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暴力:隐而不现却真实存在

2007年,把冷暴力的描述性研究作为SRTP的我们,在百度中能搜索到的词条寥寥无几。

时至今日,百度词条中的冷暴力丰富了不少,但它被作为一种道德观不完善、情感修为水平不够的一种表现。

甚至在国内的心理学专业领域,对于冷暴力的了解也只浮于现状调查有多少人曾遭受过冷暴力的表面。而在法律领域,则被专业人士认定为发生在家庭中的冷暴力最好从道德层面约束,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而不要从法律层面介入。

与传统认知中常常发生在两性、同事与上下级中的精神虐待不同,冷暴力是无法驱散的雾霾,早已在同学、师生、亲子关系中蔓延。

近几年来,人们惊讶于媒体上广泛曝光的校园凌霸、以及发生在两性、亲子之间的虐待。虽然吃瓜群众一边声讨媒体关注焦点的娱乐化,一边又看得不亦乐乎。但正是借助媒体的力量,让这些隐而不现却真实存在的暴力/精神虐待呈现在公众视野。

虽然得到了足够多的曝光,但把冷暴力等同于玻璃心与冷漠毒舌君CP的观点也不少。

不清晰的概念定义,缺乏专业人士的适度解读及干预,也许是本该定性为精神虐待的冷暴力被误读的原因之一。

好在,还有普世读物《冷暴力》。

继《骚扰:无法回避的痛后》,法国临床精神学者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建立在大量心理治疗案例基础上的研究成果——《冷暴力》终于在中国问世。

伊里戈扬的《冷暴力》,从夫妻、家庭和职场常见的精神虐待现象入手,通过剖析施虐者和受虐者的心理特征、性格特点以及双方建立施虐和受虐关系的过程,揭示了精神虐待行为的后果,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方式、行动指导和心理对抗手段。

=======================这里是精神虐待小日常的分割线================

1.不存在的第三者

常年在外的A先生怀疑留守在家的B女士出轨(B女士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略好于A先生)。

持续性的谩骂威胁后,为证明清白,A先生要求B女士出具近半年的通话记录,并对通话时间过长的号码一一询问。

除了在上班时间大闹B女士公司和不间断必须接听的夺命连环call外。下班后的深夜B女士还需要面壁思过直至天明。

在这场混战中,双方的子女也深陷其中。他们不断被A先生询问,在这起“出轨”事件中谁对谁错,如果二者离婚要跟哪一方过。深夜,也会和B女士一起被剥夺睡眠面壁思过。

迫于男女体力的悬殊以及时时刻刻遭受的精神折磨,B女士服软,爽快承认错误,没想到虐待并未因此停止,A先生更为恼火,要求解除婚姻关系。但却对B女士签好的离婚协议置之不理,继续对其骚扰。

在某次A先生把B女士的衣物包包悉数丢出门外后,B女士终于下定决定脱离这段身心俱疲的关系,搬离了自己的房子。

不存在的第三者中,A先生是施虐者,同时,在公众面前又扮演被抛弃者的角色。

处在受虐地位的B女士曾经寻求社会支持,试图通过家人以及相熟的好友与A先生沟通,但均无果,得到的反馈是顾左右而言他。

A先生的纠缠与骚扰行为,是为了不恨自己(外在的高自尊其实是内在的自备:恨自己没有高于对方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以至于带了绿帽子),他必须从“曾经”属于他的B女士身上,为其所有的恨意寻找出口。

在A先生假设的情景中,作为第三者见证的子女,因为在现场,又不愿与被害的父母断绝关系,于是也成了受虐者。孩子被当做“那个人”的孩子而受到攻击。在这场与孩子无关的冲突中,被召来当目击证人,连带承受所有加诸受虐者的而已。

2 总是不行的孩子

豆瓣里有个名气响当当的父母皆祸害小组:组员为抵御腐朽、无知、无理取闹父母的束缚和戕害奋斗终生。

小组的描述其实并不夸张,不然也不会有很多小青年/夫妻总是告诫自己不要走父母的老路。

从小大大,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30岁的咩仔从父亲那里得到的反馈都是“你不行,成不了事情。你不爱上进,不爱学习……”之类的消极评价。

清醒的时候还好,每当喝多了,咩仔则变身为父亲骂骂咧咧吐槽同事领导的垃圾桶:吐槽有钱的领导是个草包,有能力的同事显摆自己有钱等等。

几十年如一日……

但其实,咩仔也算成长在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管理一个工厂。

这种典型的父母在意的,无非是孩子不符合自己的期待。

对于未成年的子女而言,父母是有着压倒性的力量和权威的。为人父母的手上握有逆来顺受的生命可供侮辱。

当父亲或母亲无休止地羞辱对方,子女别无选择,只能自我隔离。他们不但要忍受,还会将其内化,以致把加之自身的暴力转为自我伤害的行为。他们不可能建立完整的自我,或是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

校园小团体在影视作品和媒体报道中已司空见惯,未成年人之间的推搡、打闹、孤立往往被认为是闹小孩子脾气,家长和老师鲜有重视。

3偷星星的人

L和五个小伙伴算得上明星小团体,文艺汇演,获奖海报、班级前十都能见到她们的身影。

星星折纸等手工制品在某段时间很是风靡。L不善手工在尝试过几次之后放弃了这项你叠我叠大家叠的社交活动。

没多久,团体中的五朵金花看L的眼神有点不对劲。某天L被堵在教室门口,被逼问是不是偷了她们的星星折纸,L矢口否认。

后来除了五朵金花,平时玩的较好的同学也逐渐冷落L。

这种状况持续到毕业。

期间,还有老师不经意地询问L为什么会遭到排斥,得知疑似偷盗的罪名后,老师曰:真是无聊的一群人。

4小透明的遭遇

部门里休产假的暴脾气boss回归了,开始找小透明们一个个面谈,大家如临大敌。

一直负责流程化作业的小田成了躺枪的那个,在众目睽睽下被领导怼得哑口无言:被质疑工作内容毫无意义,做事没有逻辑,智商是不是有问题,。虽然事后老同事前来安慰说,领导就是这个样子,习惯了就好。但慢慢地,小田发现饭点和下班的时候没有人来主动邀约,大家似乎下意识地避免与他同框,以免殃及池鱼。那些工作中无法避免的交道的同事,都带着点嗤之以鼻的气息。

再一次被骂之后,领导突然和颜悦色地建议小田,可以考虑调去一个新组建的部门。

两天后,小田辞职…..

现在,小田是魔都某公司的合伙人,风头正劲~

群体中抱团的成员通过批评他人凝聚向心力,由于依赖一个缺乏道德的领导者,就变得毫无判断是非的能力。这种情况常见于校园内的小团体以及没有制度、组织混乱的公司里。

5.告诉老师你的秘密

小祺是老师眼中是偏科的典型,对于数学物理完全不开窍,虽然看起来刻苦但又不见什么成效。对于班主任来讲,这类学生在注重升学率的高中,处在可放弃也可不放弃的夹缝里。

摸底考试后,小祺再次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抖着卷子要求谈谈这次倒数的原因,是不是天天抄作业,并放言整个班级都被他拖了后腿。老实巴交的小祺坦言数学和物理对他而言就是天书,上课听不懂下课也不想问老师,脑袋一片混沌。随后就是在老师面前表决心,继续攻克理科难关从下课骚扰老师做起。

成绩排名前50%的家长会结束后,好心的同桌告诉小祺,他上课听不懂下课不问老师的混沌状况被班主任作为典型在家长会上实名举例了。说完,还怜悯地看了仍处在震惊中的小祺一眼。

至此,开朗的小祺从一个话唠变成了闷葫芦。

面对成人压倒性的力量和权威,未成年人没有开口的余地,甚至被剥夺了知觉,他们往往是无力抵抗的。

6被架空的空降兵

苏先生从电视台转行到一家民营企业负责市场运营的工作,好歹在业内算是小有名气,新公司的同事对苏先生都很客气。

但渐渐苏先生觉察出一点不对劲:与隔壁部门热火朝天骂声阵阵比起来,自己的部门冷清的不像话,偶尔会有秘书来通知需要出席的会议。偶尔还能听到部门员工八卦自己为什么想不开抛弃了电视台的肥差空降到这里,是不是有什么后台。

慢慢地,苏先生成了光杆司令,并于两个月后离开。

无论冷暴力的起点是个人之间的冲突,还是组织结构不当,公司均有责任找出解决办法,不插手政策会助长虐待行为发生。在虐待行为发展的过程中,必有某个时刻是公司可以想方设法介入的。

虐待与经济因素无关,而是组织的怠惰助长


以上6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有没有唤起你的童年/职场/家庭阴影??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虽然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上述的不当行为,但唯有长期且不断重复发生的冷暴力才具有破坏力。

精神虐待会发生在亲密关系中,也会发生在社会关系里。

无论双方关系如何,身处的情景如何,冷暴力行为本身都是利用对方的弱点,靠日复一日地对某一特定对象贬低、羞辱、嘲讽、排挤直到受虐者产生自我怀疑,然后摧毁他的防御能力。受虐者在不知不觉的侵蚀与伤害下逐渐丧失信息。

维系受虐者与施虐着双方关系的,是一种掌控: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在智识或道德上的主宰、影响或凌驾。他们习惯通过贬抑他人的方式来维护自尊,将冷暴力作为一种满足自身对获得钦慕和肯定的无尽需求手段。

而在群体中,个体特性会由于身处某个群体而消失,并产生对于群体对于他人的双重身份认同,随之而来的就是责任分散(群体的去个性化和责任分散很好理解:围观的吃瓜群众对于摔倒的路人大多视而不见,并不会因此心怀愧疚,因为帮助弱者的社会责任已被围观者分散)。

面对精神虐待,采取不作为态度的人居多。

在《冷暴力》中,除了能够了解精神虐待可能会发生的场景,受虐者可以寻求帮助和治疗的机构(虽然国内心理治疗机构仍不完善,工会和法律援助也并不重视相关的虐待行为)外。此外,本书也许对于推动施虐者自省,受虐者、旁观者反思起到一定作用。

施虐者多刚愎自用,行为模式难以撼动。在缺乏自知的前提下,我们暂且放弃对他们的治疗。

对受虐者,能够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且有改变当前局面的认知以及愈后措施很重要:一味妥协退让并不能感化施虐者,当正面冲突会惹怒施虐者,或者施虐者对于正面沟通避而不答。脱离受虐情景的首要选择是离开,寻求借助第三方的沟通方式。

如同好奇心日报对阿兹海默综合征专题报道提及的一样:越早地对受虐者进行干预,保证有质量生活的阶段就越有机会延长。

即便施虐者对待受虐者的态度对他们后来的人生肯定有影响,但是影响更大的部分是受虐者自己的决定。

不然,你就是把决定人生方向的权利交给了他们。

PS,

反应了校园性暴力的《熔炉》推动了韩国《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的修订与通过;

《冷暴力》的作者伊里戈扬也推动了法国关于校园欺凌的草案;

那么我们呢?

当被封杀的#北电侯亮平#不再是个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冷暴力:隐而不现却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