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 企业成功只是一种偶然,而不是依靠某种必然的方式,因此创始人不能依赖于过去的成功经验,只能以敬畏之心来进行创新与改革。
· 全文约 5400 字,约需 12 分钟阅读。
一个企业要转型,最难的是认知的改变。如果陷入“路径依赖”或者说“成功陷阱”,就会让企业忽视环境中的新变化,尤其是那些“重要但缓慢”的变化,最终企业成功的原因恰恰是其失败的种子。如何才能让企业尽可能做的长远呢?
一个好的企业,真的要做到非常卓越,它必须要具备一些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取势、明道、优术,这样企业才可以做的尽可能长远。
一、取势
中国现在的势是什么?我认为可以从三点理解。
第一个是中国经济增幅降缓,以前是10%,现在是6%点几。二是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很多企业不好做,因为产能过剩,大量的玩家在一个市场,如果说不创新你就没有办法玩。第三是技术创新市场变化,尤其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例,前天我听到“吃鸡”游戏,从诞生到所有玩家杀进去变成红海,只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很多企业快速起来,快速下去。就像那句话“城头变换大王旗”,这就是现在的格局。
那么在这样快速变化的年代,企业如何可以生存下来?我相信达尔文说的那句话,他说“在自然演化过程中,那些能够活下来的不是那些最强壮的物种,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物种,而是那些最能适应变化的物种。”我想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的物种同样也是这样的。很多企业他们能活下来,不是这些企业多么强,多有资金,多有人才,而是这些人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能够不断的改变自己的业态。
所以,当你明白了所谓的势能之后,就会对那些所谓的成功经验持谨慎态度,可以说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有一个故事解释了“幸存者偏差”。二战的时候,飞机飞回来发现很多飞机尾部中弹了,然后说要改变这些部位的强度,避免他被击中。当时第一反应是说,应该加强机翼的厚度,避免被攻击。这就是他们所谓的成功经验,但是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是这样吗?不是的。其实真正致命的伤害不在于机翼,而在于发动机和机舱。一架飞机的发动机和机舱被击中之后,基本上这样的飞机是飞不回来的。这个时候你让幸存者讲成功经验,会容易引起人的误解,其实真正的要害是要加强发动机和机舱,而你让成功者讲的话,是讲不出来这些的,因为死人已经不说话了。
有的时候我看到太多媒体的报道,有的时候确实会让人有误解,觉得好像很容易,其实失败者不会说话,他们是沉默的大多数。因此,明白了这一点就要知道,做企业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要有敬畏之心。
二、明道
你要懂得商业的基本功率和人的基本人性,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有通透的理解。什么叫商业,我们说创业也罢,投资也罢,本身就是不断发现价值和创造价值的过程。做企业,我们经常说要追随变化,但是你要发现不变的规律。只有在发现价值的基础上,专注于价值创造,持续打造组织能力,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才可以持续创造价值,企业才能得以持续的成长。
企业的本质是一个价值系统,包括四大板块十大要素。第一个板块是产品服务板块,第二个板块是客户板块,第三是运营板块,第四是财务板块。企业就是一个创造、传递、支持和获取价值的系统,商业模式是对这个价值系统的描述。
1.价值主张
这是企业存在很最核心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你为哪些客户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你的产品服务是什么?如果说一个企业连这个都说不清楚就找我来要钱的话,那说明他根本没有入门。
2.客户视角
你的目标客户是谁?你如何获得他们,如何获得他们的信息,如何把你服务和产品推给他们,一个和营销有关,一个和渠道有关。
3.运营系统
你要做好这件事情,你需要哪些资源,你需要哪些伙伴,要做哪些事情,把你的产品和服务交给他,这是偏人层面的。
4.财务层面
要做好这些事情,左边是你的成本结构,右边是你的收入结构。收入减成本等于利润,同时你通过债权和股权把收益做大,做杠杆,这叫资本模式。
一个企业的竞争是一个全方位的竞争,比如说我们说到苹果,苹果为什么牛?它的产品、系统,这是大家能感知到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大家感知不到的,包括他的运营体系、营销体系、创新能力、人力资源和财务体系。只有这五根柱子齐全,上面的产品创新才可以可持续,下面是你的根基也就是使命、愿景、价值观、领导力和企业文化。看起来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其实是整个价值支持系统的竞争,而不是你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竞争。这样才可以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
还有一个,企业都会经历四个阶段,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基业常青:一是创业期,就是验证你的商业模式是否成立的阶段。二是成长期,验证你的商业模式之后,快速扩张,复制你的商业模式的过程。三是成熟期,当你一切运营好之后,如何尽可能的提高运营效率,让组织可持续的成长。这个时候会有一个分流,要么是进入衰退,要么是转型。
这四个阶段的描述有两个说法,要么衰退,要么转型,基本上不会有第三个选择。我非常欣赏一句话“只有当你拼命的奔跑,才能让你留在原地”。做企业也是如此,不进则退,只有当你创新的过程超过了你的变化过程之后,才有可能继续成长。所以,基于以上的理解,我认为所谓企业的转型是一个价值重塑的过程,其核心是价值创新。
三、优术
道是需要术的支撑的。
第一个是如何清晰的创新你的价值主张,包括客户明确、产品创新,都需要非常清晰的描述。一个好的创新,一定是能够让效用最大,成本最低的方式来做。我们发现互联网对价值创新的改变最大的是让消费者重新定义价值,做了从产品的需求者变成价值的创造者,让整个价值链发生了前移,以前是C2B,现在叫C2M,也就是说消费者的信息直接和终端工厂进行对接,让消费者更好的主导整个产品的设计、研发和生产。
1.客户关系是被互联网影响最大的。我们经常发现以前的客户消失不见了,或者不知道如何联系了。这个时候你需要用一些方式重新塑造你的客户关系,而且能用更加高效的方式把产品和服务交给他。我们说BAT的崛起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客户获晓和客户交付的效率问题。
互联网最大的改变是对于客户的价值传递和感知的改变。比如说百度本质上是一家广告公司,是搜索引擎;阿里巴巴的淘宝本质上也是广告公司,做更好的信息匹配,其天猫是对传统购物中心的取代,其背后的支付系统和物流系统也是对传统的运营效率更好的提升。
因此我们说到新零售,什么是新零售?可能有一百种定义,我的定义是,新零售并不是传统线上线下的简单融合,而是用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把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做到极致,并且利用零售的渠道优势向后整合供应商,向前为消费者提供一揽子服务,把零售和金融结合起来,改变原有的形态。
说到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名创优品。他的目标客户号称是15-25岁的年轻女性,很便宜,30%的产品在10块钱左右,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家公司的发展速度,他是2013年10月份开的第一家店,当年开了10家店。第二年是1000家,第三年是1200家,2016年1800家,今年2500家,而且这中间有700家是在海外创办的。现在他们覆盖了差不多45个国家。他的未来目标是2020年在全球100个国家开1万家店,达到1000亿的销售。
他为什么可以快速扩张?首先他的价值主张是“三高三低”,高设计,它的东西虽然很便宜,但是很有设计感,深受小女生喜欢。高品质,在同等价位上品质最好。他们有一款非常畅销的眉笔,是欧莱雅同一家代工厂生产的,欧莱雅卖128,他卖10块钱,进价5块钱。很多经销商到他们店里扫货,因为比他们的进价还便宜。
怎么做到的?这当中有一些诀窍。因为他们的量足够大,他们是海量采购,一般采购1万件要30块钱,他说我采购1000万件,10块钱帮我做到,就可以,因为成本就是几块钱,虽然不赚钱,但是可以让我的工厂维持。他的加价也很低,一般这种产品倍率是5-10倍,一个东西买进来10块钱,卖100块很正常,因为有很大的折损,而他们加50%就可以了,其中38%给到经销商,12%给到自己,这个账算的非常清楚。当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在开店、运营和供应商管理上效率极高。这方面他们是不惜血本的,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体系,他们找SAP采购了一个系统,投资近一个亿,这样的投入保证他们的效率提高。
另外,他们的开店模式和传统的不一样,他们的模式是投资加盟模式,他把加盟商作为投资商来看待,你有店面,有钱来找我加盟,我帮助你进行运营,大量利用了社会闲散资金和资源。名创在2015年开1000家店的时候,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很多店以前是做服装的,因为生意不好做不下去了,他说这样吧,我有一个产品非常好,你拿你的店面,带着钱过来,加盟我。但是我负责你的运营,然后每天会把我营收的38%交给你,你每天赚多少钱是非常清楚的。38%是你的毛收入,你要承担租金、人工工资和水电煤的模式。他用这种模式,一年扩展了1000家店,他们更多是提供产品和品牌。
在供应链方面,战略参股优质供应商,可以保证他们对供应链管理非常有力,保证价格的优势,一个十块钱的东西,做到100多亿销售额,这和他对新零售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2.运营系统。任何企业都必须要非常了解自己的核心资源是什么?还有你的合作伙伴是谁,你的关键业务是什么?因为这是你的运营体系。如果说一个公司是一个餐厅的话,前端你的产品和服务是你的菜要足够好吃,你的客户管理相当于前面的餐厅要有设计感,要会营销,让人感觉很愉悦。运营系统相当于你的后台,你的资源和效率要足够强,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你以更优方式,更低的价格,为你的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3.管理模式。在这个时代里,你会发现人、资本、组织的关系在发生某种变化。以前说你是哪一个单位的,没有单位就好象是丧家之犬。而现在好像单位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越优秀的人越不需要组织。像大量的个体户,他刻意地说我不属于一个组织,这样保持我的灵活性。同样的,组织对优秀人才的渴求度越来越高。组织和人才之间的博弈以前是组织占优势,现在是人才占优势。更优秀的人才有更好的话语权。
同样资本和人才的博弈也是慢慢改变,以前是股东说了算,你的股权越多,话语权越大,但是现在发现未必如此,那些牛人有更大的话语权,那些资本在追逐更加优秀的人才。因为这个时代资本是过剩的,人才是稀缺的。
4.财务系统。包括你的收入来源是什么?成本结构是什么?你的资本方式是什么?债权还是股权要想得很清楚。
这个时候我想说,传统意义上这种收入成本出现了一个被跨界打劫的趋势。很多传统产业看不懂小米怎么赚钱的?有一种说法是小米做的事情别人就不要做了,因为他把成本和利润压到极致。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千做万做赔钱的事情不做,而小米为什么做赔钱的事情?因为小米游戏规则和他们不一样。他把硬件作为一个流量的入口,是尽可能用成本价的方式去抢占用户,当我获得和用户对话的接口之后,我可以向用户卖其他的东西。比如说金融服务,其他的商品,卖高毛利的非标品。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传统的收入成本结构和资本模式和传统的企业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是不对称的战争,就像《三体》说的,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说的就是这个事情。因此,小米进入一个行业,这个行业基本上就被颠覆了,他的玩法,他对资本的理解,他做的是市值,追求的不是利润而是用户,通过用户的获取获得更大的曝光机会。
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20年不赚钱,但是他的市值是5000亿美金,你会发现传统的定价逻辑也在面临着被颠覆。为什么?这是我一直非常认可的领导力大师,叫马歇尔·戈德史密斯。他说“那些曾经让你成功的经验不会让你继续成功”,我加了一句话,不仅不会让你继续成功,反而会让你走向失败。
一个企业要转型,最难的是心智模式的转变,因此我提出,转型先转心,只有当你的创始人,你的思维方式,你的领导力、价值观都变之后,才有可能推动整个企业的变革。我经常说一个企业家可能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最大驱动力,但是如果说他不自己变革,也可能是这个企业转型最大的障碍。
我们来看一下小米的生态链,第一反应是什么都做。曾经有一个研究定位的人就很看不上小米,觉得小米不符合我们传统的定位理论,觉得太过分散了,但是其实这是用传统的方式看待一个新物种。
这个逻辑也很简单,我们来看一下小米的战略地图,看起来小米做了很多事情,但是实际上有一个背后被不断演化的过程的,他做三个方面,也就是硬件、互联网和新零售。小米这个模式是用一张图说清楚的,靠硬件做用户,靠新零售来做规模,靠互联网来做利润。这就是小米独有的投资逻辑,通过硬件把销售额做到1000多亿,明年估计是在2000亿左右,而利润是很少的,主要的利润是靠互联网增值服务做金融,做内容分发,做视频购买,还有新零售是做未来的增长规模。
他们有小米网,有“有品”,很多人奇怪,一家公司怎么可能做那么多事情呢?背后的逻辑是小米生态链。他的做法不是说我全部都自己做的,他是有四种力量的,第一个是小米的劝导,他们负责选样、设计风格一致性、品牌露出和渠道。第二是创业团队,负责整个产品从研发到整个运营管理,还有工厂非常整个供应链系统和品孔,最后是投资方负责资金。通过这样的方式,连接各方利益相关者,让一个企业快速从0做到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