安排小王与客户沟通,如果客户反馈结果不好,恐怕领导就会再找小王聊聊,上次的“指导”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呢?

如果脱离了职场环境,第三个步骤还可以换做是“表扬进步或者进行修正”。

好了,我们还用推行番茄钟为例。假如我已经将番茄钟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告知给部门同事了。然后呢,对了,我还需要“继续跟进”。所以,我会为大家演示自己一天的时间如何安排,面对中断要如何应对,以及如何做好回顾环节。然后鼓励大家亲手尝试,将自己的记录发给我,并给以点评和反馈,从而形成一个学习新技能的良性闭环。当然,如果没有导师的情况,我们要如何做?自己给自己当导师咯。通过复盘的方式观察自己,发现做的好的和不好的部分,并给于表扬和修正。注意,一定要在自己刚刚学到新知的时候就开始,否则,随着时间推移,想去实践的动力会越来越弱,直至消失。那么,学习的过程也就此宣告失败了。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10张图片

到这里,我们的知行合一之旅就差不多要结束了。还记得吗?我们通过了“集中专注于几件事,保持开放的心态,以及制订清晰的跟进计划”三个方法,将知道的做到,从而实现了知行合一。这样,我们的“我知道”先生不是就可以换成“我做到”先生了呢?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陶行知先生的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好了,感谢你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次拆书再见!

—END—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做不出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