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独白

本已很累,不想写了,可是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又抱着本本想写点。对我而言,随便写东西是最轻松的事了,此时脑子可以偷懒,可以自由滑行,基于这点我觉得我年老了会是个啰嗦的老太太。
我想是我是到了思想疲惫期了,一心想逃避,找人就讨论人生的意义,又开始新的一轮质疑人生时期,这种事情以后总会阶段性的出现,请习以为常。
zb前两天跟我说,北京这座城市是没有生活的。曾经在北京工作生于东北的她毅然决然去深圳,向我说出这句话,我竟不知如何回答。我们在北京好像很有生活,能去吃大餐,去体验去参观,去玩,但实际已被生活绑架,内心负着各种重担,数数这些担子便想逃离。
如果生活允许我们逃离,我想我会去异国他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感受另一个国度的生活,不想再背负北京高涨的房价,快速的生活节奏,永无止尽的加班。
前两天看到一遍文章写到“年轻时候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去巴黎生活两年,它会影响你一辈子”。看完标题内心感慨万千,这不就是说给我听的嘛,多想能在巴黎看看打扮精致的女人们,看看日落照在城市广场上是怎样的安祥。就算在巴黎为人打零工,我想我也是愿意的,我已经厌倦了国内的节奏和环境,我想去体验不一样的国家的生活,我想知道世界其他地方是如何生活,我不想被圈死在自己小小的世界里。
年轻时光稍纵即逝,不要辜负。如果可以,我想我会去做的。
我很喜欢高晓松,因为他就是一个特别作、特别娇情的人,实在是因为内心情感太丰富,柔情满满,想像着生活的一切,内心装饰了心灵装饰了人们的情感,追求心灵沟通。
我想我以后也会是这样,总是拿着心灵在跟别人交流,沟通时总是第六感先行,会对自我认定心灵想通的人畅所欲言,相见恨晚。
像我这样的人,这么娇情,应该会很招人嫌弃,所有我觉得等我老了,我应该去做些孤独的事,有自己的世界便好。我曾经说过,我想学会画画,等我四五十岁的时候能像倪萍一样,开个自己的画展。我也曾说过,像我这样的人,其实就是适合研究历史,老了的时候看看报,写写文章,也算有所著说。呵。
但最开心的,其实莫过于,跟姐妹们说,等我们老了,我们叫孙子辈们开车送我们到老地方相聚,唠唠嗑。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我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