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不知雪,便以为世界仅到秋

蝉不知雪,便以为世界仅到秋_第1张图片

刚刚巴菲特又捐了36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250亿元。截至目前,他已经捐赠了大约3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过2300亿元。

同时,他承诺,在他有生之年或去世时将向慈善机构捐出99%以上的个人财富。

据《福布斯》杂志排行榜,巴菲特仍维持全球第4大富豪头衔,身价875亿美元。

想起一句话,蝉不知雪,便以为世界仅到秋。

这世上,总有很多东西是自己看不到的,让人无法想象的,而导致这一情形的一个原因就是,有时候我们就像蝉,并没有看到自己的局限,更没有看到局限之外的世界。

夏日傍晚,闷热、潮湿、烦闷……按理说,这时候待在空调房里是最舒适的。不过,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是,人有的时候会逆人性而为。

比如,巴菲特计划将自己99%的个人财富捐出去;比如,离开空调房,在桑拿天的街头上散步。

混在人流之中,跟预想的一样:不适、嘈杂、混乱……这是大城市的通病,尤其是在城市的步行街,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北京路、郑州的德化街。

作为城市的名片,这些街道都有自己的出彩之处,比如随处可见的热闹、街角旮旯的特色小吃、时代前端的潮流品牌……

当然,步行街更大的魅力是这里有活着的机会和生存的宽容。街头,拉客小哥站在凳子上吆喝一天,也不会有人觉得小哥犯神经;老头、老太可以等客人一走,拿起剩饭剩菜吃得倍儿香;因为人流量大,清洁工和捡拾垃圾的人暂时不用担心丢掉工作……

这些街道上也有残酷,有些人在一些城管眼里是麻烦制造者,有些人在一些行人眼里是脏到需要远远避开的人,有些人在一些商家眼里是不能给其带来收益之人……

因为视角的不同,每个人在别人眼中的形象,都不可能是自己心中的样子,甚至有时可能被看成其他东西。比如,在市场营销人员眼里,消费者是需要征服的客户;在战略家眼里,士兵或许只是其纵横捭阖的数字;在统治者眼里,大多数人都是被统治的羔羊。

用《银魂》里坂田银时的话来说,就是“人是人,不要被异化了。”一个人不止是自己屁股所在的位置,不止是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止是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止是自己固守的偏见……在此之上,还有更为广阔的世界和人性。

走在步行街上,拉客小哥还在路边凳子上叫喊着,老人还在自己少有人问津的小摊旁守着,捡拾瓶子的人的袋子还有一半就满了,前一秒还在大哭的孩子看见妈妈就笑了,有三四个人在广场边上玩自拍快半小时了,楼梯旁三位举牌子拉客的人还在互相说着话坚持着……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角色,也有一个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演好这个角色,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但如果我们只把这个环境、这个角色当成全部,未免太狭隘了。这样,我们很难跳出自己的局限。

巴菲特是价值投资最有名的践行者。他的财富增长曲线,完美诠释了什么是价值投资,什么是复利。

为什么巴菲特能够聚拢这么多财富?

有人说,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会赚钱;有人说,巴菲特中了美国崛起的彩票;有人说,巴菲特掌握了财富的秘密。

对于这个问题,不管回答靠谱还是不靠谱,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这些回答虽然没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有的或许可能是原因之一。

但如果将问题变成“巴菲特为什么要赚这么多钱?”还有那么多人能够侃侃而谈吗?

如果巴菲特没有计划将个人财富的99%捐出去,可能还好回答一些。但鉴于他已经承诺将个人财富的99%捐出去,这个问题已经变得有点难以回答了。

比起“巴菲特为什么能赚那么多钱”,“巴菲特为什么要赚那么多钱”这个问题受到的关注少得多。

结合巴菲特的日常,以及他捐赠个人财富的计划,很多我们日常所知的回答都难以解释他为什么要赚那么多钱。比如,为了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为了可以挥金如土……

对此,有一个解释是,像巴菲特这样的人,他们认为财富不是自己的,自己不能占有财富,自己只是替上帝来保管财富,继而分配财富。

相较于其他解释,这一个解释更令人信服。因为理解了这一点,能够更好地理解,巴菲特为什么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地像西西弗斯一样,滚动自己的雪球,从来没有生厌。

在西西弗斯、巴菲特看来,过程就是意义所在。不同的意义所在,导致了不同的认知和行动,也决定了人们不同的选择和偏好。

在一些人看来,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就像西西弗斯周而复始地推石头一样,意义不在于停下来,而在于不停地推石头,不管方向,不管目标,不管结束。

在另一些人看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过程,而在于一个结果,必须要有一个说法,必须要有终局。假如他们是西西弗斯,他们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他们一直期待停下来的那一刻,他们推动石头的目的在于停下来。

两种不同的偏好,显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玩得也是两种不同的游戏,一个是有限游戏,一个是无限游戏。

在有限游戏中,一定要有一个结果,也必须要一个结果。比如,一定要分出胜负,一定要分出对错,一定要有确定性……

在无限游戏中,追求的不是结果,过程本身就是意义,不需要终局,不需要确定性,只需要持续进行下去,不期待结果,能够持续下去就是结果……

放在股市上,两种不同的思维、游戏,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想法和行动。

一种是,不想一直研究股票,只想有人告诉买哪只股票;不想跟股市一直相处下去,只想股市能让自己一夜暴富;不在乎自己的股票操作能力,只在乎股票是否赚了钱;不愿意忍受股市每天涨跌,想着总有一天彻底离开股市……

一种是,比起靠运气在一只股票上赚了钱,更看重靠自己的能力在一只股票上赚了钱;愿意忍受股市每天涨跌,并没有哪一天彻底离开股市的想法;比起在股市上一夜暴富,更愿意财富随着股市持续成长。

第一种想法,有终局思维,是大部分股民的想法;第二种想法,没有终局思维,是很小一部分股民的想法。

两种不同的想法,看似是因为价值观的不同,实质上是因为对于股票、股市的认知不同。

当把股市当成一种有限的游戏,那么只能获得有限的回报;当把股市当成一种无限的游戏,才能有机会获得无限的回报。

在生物界来看,人类只是一种哺乳动物;在地球来看,人类只是生命体的一种;在宇宙来看,地球只能算一粒尘埃……

当一个人能看见一座桥的时候,这个人就很难再会为桥上两个螺丝不够美观而费心了。是否跳出自我,看待世界,决定了世界的大小。

“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这是《燕园情》里一句歌词。一个人看事情,应该跳出自身的局限,看到自己眼睛、认知、心灵、思考之外,自己看不到、想不到或者不相信的地方。

只有这样才能看见更广阔的世界,避免“蝉不知雪,便以为世界仅到秋”。

而要真正地做到如此,就是要永远没有终局思维,永远把所有事情当成无限的游戏。

放在观念和认知上也是如此,永远不要认为自己的观念和认识是对的,永远告诫自己,任何观念和认识都有自己看不到的盲点和狭隘。


微信公众号:金中罩

你可能感兴趣的:(蝉不知雪,便以为世界仅到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