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事小,失节事大

      安拉说:“凡是有气血的人都会体会死亡。”每个人的出生都是走向死亡的过程,死或者重于泰山,或者轻于鸿毛。我们会发现古代的读书人深受儒家学说的熏陶,不断地加强他们是奴才的思想,要对主子忠臣,至死也不能变节。有一句俚语:“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司马迁虽然受到李陵事件的牵连,受到死刑,没有钱买罪的情况下,不得不受到宫刑。在忍受极度的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之下,为了继承父亲的意志,写一本公正客观的史书。他没有因此惧怕汉武帝,故意讨好他;也没有因为憎恶他,而故意丑化他。这就是他伟大的地方呵。

       一个人能在平时做事公正,已经很不容易,更何况在生死的面前,还能坚守这份良知,就更难了。这就让我想到崔杼弑君的故事。崔杼的老婆叫郭姜很美,齐庄公听说后,就趁着崔杼不在家,和他老婆私通。这件事不久大家都知道了。齐庄公举行宴会,崔杼装病不去。齐庄公探望他,崔杼把他杀了。当时记载齐国史官写了崔杼弑君,被他杀了。之后,他的两个弟弟坚持不肯改写,被崔杼所杀。当崔杼看到最小的一个史官的时候,说:“你只要写齐庄公病死就行了。我就不杀你。”没想到他根本不领情,继续写:“崔杼弑君。”写完之后,跑来了一个南史氏,以为他们都死了,特意跑来记录这段历史。

       在生死面前都临危不惧,坚持写发生的事实,这样的史官就算到现在来看,都可以称得上英雄了。这都是有历史记载的,那些没有历史记载的宁死不降的战士们的故事就更多了。我重点向说一位大家耳熟能详的文人的故事,文天祥可谓是一个奇葩的爱国者。生前纸醉金迷,曾是一个花花公子,直到国破家亡之际,他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变卖家产,支持抗战,最后宁死不屈,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佳句。很多选择不过是人一念之间的事,却注定了一辈子的命运。

        我曾听闻一个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发生了一场灾荒,很多人饿死。有一位名叫黔敖的贵族奴隶主在大路旁摆上一些食物,等着饿肚子的穷人经过,施舍给他们。有一位穷人用袖子掩面,拖着一双破鞋走过,被她叫住。黔敖不客气地大吼:“喂,你过来吃吧!”这个穷人瞪了一眼,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样的。”黔敖一下子意识到自己说话不对,向他道歉,请他吃。这位穷人直到饿死,也没有碰黔敖的食物。

       这就是一个人的气节,纵使环境在恶劣,也不能轻易改变人的气节。想到古人为了气节不惜自己的生命,而我们当今的某些小人为了一己之利,就不惜和亲友反目或者做出伤害自己单位的事情,这样的人实在是令人不耻呵。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死事小,失节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