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英语想到……

图片发自App


这两天习惯和肥猫先生讲几句简单的英语,搞得他有点不知所措。

我大学学的是小语种,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一直也没敢放松。大二上学期的时候考过了公共英语六级,从小到大,英语的应试水平似乎还不错,或者说我考试的运气不错。

原打算毕业后做翻译的,或是本专业翻译,虽然市场有点小,或是英语翻译。谁知道后来阴差阳错考上了公务员,从此外语是路人。

我的英语发音还算准,但词汇量的记忆就相对差一些,会说但有时就是写不对。

还记得初中一开始学英语,对,你没看错,我们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又暴露了年龄。

初中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和所有的小盆友一样都是先用中文标注读音的。good morning 古德摸您,father 发的,see you 西如……现在想来都有点搞笑。

后来词汇量积累了一些,音标也学会了,才慢慢抛弃中文标注读音,开始看音标读单词。

我初中开始学英语就当上了英语课代表,不怎么补习英语,但英语考试每次成绩都不错,如此一来我便渐渐有了信心,英语也就越学越好。

说实话,很多科目并不是我们本身学不会,而是一开始学被打击了信心,误以为自己永远学不会,从此自暴自弃了。

我的政治课便是如此放弃的,它让我觉得自己背不了马哲,看不懂唯物唯心主义。

于是后来高二分文理科时选择了理科。

然而语言的优势一直在,从考试成绩体现的,所以大学报志愿的时候又变成了文科生。

大学学英语有外教了,一个思想自由的香港老师,居住在英国,非常的绅士儒雅,而英语专业课的女老师是一位外教大使夫人,也非常的恬淡有气质,学英语的热情就一直没掉下去。

后来,考过了英语四六级,而英语又和我们本专业的语法规则和读音发生了冲突,便开始弱化英语,专攻本专业,才就此止步。

回国后英语在工作生活中的用途并不多,偶尔在电影里听听,在朋友圈看看,便仅仅是这样了。

学了大概10年英语,但要拎出来做一场辩论,我觉得自己根本不够格,不是单词量不够,就是信心量不足。

能写不能说,是我学英语面对的窘境。

我看到很多印度人、马来人、菲律宾人,他们英语口音重得根本听不出说了什么,但依然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一开始觉得是自己英语没学好,单词量太少。后来才发现,似乎是本身的性格原因,我不善于表达,不管是英语还是中文。

虽然脑子并不慢,但嘴皮子总是会慢、会惰。生怕自己说错,于是便缄口不言。于是给别人留下了一个呐言的形象,从此别人就会认为你的不说话,是对任何事情的默认。

你便不再有话语权。是不是很可悲?

我曾想过,要是以后我的娃,一定要养成积极活泼,善于言辞,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

这样想是不是更可悲,把自己成为不了的,强加于一个影儿都没有的孩子身上,确实很可悲。

所以,不如改变自己,去做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活泼,热情,积极,乐观,正直,勇敢……把你希望的那些美好的词汇,都用在自己身上,变成自己倾慕的那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英语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