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再一次定义文盲?

Hour-Of-Code-Apple.png

从 2015年12 月 10 日周四起,苹果将在世界各地的 Apple Store 零售店中举办 “编程一小时” 讲座,苹果的软件工程高级副总裁克雷格·费德里奇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了这一活动,他认为将“编程一小时”这项活动带到孩子身边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编程是有学识的下一个层次。这位从十岁就开始编程的苹果软件高管表示:

“这些设备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去到哪里都有电脑陪伴,能够在媒介中有能力创建内容是编程的基本,编程应该被视为语言和一种思考方式。尽管有不少的年轻人能够轻松地使用设备,但能够进行编程才是有学识的下一个层次。”

很多媒体都以《苹果软件高管:编程是有学识的下一个层次》报道了苹果的此次活动。

再有以前奥巴马也倡导过编程一小时活动。也认为青少年,不止是有志于从事工程技术领域的学生,所有青少年都应该接受编程教育。

尼尔·波兹曼也在《童年的消逝》的结尾有类似的论断:

有没有一种传播技术具备某种潜能,足以保持童年存在的需要?
唯一具备这种能力的技术是电脑。

尼尔的时代(《童年的消逝》1982年出版)计算机技术已经崭露头角,但显然远不及如今之于社会的影响更广泛和深刻,但他已经敏锐的意识到这个问题--不过是从社会学意义的童年因为印刷术出现又因为电视消逝的历程来透视到计算机技术的独特性。

我们还可以看到更多计算机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之深,比如计算机技术已经使得联合国在2005年更新了文盲的定义:

文盲包括三类人:
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
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的人;
不能使用电脑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后两类又被称为功能性文盲。

看着苹果配合美国政府在世界范围内做的这次对“编程一小时”活动的劲儿头。我们可以畅想一下,正如那句话“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隐喻--任何人想要改进一些事情,让它对人类更有益,常见的方式往往是通过改进某个产品来达到。这已经是我们社会的现状。

那么,再进一步:

人人都是程序员,表达如何描述产品本身也应该被更彻底的软件化。到那时候,联合国关于第三类文盲的定义:不能使用电脑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自然也应该改成:

不能通过编程对事物进行描述、与人约定交流内容和管理与优化事物的人。

应该会有那一天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编程:再一次定义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