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个建筑设计师,在一家很有规模的设计院做事。虽然他平时的工作在我看来确实是辛苦了一点,但总体讲,他的薪酬和他所承担的压力还算成正比。
我原本以为他的生活就会一直像这样过下去,小工程师逐渐混成大工程师,最后成为某上市设计院的大拿,年薪百万,迎娶白富美,成为人生淫家。谁知道前几天我们见面,经过他的吐槽,我才算发现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现在这个时代总给人一种人人都得创业的感觉,屌丝想靠创业发家的就不说了,哀鸿遍野。然而就算是那种很有规模的公司,也都总想着搞点事情巩固一下自己的江湖地位,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有一种会被别家的某项创新搞垮的焦虑感。
虽然说居安思危是对的,但有时候大家是为了搞事情而搞事情,这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非常病态的担忧了。我朋友所处的公司就有类似这样的心态,领导给员工设立了各种各样的创新指标,甚至还会强行让一些很喜欢原先工作的员工加入所谓的创新小组。我朋友就是在加入这样一个小组之后变得郁郁寡欢的,因为他时时刻刻都得为那个看起来压根就不可能实现、或者就算实现了也是一堆垃圾的念想而奋斗。
公司这么做有效么?我敢断言,就算他们搞出来了某个成功的创新,也是瞎猫碰到死老鼠的狗屎运而已,这种成功根本无法复制。为什么?因为创新靠的根本就不是人多力量大,不是关键绩效指标,不是灵感乍现脑子一热。
创新确实是一个特别厉害的事情,但很多人都认为只要有一个不同于常人的思路就是创新了,坚持把这个东西搞出来,肯定就能大杀四方,然后新时代的马云或者马化腾就出现了。于是呢?我们就看到了一堆拍着脑子想新想法的人,他们只要感觉自己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在他们的认知中逻辑自洽的东西,立马就会内心紧张,进入到一种“自己马上就要发家致富了”的快感之中,觉得自己离首富就差一个程序员了,就差一个美术了,就差一个音效师了。
据我观察,这种想法经常出现在很厉害的技术大牛的脑子里,他们在某个领域超级厉害,甚至达到了“只有你不敢想,没有我做不出”的境界,然而他们真的对创新有所误解。我有好几个同事就是这样,有的是很厉害的程序员,有的是很厉害的设计师,有的是很厉害的产品经理,都属于公司的中流砥柱。可是他们在公司的战略大会上就会激情澎湃地做出这样的演讲,“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不断地想,以及不断地尝试与实现。”全场热烈鼓掌,不知道其中有几个跟我一样是翻白眼的。
这种说法完全不讲道理,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创新会连续失败,而就有些人的创新就会连续成功?这种说法其实是把坚持碰运气的行为当成了有效手段罢了,和守株待兔无异。不过这样不能怪他们,人总是术业有专攻的,如果一个人一天只盯着自己手上的活做精做专,不是备受老板嘉奖,就是备受下属爱戴,那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也只能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了。
我现在待的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中流砥柱都是这样,更何况其他人。
不过好在这世上牛人多,还是有很多人一直在研究创新,并且依靠这些研究赚大钱。其中除了那些连续创业成功的人之外,还有的就是那些搞科技风投的大佬们了。去看他们得瑟自己的文章,其实不难发现他们的投资逻辑十分简单,最难的反而是对行业现状最基础的、最细致入微的了解。那么怎样的创新能够成功?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样两个概念。第一个,怎样的事业才能更多地被世人接受?第二个,怎样的事业才能活下去?
第一个,怎样的事业才能为世人所接受?
答案是,在当下的环境中,能够最有效率地满足使用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什么效率?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效率,这里我称之为“满足效率”。那什么叫做最有效率?这里对它定义是,满足效率等于用户需求的满足程度除以用户所耗费的资本,这里的资本包括时间和金钱。
什么意思?就是“满足效率”高者得市场。来对比一下QQ,微信,还有打电话和发短信。我当然知道它们满足用户的不仅仅只有沟通这一项需求,但在这里我就只单单针对沟通这一点来说明这个道理。
20年前,环境是大家都只能用电脑上网,互联网的普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与人沟通的基础技术问题。围绕着沟通这个问题而出现的一系列聊天软件们,QQ能够杀出重围,就是因为当时QQ满足沟通这项需求的效率巨高无比。只要对方在线,基本上就可以实现实时交流了,同时,使用者只需要投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学习成本以及网费就OK了。满足程度高,消耗低,满足效率自然很高,于是QQ就被市场筛选了出来。但是相比较当年腾讯出台的自杀政策,申请一个QQ号需要一块钱。好嘞,这就相当于在这个等式的消耗部分多加了一些东西,导致使用者在满足自己需求时投入的资本变多了,于是QQ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效率降低,结果就是腾讯差点把自己玩死。
10年前的移动通讯的主流是手机,手段是打电话和发短信。跟电脑相比,手机的优势明显。用电脑沟通,你起码得坐在那里,机会成本太高。而用手机沟通,用户只需要消耗的一定的钱以及时时刻刻揣着手机,就可以享受到随时联系别人以及随时被别人联系的便利了。
但是,手机的“满足效率”就很高么?并不。相信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注意过,那时候人们打电话是会刻意去记通话时间的,也会刻意去记自己这个月发了多少条短信,只因为超过包月的数量将会多掏钱。由于传统的联系方式的“消耗”一直很高,于是在6年前微信出现的时候,相比较传统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在“消耗”程度上,微信几乎是不要钱的。就因为“满足效率”质的提升,微信最后把中移动逼得讲,我最可怕的对手不是中联通,而是微信。
那么相比较QQ呢?首先,微信的学习成本高还是手机QQ的学习成本高?光看两款软件的界面就知道了,微信几乎不用刻意去学。其次,微信语音沟通的成本高还是QQ打字的沟通成本高?微信只要按住说话,松手发出就成事了,而那时候用QQ,你起码得会用数字键盘打字。所以对于之前那些不怎么玩电脑,上手直接就用智能手机的人来说,微信完胜。
然而对于QQ的老用户来说,微信?还要去学好麻烦啊!所以像我这样的一批人,一直到2013年才真正开始使用微信,而且直到现在都没放弃过QQ,甚至我跟几个老朋友的联系方式到今天为止还是QQ,这是因为对我来说,微信的“满足效率”是绝对低于QQ的。
不过在移动互联网时期,微信可以讲是“满足效率”最高的沟通方式了,但是微信会一直赢下去么?除非它一直能够保证“满足效率”是世面最高,否则就不一定。
这是因为环境在变,我们并不知道当换了一个环境之后,微信还是不是那个最有效率的沟通方式。好比说未来某一天,某家公司发射了一颗超级卫星,只要你肯花钱去买他那2000块钱的设备,你就不需要给4G交钱了,还不需要破解WIFI密码,这家公司直接就能为大家提供免费的即时通讯的功能。到了那个时候,所有依附于传统通信基础设施的一切全都得完蛋,甚至移动互联网行业都有可能会被一家卫星公司颠覆,这一切只因为的过去方式“满足效率”太低。
但这种方式就真的就是最终形态么?不一定,还是因为环境在变。如果说再未来的某一天,有一家云计算公司买了一颗超级卫星,他的用户一样不需要连接4G,不需要破解WIFI密码,但更有效率的是,它拥有超级强大的云端计算能力,所有的信息都能放在云端计算好再发回到用户的屏幕。一块屏幕能有多少钱?这家云计算公司领导一拍桌子,免费!发!这是用户的“满足效率”瞬间提升到宇宙边际,到最后,之前那家兴盛一时的卫星公司就会被这家云计算公司彻底打垮,世界迎来新的时代。
我这里并不是在分析QQ,微信,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江湖恩怨,他们之间的博弈太过复杂,不是这么简单。我只是拿这个例子说明"满足效率"高者得市场这个道理,要想做出有效的创新,就必须真实做到提高“满足效率”。
那是不是所有能够提高“满足效率”的东西都能成功?不一定。因为这一切还要符合另外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能活下去。于是说到第二个问题,就是怎样的事业才能活下去?
这个问题说起来一点都不高深,当然是那些能够盈利的事业才能活下去了。但是这个问题其实又不简单,因为要想活下去,就必须要满足下面这个公式。
如果在竞争绝对充分的情况下,市面上能够存活的产品的“满足效率”都应该是相同的,包括奢侈品和地摊货。
奢侈品贵,是因为用户能够从奢侈品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又高又多,所以在同样的“满足效率”下,用户的“消耗”就可以很高;地摊货便宜,是因为用户得到同样的“满足效率”时的消耗特别低,而为了达到同样的“满足效率”,商家就不得不在用户的“满足程度”上打折。
之所以会在“消耗”这里标红,是因为用户在消耗部分的金钱消耗,可以讲是完全补贴商家的。如果商家的成本低于补贴,那商家就是盈利的,整个事业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但如果说商家的成本高于补贴,那为了不死,为了让自家产品的“满足效率”大于或等于市场其他产品的“满足效率”,商家要么就向用户提供更高更多的“满足程度”,好比海底捞;要么通过补贴用户来降低用户的消耗,好比“滴滴”和“Uber”,又或者这是“摩拜”和“小黄车”。这里后者很明显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所以想要在这种状态下维持事业,要么就想办法解决问题,要么就等精血耗尽而死。
所以重点在于盈利,别提什么理想梦想,别提什么伟大的事业造福全人类,如果不能降低成本批量生产,如果不能盈利,那就是活不下去。
然而,一直以来都有一种很奇怪的论调,就是好的产品一定是人人都爱的,好的服务一定是人人都喜欢的。在持有这种论调的人的眼里,只有人人都喜欢的产品才能叫做成功的产品,只有人人都喜欢的服务才叫做成功的服务,否则全部都是垃圾,吃枣药丸。
但其实这种说法是极其有问题的,抱有这种态度的人在创新的过程中几乎不能成功,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是人人都爱的,也没有任何一种服务是人人都喜欢的,这一点哪怕是明星都无法做到。好比杨幂,摸着良心说真的是够好看了,而且在她这个年龄层,比她更有实力的明星应该也没几个,但是只要你去看有关杨幂的评论,很明显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她。不过即使有人狂黑杨幂,也并不影响杨幂是一个成功的演员,有的人需要有的人不需要,这才是真实的世界。明星们正是接受了这个现实,他们才会稳稳地向前。
一项成功的事业也是这样,根本就不需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只要你做出来的东西能够让一些人感到有用,愿意付款,而这些钱正好能够包养你自己,并且足够支撑你下一轮的产出,你就已经赢了。但如果说一个人总是在以被每个人都喜欢的目标而奋斗……坦率地说,这只是一个虚无的目标,注定不可能成功。
同样的道理换一个残酷的角度来说,就是不管你做的是什么,你必须让你的“满足效率”达到世面最高或者并列最高,只有这样,用户才愿意买单。不仅如此,你还得控制你的成本,一旦你在为了达成“满足效率”时需要补贴用户,那就只能说明你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好比回到之前提到的脑洞,那个新的通讯方式或许会被叫作“超级卫星+云计算”。这虽然听起来很是甜美,但如果它的运营成本超级高,而你又不能通过散户或者广告商获得盈利,反而需要不断地补贴用户,那即使是如此高科技的事业,也一样是不可持续的,弄不好还会被上一代的产品坐收渔利。
所以我们往往可以看到这样的现实,现在各个大学里新的研究成果超级多,听上去能够提升“满足效率”的专利也超级多,之所以这些专利没有变成产品造福人类,之所以现如今还是传统模式,不是因为人们傻,而是实现的成本太高。
这对于创新也是一样,为了抢占市场,只能抬高“满足效率”。如果不是针对大幅提高“满足程度”或者大幅减低用户的“消耗”,那么脑洞再大的创新也都是在瞎扯淡。
这两项原则看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狠下功夫。现在的科技投资人都精明得很博学得很,他们既然赚的是高科技的钱,当然也就会狠狠地抓住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他们看到一项新技术,首先会想到的是这项技术都可能满足人们的哪些需求,以及有多少人会有这方面的需求。然后他们还会对比当前满足人们这项需求的方案都有哪些,成本是多少。通过这些,他们还会着重分析,如果这项技术走向成熟,它有没有真正提高用户的“满足效率”。他们同时还要去想,现在都有哪些相关科技可以降低这项科技的实现成本,这项技术在多少年内可能实现批量生产、实现产业化。
为什么总说跨界可以促成创新,就是因为跨界很可能在满足用户某项需求的时候顺带满足了用户另外一项需求,可以通过相加的方式满足用户两项“满足程度”,从而抬高“满足效率”。当然跨界也可能一不小心就激发了用户们新的需求,这些都说不准。但不管怎么说,不难看出,真正有效的创新根本就不可能是平日里老板们非要员工搞的“拍脑袋拍出灵光”、或者是“坚持试错试运气”的事情。没有大量的行业知识和洞察力,基本上就没什么机会搞出成功的创新。相反的,一旦一个人有了大量的行业知识和洞察力,即使不去刻意搞创新小组,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样也会有挡都挡不住的创新。
所以讲真,老板们与其刻意去搞创新小组、去搞创新指标,还真不如多去看看行业内的科技报告,甚至有工夫的还可以多去看看其他行业的科技报告,通过自己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思考一下在最新成果中有没有能够提高用户“满足效率”的机会,然后再去分析实现这项创新具体都需要付出哪些代价,会不会得不偿失。与其强迫员工或者强行鼓励员工进行创新,真还不如把钱剩下来要喝员工们一起出去吃顿好的或者出去旅游一趟,这样至少可以提高员工的幸福程度,提高员工的向心力,在公司真正遇到困难的关键时候,员工会念着公司的好,心甘情愿地为公司多加班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