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职业规划

在说财务岗位之前,不得不先谈一下行业。财务会计本身的知识结构和基础是通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人员可以无阻碍的在各个行业内流动。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我们其实会发现,行业对于财务工作的固化性和壁垒也会越来越高,转换行业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比如物流行业、贸易行业的财务岗位,他们因为缺乏相对完整的生产成本核算流程,所以他的财务核算体系和岗位职能就相对简单,和制造业这种拥有完整供应链的财务核算体系就完全不同。同样的,在房地产、金融银行业、互联网等等类似行业的财务岗位,他们的财务核算体系之间也有巨大的差异,所以财务岗位的复杂程度和核算特点是因行业的不同而有差别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某个特定行业做财务的时间越久,就越会熟悉本行业内财务核算的流程和特点,这样的话就会导致跨行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如果要在财务行业有长远目标的话,选好适合自己的行业是很重要的。

下面讲一下比较齐全的财务岗位都包含哪些,会分为两个阶段来讲,首先是基础阶段,包括出纳、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费用会计,其次是在主管阶段,包括总账与财务报表、税务、成本核算、财务分析及预算管理,在经过以上相关模块的磨练,最终就可以做到财务总监或CFO这种金字塔塔尖的位置。

第一个基础岗位是出纳。又叫资金管理和资金分析,它是企业向外业务联系的一个窗口及触角,同时又是企业在内部做资金分析与管理的一个中枢。出纳作为企业的一个对外的窗口,职能很重要也很基础,它可以让刚刚毕业的学生确立一个完整的空间概念。就是说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与财务相关的领域,有哪些事情需要和外界的哪些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打交道,包括银行、外管局、金发局、税务局、工商局以及财政局、海关等等相关机构,都有可能与企业发生业务上的接触。同时,做好资金管理,也是出纳岗位一个重要的加分项。在一些大型的企业,会把资金管理和出纳岗位分开,由资金管理人员专门负责现金流的管理、预测,甚至短期理财投资及融资等相关工作。

第二个基础职位是应付账款。应付账款会计负责核算和监控整个供应链的前半条线,也就是说包括全部的采购环节,还有物流职能中材料的入库环节。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供应商发票的审核以及录入、应付账款、还有存货的记录与管理等。

第三个基础职位是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会计负责核算与控制供应链的后半条线,它包括物流职能的存货出库环节,还有全部的销售收入确认环节,以及后续的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这在很多公司也称为销售会计。在很多ERP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的确认环节,已经基本上无需财务人员进行手工输入了,应收账款会计的核算工作量已经大大降低。在很多公司甚至应收账款这个职位也被取消了,而转变为财务分析或销售分析或销售助理等类似职位。他们在这些职位下面会负责分析和统计相关的工作,比如客户回款的管理和追踪,应收账款的现金流预测报告的编制,以及销售收入的明细分析等工作。

我们上面讲的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两个模块,加上后面将要介绍的成本会计这个模块,这三个模块拼起来就是整条供应链流转的财务核算流程。应收应付分别在前后两端,中间加了一个成本会计的职能,这三个职能一起决定了存货成本和营业成本这两个重要数据的全部核算过程和结果。所以我认为这三个职能是供应链财务会计核算中重点中的重点,任何一个制造业中优秀的财务总监都必须至少就这三个模块,从1到2个模块的经验,才可以保证他能够对公司的报表有非常敏锐和清醒的认知。

从职业发展角度来看,应付账款涉及的日常会计操作比应收账款更多,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不同的供应商发票的录入、合同以及订单的审阅环节,积累最基本的财务做账的概念和加深对原始凭证的直观理解。而应收账款的环节则在起步阶段涉及的基础会计核算职能和凭证的工作量不多,取而代之它会有角度的分析性、沟通性、和管控类的工作职能。这两个模块各有侧重,能够满足不同偏好的人员进行选择。大家不需要在一个基础模块的起步阶段过于纠结,是选a岗位还是选b岗位,因为他们全都是很基础的模块,在本质上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对未来路径选择的影响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第四个基础职位是固定资产会计。它是企业资产的管理者和投资预算使用的监督者。固定资产会计的工作目标是确保固定资产的价值账实相符,监督投资预算的使用,内容相对其他模块较为独立,看上去不过是固定资产的记账与月度折旧的简单工作,但实际上他作为公司资产的唯一的专业的管理者,固定资产会计要做到帐实相符这四个字是要动一番脑筋的。

在职业发展上,固定资产会计与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也都有所不同,因为他在会计核算职能上保持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在工作难度上并没有应收应付与供应链的结合那么紧密,所以也就导致了它相对核算工作量没有那么复杂,不确定的因素较小。但是这个岗位却对细心和耐心的程度要求比较高,属于不同的技能范畴。如果要追求安稳的工作状态,可以长期从事这个岗位。

第五个基础职位是费用会计。它是企业费用的管理者,费用预算使用的监督者,它的职能确保了企业能够对消耗的费用进行事先、事中、事后的三段管控,与财务内控相关的职能基本上全都和预算挂钩。费用会计和固定资产会计就是企业的左右两个护法,一个负责期间费用消耗的记录、监督和管理,一个负责资本投资的记录、监督和管理。他们是财务部门内部两个重要且有力的管控工具,兼具了会计和财务分析的职能,可以作为应收或者应付会计之后的下一个职业发展模块的选项,当然也可以作为起步的选项,先后顺序是无所谓的。通过这两个模块的熟悉和锻炼,不仅可以对资产费用的会计有深入认识,同时也会对预算和财务控制有一个初步的感觉。

以上对这五个基础的职能会计模块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如果进行分类的话,我认为出纳、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三者与营运相关,属于供应链财务核算的职能范畴,而资金管理资金分析、固定资产、费用会计,他们则属于预算相关的控制为财务核算的职能范畴。在职业发展上,以上每一个职能都可以作为职业的起点,比如应收或者应付这种供应链的财务核算模块,我们可以二选一做2到3年,然后在固定资产或者费用这种财务控制模块中,再二选一做2到3年左右,那就算完成了基础阶段财务基本功的训练,就可以准备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下一个主管岗位的阶段才是决定财务职业工作方向的第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主管阶段的第一个职位是总账会计,或者叫财务报表会计、总账主管。它的职能是衔接会计核算与生成财务报表的关键岗位,也是上述会计基础阶段五大模块的一个集合。在这个职能阶段,它的日常工作就暂时脱离了所谓枯燥的重复性的记账工作,也脱离了在第一线与业务部门直接接触的环节,总账工作的基础则完全建立在以上五个基础会计模块输出的数据之上,进行整合、汇总。同时这个岗位还需要对许多不确定的情况或风险进行暂估或预提,以匹配收入和成本的区间一致,这样才能最终出具准确的财务报表。所以这个岗位在标准化基础模块工作上,增加了很多经验判断以及监督和审核的职能。因此总账主管需要对每个模块数字输出有很好的经验和感觉,知道有哪些最高效的方法和逻辑,对这些模块的合理性进行验证,从而找到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问题甚至错误。

从职业发展来看,对于从基础阶段上升而来的财务人员而言,总账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向未来中层管理者进阶的职能平台。因为它与供应链财务核算的终结者职能出现在会计核算的末端,以生成财务报表的形式表达出了总账职能,对于企业财务的重要性水平有了基础阶段的应收和应付职能之一,加上固定资产和费用会计的职能,这个时候在主管阶段如果以总账作为供应链财务的结尾,可以说是很标准的一个财务经理或者会计经理的晋升之路。如果最终职业发展目标定位在一个上市公司,或者一家子公司的财务总监这个位置,并且要真正在市场上有自己很强的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的话,总账和财务报表这块职能在你的职业生涯发展当中是不可或缺的。

主管阶段的第二个职能是税务管理。也是最具备专家潜质的职能,由于我国的税务政策是相对复杂,而且频繁变化,同时监管强度很大,所以企业当中的税务职务相比较其它会计模块会相对独立,专业性的门槛也会比较高,而且这个职位需要税务人员不断的根据最新的税务政策和法规更新和学习,所以税务人员是企业当中的一个类似于专家型人才的职位,所以他的职位会相对较为固定。同时又因为沟通成本,熟悉程度等原因,税务局的那些公务人员也不喜欢企业频繁的更换税务对口的专员,所以税务会计可能是企业当中轮岗程度最低的一个岗位。而企业自身的税务人才,它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第三个主管阶段的职能是成本会计。它是企业中产品成本核算与分析的一个专家岗位。谈到成本会计的时候,财务职能的角色就与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前面讲的基本上都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在财务会计领域可以说其主要和最终目的是满足财务数据披露的合规性要求,也就是说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最终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披露的要求和规定。而成本会计是企业内部管理的范畴,是企业产品和项目成本核算的一个核心职能,它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起组成了财务管理体系的三个核心模块。它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就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和内控的需求,从营运的绩效出发,审视企业产品与服务的成本构成,发现产品成本波动背后的规律和问题,找出改进增效的原因和方案。成本会计可以分为项目成本核算和产品成本核算,在制造业中,成本会计是供应链会计的一个核心,是产成品成本和主营业务成本数据的基础和来源,不论是对资产负债表还是对损益表,它都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所以我认为在制造业这个大的范畴下,成本会计和总账会计具有同样重要且核心的地位。在大家通往财务总监的路上,在这两个职位的职能当中,应该至少必有其中之一的经验。

第四个主管阶段的职能就是财务分析。也就是企业内部以营运绩效分析为目的的财务分析职能,它主要是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反映,结合企业的经济业务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工作。由于财务分析的基础是利用会计核算的结果,也就是会计输出的数据和财务报表,所以财务分析的有效性取决于会计核算数据本身的质量。如果会计核算系统足够强大,核算足够深入、细节和完善、数据量足够大,那么财务分析也就可以相应的做到深入细节的极致。如果会计核算本身质量很差,前后期会计准则不一致,并且缺乏可比性,而且错误百出,同时缺乏精细化核算的深度,那么财务分析的基础就不好了,没有一个好的会计基础,就不可能有好的财务分析的输出。在很多中大型企业呢,财务分析的职能非常的细分,所以就造成了财务分析对系统的依赖非常大,大家可以想象到,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系统,将这些细小的职能的财务分析数据进行分配和汇总,就不可能把财务工作做的很细致很深入。所以就会导致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系统太强大,人的价值往往依赖于系统和流程而存在,如果脱离了这个体系,人的价值就可能会大打折扣。第二个问题就是系统太强大,财务分析的问题又非常的琐碎,使得基层的财务分析工作的职能变得非常细小,而要有全局的财务分析观就需要漫长的时间。

从职业发展看,把财务分析的职位按照职能分为三种。

第一个财务分析的职能,这种职业分布在大型的一些跨国企业当中,或者说大型的国内的国有企业当中比较多,他们需要对费用和成本,按照BU也就是按照事业部或者按照部门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这些分析工作会比较流程化,然后工作会像一个螺丝钉一样,它并不需要操作者本身有太深厚的会计基础,而且职业的晋升路径也相对简单明确,就是从初级的财务分析到高级财务分析,最后做到财务分析的经理,这样直线的上升,所以这些职位大都在跨国企业的总部,或者是大型的结算中心里面,因为他们对这种细化的分析有要求,相对要求比较高。我见过很多的海外留学的海归人员或者研究生毕业的人员,本身不愿意从基层的会计核算工作做起,大多都被吸引到这种财务分析的职能岗位上。但这种岗位的缺点是,在工作早期没办法直接的深入接触企业的供应链核算,深入理解财务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编制,所以如果说在这个岗位待的时间越久,就会越远离财务核算的基础,一旦有一天离开了外资企业这个分析的环境和流程的体系,那这个财务分析人员竞争力就相对不会很强。如果说在初级阶段已经在财务分析的岗位做起了,那么未来就有两种选择,第一个就是在这个财务系统一直做下去,最终做到财务分析的经理或者财务分析总监,这样的话就需要一直保持在这个类似的体系环境内,出了这个环境就容易遇到职业发展的瓶颈。第二个方向就是在3到5年的时间找机会跳到财务核算的岗位上,比如说跳到总账。同时,如果这个时候跳槽有CPA证书作为基础,那就相对更容易了,未来在总账再做3到5年左右,这样你的上升通道就打开了,未来的职业的选择面就会非常的宽广。

财务分析的第二个发展就是工厂层面的controller职能,很多外资企业的工厂中有controller这种角色,类似于内控总监或者财务总监这种名称,他会统管财务报表和财务分析。外资企业一般都把财务核算岗位集中到结算中心里边,在BU层面也就是事业部层面,也会有相应的财务分析团队进行分析核算。所以在工厂层面来看呢,并没有太多太深对于会计核算的需要。Controller作为财务负责人的角色,负责财务报告的审核,汇总财务分析报告,以及履行一些工程方面的财务决策等职能。一般而言,在这种角色中担任controller,是需要一些四大出身的,或者说有很多年会计师、会计核算职能背景的人,有过reporting的经验,有过财务报表的经验,然后来做这controller的职位,统管工厂的预算、财务分析和报告。也有一些外资企业会将controller和accounting分开,平行汇报给一个财务总监,在这个外资企业controller负责人的角色就会只负责预算和财务分析职能,从整个工厂角度和事业部角度出发,进行汇总分析和比较。

第三个财务分析职业的路径就是在集团总部层面和控制,相当于控制总监的职能,这个也是对经验水平要求最高的相当于controller的职位.因为作为集团总部,需要对下属各个SBU,也就是战略事业部进行监控和管理,所以会在集团层面设置对应各个BU的一个director财务内控和分析的总监,以确保各个大的事业部的运行正常,符合集团的整体战略方向,同时这些controller会参与重大的决策,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审核年度的预算,以及对月度的营运业绩进行分析等等。这种类型的controller一般大多数是企业内部培养,或者说从同行业招募,至少有中层或者以上的管理经验,做过工厂的财务经理或者财务总监职位的人才可以胜任。

从职业发展来看,财务分析是一个非常好的职能,但是不适合初级财务人员长期的参与。没有会计核算和工厂财务管理做基础,这个职业的发展是有瓶颈的。我在招聘过程中面试过很多的外资企业从controller做到manager的人,到了这个职位之后,他们的整个职业发展就遇到了天花板,市场上跳槽也没有很多更好的选择,只能继续在财务分析,或者controller这个岗位继续做下去。

第五个主管阶段的会计职能就是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其实就是在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条件下,分配有限的资源,平衡各部门利益的一门学问,是财务管理核心中的核心。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预算就是企业战略数据化的体现。一个完整的预算体系,既要包括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方向,又要包括各部门的职能发展方向,最后还要有详细的财务预算的数据体系作为支撑,而且还要与业绩评价的KPI体系相结合。所以这个职位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都会较为综合,需要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方可胜任。

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都属于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的范畴,都是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和分析、及时发现风险、提高效率为目的的职能,他们的基本职能都是相同的。最好是有一定的供应链的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之后,再接触这个工作会更得心应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财务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