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在街角的信箱相遇

岁岁月月年年

街头的一抹绿色

搬了新住处。

更新购物APP中收货地址的时候,

习惯性地在邮编那一栏填上了六个0.

后来的我在很多城市停留,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

再也未曾留意过彼处的邮编是多少。

短短6位数字,曾是一个地方的身份证号。


写信……

是把小心思坦白在纸上

曾和好友在毕业的时候约定:

我们以后要写信给对方哟~

我们都爽约了。

那些为对方想一个温暖而专属自己的称呼的小心思,

放学后去文具店挑选最独特最漂亮信纸的小乐趣,

盼望明天的传达室有一封熟悉的、写着自己名字的来信的小期待,

随着街头越来越少的邮箱,老去了。


我们发微信……

和邮件。

家乡的邮递员说,

即使主城区现在只剩254个信箱还在坚守,即使一连开三个信箱都是空的,

他们仍然会每天两次定时开启信箱。

柜员很少再问:“平信还是加急?”

也不用再皱眉胶水粘的满信封都是

不会再有人蹦蹦跳跳从邮递员手中取回一封家书。

很偶尔很偶尔,传达室的桌上会躺着一张晃晃悠悠的明信片。


老信箱……

别来无恙?

从遥远的绿皮火车来,站在街头一角。

是一位笑呵呵的老者,

看着儿孙欢笑满堂;

似城市的守护者,

目睹变迁,经历风霜。

纵然身上的绿漆破了皮、

腹部的铁箱生了锈,

街头这一抹绿色,就这么若无其事地站着,笑着,看着。

嘿,老信箱,别来无恙?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你在街角的信箱相遇)